2020 中国教育史(汉江师范学院)1452595479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一章 远古至先秦时期教育变迁概况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测试题1
- 【作业】第一章 远古至先秦时期教育变迁概况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作业1
- 【作业】第一章 远古至先秦时期教育变迁概况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作业2
- 第一章 远古至先秦时期教育变迁概况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测试题2
- 【作业】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作业1
-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测试题1
-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测试题2
- 【作业】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作业2
- 【作业】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作业3
-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测试题3
-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第三章测试题1
- 【作业】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第三章作业1
-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第三章测试题2
- 【作业】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第三章作业2
- 【作业】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第五章作业
-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第五章测试题
- 第七章 理学教育思潮与朱熹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第七章测试题
- 【作业】第七章 理学教育思潮与朱熹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第七章作业
- 第十一章 实学教育思潮的产生及其思想特征 第十一章单元测验
- 第十章 清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第十章单元测验
- 第九章 心学教育思潮与王守仁教育思想 第九章单元测试
- 第八章 明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中国教育史》第八章测试题
- 第十二章 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时期的教育 第十二章单元测试
- 第十四章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十四章单元测试
- 第十五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 第十五章单元测试
- 第十六章 “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第十六章单元测试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1到2020-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远古至先秦时期教育变迁概况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测试题1
1、 问题:我国远古时代最早发明文字的是:
选项:
A:黄帝
B:炎帝
C:仓颉
D:尧帝
答案: 【仓颉】
2、 问题:氏族公社末期教育发生分化,其社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
选项:
A:劳动者
B:社会所有成员
C:儿童
D:成年人
答案: 【劳动者】
3、 问题:氏族公社末期的教育,强调:
选项:
A:书数
B:射御
C:劳动
D:礼乐之教
答案: 【礼乐之教】
4、 问题:在文献记载中的中国古代学校中,与乐教最为相关的是:
选项:
A:庠
B:成均
C:序
D:泮宫
答案: 【成均】
5、 问题:据《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天子和诸侯所设大学分别称为:
选项:
A:成均、泮宫
B:辟雍、庠序
C:辟雍、泮宫
D:辟雍、泽宫
答案: 【辟雍、泮宫】
6、 问题: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选项:
A:诗书
B:礼乐
C:射御
D:书数
答案: 【书数】
7、 问题:氏族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选项:
A:生产劳动的教育
B:生活习俗的教育
C:原始宗教教育
D:原始艺术教育
E:体格与军事教育
答案: 【生产劳动的教育;
生活习俗的教育;
原始宗教教育;
原始艺术教育;
体格与军事教育】
【作业】第一章 远古至先秦时期教育变迁概况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作业1
1、 问题:试述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特征。
评分规则: 【 1.学术官守2.官师合一3.政教合一4.学为政用
】
【作业】第一章 远古至先秦时期教育变迁概况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作业2
1、 问题:试述西周官学与诸子私学的主要区别。
评分规则: 【 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经费学校师资教育管理
】
第一章 远古至先秦时期教育变迁概况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测试题2
1、 问题:中国古代的私学产生于:
选项:
A:西周
B:商代
C:春秋
D:汉代
答案: 【春秋】
2、 问题: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
选项:
A:重视道德教育
B:重视文史教育
C:轻视礼乐教育
D:轻视科技教育
答案: 【轻视礼乐教育】
3、 问题:百家争鸣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的:
选项:
A:道法之争
B:儒道之争
C:名法之争
D:儒墨之争
答案: 【儒墨之争】
4、 问题:先秦墨家所倡导的最具特色的教育内容是:
选项:
A:政治教育
B:科技教育
C:艺术训练
D:军事训练
答案: 【科技教育】
5、 问题: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选项: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 【墨家】
6、 问题:对待传统文化,儒家的态度是:
选项:
A:废先王之教
B:绝圣弃智
C:述而且作
D:述而不作
答案: 【述而不作】
7、 问题:战国时期被称为“显学”的是:
选项: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答案: 【儒家;
墨家】
【作业】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作业1
1、 问题:试述孔子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主要贡献。
评分规则: 【 1.首创儒家私学2.实行“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3.提出了教育对社会和个人的作用,提高了教育的地位4.古籍的整理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学教育体系的基础5.提出的教学原则与方法对后世有借鉴意义6.规范了教师的职业要求,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测试题1
1、 问题: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 )。
选项: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朱熹
答案: 【孔子】
2、 问题: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 )。
选项:
A:孝
B:礼
C:忠
D:仁
答案: 【仁】
3、 问题:下列引语最符合孔子关于教育对象主张的是( )。
选项:
A:“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B:“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C:“仕而优则学”
D:“自行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答案: 【“自行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 问题:关于人性问题,孔子提出的观点是( )。
选项:
A:性相近
B:性本善
C:性本恶
D:性无善无恶
答案: 【性相近】
5、 问题: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愤”的解释是( )。
选项:
A:“达其辞”
B:“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C:“开其意”
D:“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答案: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6、 问题:“子以四教”中的“四教”指的是( )。
选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