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6到2020-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社会史及其理论 第一章测验

1、 问题:史学的结构是(    )。
选项:
A:文学的
B:科学的
C:哲学的
D:史学的
答案: 【科学的

2、 问题:社会史是(     )下的一门专史。
选项:
A:哲学
B:思想史
C:文学
D:历史学
答案: 【历史学

3、 问题:学习社会史要有理论的指导的原因是(     )。
选项:
A:实践有上升到理论的需要
B:所列都是
C:学科建设发展的内在需求
D:理论的规范、指导作用
答案: 【所列都是

4、 问题:社会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
选项:
A:适量原则
B:实践原则
C:实用原则
D:以上都是
答案: 【以上都是

5、 问题:社会史研究的功能的总趋势是(     )。
选项:
A:仅强调政治功能
B:仅强调社会文化功能
C:由多种功能向单一的政治功能转变
D:由单一的政治功能向多种功能转变
答案: 【由单一的政治功能向多种功能转变

6、 问题:当前大陆社会史研究的状况是(     )。
选项:
A:民俗学家的社会史研究
B:史家自觉开辟社会史研究之路
C:所列都是
D:社会学家自觉追寻历史演变
答案: 【所列都是

7、 问题:台湾新史学的成就有(     )。
选项:
A:研究领域更加广阔
B:《新史学》杂志的创办
C:新的研究方向不断出现
D:以上都是
答案: 【以上都是

8、 问题:社会史研究常用的方法有(     )。
选项:
A:计量史学
B:史学考证与归纳分析法
C:所列都是
D:口述史
答案: 【所列都是

9、 问题:以下不属于社会史研究成就的是(    )
选项:
A:跨学科研究增多
B:理论与方法不断创新
C:范畴缩小
D:新资料不断被发掘
答案: 【范畴缩小

10、 问题:研究社会史的态度应该是(     )。
选项:
A:尊重事实,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思考和判断
B:尊重不同的学术观点,从中吸收有益的成分
C:所列都是
D:对自己的观点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不断加以完善
答案: 【所列都是

第二章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史料 第二章单元测验

1、 问题:口述史料,往往会夹带被采访者的主观意识,所以对口述史料的态度是(     )
选项:
A:有甄别地使用
B:不能使用
C:可作信史使用
D:根据需要使用
答案: 【有甄别地使用

2、 问题:古书中对商周以前的历史记载(    )。
选项:
A:都是真的
B:都是假的
C:以上选项都不是
D:并非全是虚构
答案: 【并非全是虚构

3、 问题:关于正史的表述,错误的是(    )。
选项:
A:有些记载并不可靠
B:都是反映皇帝的意愿
C:地位很重要
D:需要辨析使用
答案: 【都是反映皇帝的意愿

4、 问题:对杂史、别史表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不能够使用
B:不值得一读
C:是正史的有益补充
D:应该都是真的
答案: 【是正史的有益补充

5、 问题:古代帝王、诸侯去世后,朝廷常常会根据其生前事迹及品德,给予一个评定性的称号,以下谥号中属于批评的是(     )。
选项:
A:武
B:文
C:灵
D:景
答案: 【

6、 问题:文集,是人物诗文作品的汇编,以下属于文集的有(     )。
选项:
A:楚辞
B:别集
C:诗文评论
D:所列都是
答案: 【所列都是

7、 问题:类书,是采摭群书,辑录各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以下不属于类书的是(     )。
选项:
A:《佩文韵府》
B:《艺文类聚》
C:《太平御览》
D:《史记》
答案: 【《史记》

8、 问题:二重证据法,最早是在1925年由(     )提出并倡导的。
选项:
A:顾颉刚
B:郭沫若
C:梁启超
D:王国维
答案: 【王国维

9、 问题:以下属于出土文献的有(     )。
选项:
A:甲骨文
B:青铜器铭文
C:简牍
D:所列选项都是
答案: 【所列选项都是

10、 问题:《马克·波罗游记》主要描绘的是(     )朝的社会情况。
选项:
A:汉
B:唐
C:宋
D:元
答案: 【

11、 问题:柳宗元,又称柳河东,“河东”是(     )。
选项:
A:诗文集名称
B:淮河以东
C:柳氏郡望
D:淮河以北
答案: 【柳氏郡望

12、 问题:《明史》是(     )人修撰的。
选项: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