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中国法律史(安庆师范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作业】第十四章 两宋法制:法制活跃 第十四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十三章 两宋法制:中央集权及对法制影响 第十三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十九章 民国法制:宪政 第十九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十八章 清末法制:修律 第十八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十七章 清末法制:预备立宪 第十七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十六章 清朝法制:律例关系 第十六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七章 西周法制之德 第七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八章 春秋战国法制:变法 第八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十五章 明朝法制:皇权强化 第十五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十二章 隋唐法制:一准乎礼 第十二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二十章 革命根据地法制:马锡五审判方式 第二十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十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法制:法律儒家化(一) 第十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十一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法制:法律儒家化(二) 第十一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九章 秦朝法制:集权 第九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六章 西周法制之礼 第六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五章 夏商法制 第五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二章 学习中国法律史的方法论之一:古代法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四章 法律的起源 第四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三章 学习中国法律史的方法论之二:古代法的核心精神 第三章单元作业
- 【作业】第一章 学习中国法律史的意义 第一章单元作业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01到2020-06-2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十四章 两宋法制:法制活跃 第十四章单元作业
1、 问题:1、阿云之狱中,各行政官员和司法官员体现了很高的法律素养。
评分规则: 【 对
】
【作业】第十三章 两宋法制:中央集权及对法制影响 第十三章单元作业
1、 问题:1、北宋初期对中央集权的强化,是对藩镇割据导致的混乱局势的一种矫正。
评分规则: 【 对
】
2、 问题:2、北宋时期敕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
评分规则: 【 对
】
3、 问题:3、宋太祖为了强化对司法权的掌控,在宫中设立了审刑院,负责复查大理寺所断案件。
评分规则: 【 错
】
4、 问题:4、重法地,最早出现在太宗年间,当时处于对京畿地区安全的考虑,将京城开封诸县划为“重法地”,规定凡是在“重法地”内犯罪的,都要加重处罚。
评分规则: 【 错
】
【作业】第十九章 民国法制:宪政 第十九章单元作业
1、 问题:1、如何评价民国宪政?
评分规则: 【 民国初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的宪政追求外,宪政沦为一场闹剧。宪政的精神在于对权力的限制和控制,而近代中国无论是军阀混战抑或是国民党一党独裁,宪法事实上仅是其治理的工具,徒有其表,宪法无法形成对权力的有效制约。权利不彰,权力则猖。从民国的宪政历程来看,只有权利自身的觉醒,才有可能真正形成宪政。
】
2、 问题: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总统的权力进行了扩充。
评分规则: 【 错
】
3、 问题:3、《中华民国约法》,史称“袁记约法”。
评分规则: 【 对
】
4、 问题:4、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被称为“贿选宪法”。
评分规则: 【 对
】
【作业】第十八章 清末法制:修律 第十八章单元作业
1、 问题:1、《大清新刑律》的主要特色包括:
评分规则: 【 一是它打破了诸法合体的法典体例,成为了纯粹的刑法典,不再包含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民法、诉讼法等内容;二是结构上采用西方分总则、分则两编,下设各章、逐条罗列的方式;三是采用了新的刑罚体系,主刑包括了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留和罚金,其中,死刑废除了凌迟和斩刑,保留了绞刑,刑罚走向文明;四是采用西方一系列的刑法原则、制度、术语,如罪刑法定原则,正当防卫、缓刑、假释等制度;惯犯、偶犯、未遂、时效、紧急避险等法律术语,这是让该部法典具有西方法律基本精神的关键;五是调整了一系列罪名,废除了具有伦理法精神和等级特权精神的八议、官当、十恶、准五服制罪等制度,而增加了选举、交通等方面的新罪名。
】
2、 问题:2、修律构成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对价和前提。
评分规则: 【 对
】
3、 问题:3、“礼法之争”就是保守传统的礼教派和支持西方的法理派的争议。
评分规则: 【 对
】
【作业】第十七章 清末法制:预备立宪 第十七章单元作业
1、 问题:1、清末预备立宪有哪些成果?
评分规则: 【 首先成立了宪政编查馆这一机构;其次,进行了官制的改革;颁布了两份宪法性文件;地方成立了谘议局,中央成立了资政院。
】
【作业】第十六章 清朝法制:律例关系 第十六章单元作业
1、 问题:1、所有的例都会被纳入到法典中。
评分规则: 【 错
】
2、 问题:2、律体现了法律的稳定性,例体现了法律的灵活性。
评分规则: 【 对
】
【作业】第七章 西周法制之德 第七章单元作业
1、 问题:1、周统治者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主张。
评分规则: 【 对
】
2、 问题:2、区分故意和过失、惯犯与偶犯,说明西周时统治者就注重明德慎罚。
评分规则: 【 对
】
3、 问题:3、德的思想仅强调统治者的内心自省,而忽视了对皇权的制约。
评分规则: 【 对
】
4、 问题:4、解决德的问题,关键是以制度建设来制约权力。
评分规则: 【 对
】
【作业】第八章 春秋战国法制:变法 第八章单元作业
1、 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型原因关键在于贵族已经不能掌控秩序。
评分规则: 【 对
】
2、 问题:2、儒家对于变法持固步自封的态度。
评分规则: 【 错
】
3、 问题:3、“王良爱马,越王勾践爱人,为战与驰。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说明人性是趋利避害的。
评分规则: 【 对
】
4、 问题:4、商鞅一死,商鞅之法便被废除。
评分规则: 【 错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