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8-09到2022-01-2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章 交通规划概论 单元作业1

1、 问题:简述交通规划的定义、分类及层次划分。
评分规则: 【 交通规划的定义、分类
交通规划的层次划分

【作业】第二章 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 单元作业2(综合实践1)

1、 问题:高校师生出行OD调查方案设计根据校区平面图,按照调查的步骤进行OD调查方案的设计成果要求:校区OD分区图师生出行OD调查表详细可行的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设计说明、组织方案说明)所有成果排版好上交电子版补充说明:本次实践项目重点是OD调查表格的设计和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方案设计的过程中,确定抽样方法和抽样率以及这样选择的原因,如何保证调查是随机的、全面的、公平的,都是关键的得分点,各位学员选择自己所在学校进行设计。
评分规则: 【 校区OD分区图
师生出行OD调查表
调查方案设计

第二章 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 测验1

1、 问题:交通规划领域涉及到的规划有:①专题规划;②专业规划;③专项规划;④法定规划,由上到下的层次关系是(  )
选项:
A:④②③①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答案: 【④②③①

2、 问题:下列哪项不是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选项:
A: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B:要有战略高度
C: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D:要有全局观点
答案: 【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3、 问题:我国哪个城市首次开展居民出行调查?
选项:
A:天津
B:北京
C:南京
D:上海
答案: 【天津

4、 问题:综合交通调查所包括的内容不包含以下哪一项(  )
选项:
A:路况调查
B:居民出行调查
C:流动人口出行调查
D:停车调查
答案: 【路况调查

5、 问题:下列关于出行的描述,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
选项:
A:每次出行有起、讫两个端点
B:有时候出行不一定有目的
C:每次出行采用一种交通方式
D:走路从家到学校,只花了10min,不算一次出行
答案: 【每次出行有起、讫两个端点

6、 问题:下面关于OD调查的内容,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A:OD调查是为了了解出行特征,影响出行特征的因素太过复杂,不需调查
B:OD调查需要调查家庭和个人的基本特征
C:OD调查中出行特征内容包括出发时间、出发地点、出行目的、交通方式等
D:OD调查中个人家庭属性包含家庭收入、小汽车拥有情况等
答案: 【OD调查是为了了解出行特征,影响出行特征的因素太过复杂,不需调查

7、 问题:下列关于交通区的划分,描述最不恰当的是(  )
选项:
A:交通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就是使工作量尽可能减少
B:当交通区划分域内有河流、铁路等天然或人工隔时,一般应将其作为交通区的边界
C:划分交通小区时,应使区内土地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尽量一致
D:划分交通小区时,尽量不要打破行政区划边界
答案: 【交通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就是使工作量尽可能减少

8、 问题:下列描述正确的包括(多选)( )
选项:
A:公交调查包含公交客流调查、公交运行状况调查以及公交乘客出行调查
B:交通生成源调查中,需要调查进出生成源的人、车、货的出行特征
C:流动人口调查应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D:道路交通调查只需要调查机动车、非机动车流量,不用调查道路横断面形式
答案: 【公交调查包含公交客流调查、公交运行状况调查以及公交乘客出行调查;
交通生成源调查中,需要调查进出生成源的人、车、货的出行特征;
流动人口调查应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9、 问题:OD调查的方法通常有(多选)( )
选项:
A:家访调查法
B:信函
C:路边询问法
D:电话
答案: 【家访调查法;
信函;
路边询问法

10、 问题:新型的OD调查方法有(多选)( )
选项:
A:基于手机客户端
B:基于手机信令数据
C:基于IC卡数据
D:基于地图API开源数据
答案: 【基于手机客户端;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
基于IC卡数据;
基于地图API开源数据

11、 问题:OD调查是为了全面解交通的源和流以及流的发生规律, 对人和车的移动——从出发到终止过程全面情况,以及有关基本情况所进行的调查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2、 问题:(  )是中国公路网中最高层次的骨干通道。
答案: 【国家高速公路网

13、 问题:__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是以__形式执行的强制性规划。(答案用“、”分隔)
答案: 【城市总体规划、法律

14、 问题:建国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除了北京处于战备的需要开始建设地铁之外,(  )是全国大城市公共客运的唯一方式
答案: 【公共汽车及电车

15、 问题:停车调查的目的是把握          与           之间的关系。(答案用“、”分隔)
答案: 【停车特征、土地利用

【作业】第三章 交通需求预测 单元作业3

1、 问题:试用表中的出行发出量、出行吸引量和常住人口(分男女性别),计算将来的出行生成量、出行发生量和出行吸引量。
评分规则: 【 出行生成量、出行发生量和出行吸引量

【作业】第四章 道路交通网络分析 单元作业4

1、 问题:图为网络示意图,其中①、④、⑤、⑦分别为OD作用点,图形中线路数值为出行时间,有些为固定值,有些与交通量有关,Q为交通流量,OD分布流量矩阵如表4-13所示。a)、令Q=0,用最短路法分配该OD矩阵;b)、用容量限制—增量加载法分配该OD矩阵,采用二次分配,第一次为交通量的50%,第二次为剩余的50%。c)、仅以下图虚线右侧的节点网络为研究对象,令Q=0,不考虑其它节点间流量,用多路径交通分配模型计算⑤-⑦的交通流量分配,其中,T(5,7)=600,θ=3.3。
评分规则: 【 最短路法分配该OD矩阵容量限制—增量加载法分配该OD矩阵
多路径交通分配模型容量限制—增量加载法分配该OD矩阵

第四章 道路交通网络分析 测验2

1、 问题:下列增长系数法,特点是考虑因素较全面但收敛慢的是(  )
选项:
A:平均增长系数法
B:底特律法
C:福莱特法
D:佛尼斯法
答案: 【底特律法

2、 问题:下列关于重力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直观上容易理解
B:能考虑路网上的变化和土地利用对人们的出行产生的影响
C:特定交通小区之间的OD交通量为零时,不能预测
D:能比较敏感地反映交通小区之间行驶时间变化的情况
答案: 【特定交通小区之间的OD交通量为零时,不能预测

3、 问题:下列关于交通生成总量预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A:在利用原单位法时,常用的原单位有个人原单位和面积原单位
B:增长率法简单、方便,但是只考虑了单个影响因素,较为粗糙
C:交叉分类法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忽略了同一分类中住户之间的差异性
D:回归分析法建立了交通生成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通过对主要影响因素的预测,进而预测交通生成
答案: 【增长率法简单、方便,但是只考虑了单个影响因素,较为粗糙

4、 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增长系数法(  )
选项:
A:常增长系数法
B:底特律法
C:原单位法
D:福莱特法
答案: 【原单位法

5、 问题:下面关于平均增长系数法与底特律法不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A:对增长系数的假设不同
B:底特律法考虑了全规划区出行生成总量的影响
C:底特律法收敛速度很快
D:平均增长系数法的计算更为简便
答案: 【底特律法收敛速度很快

6、 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A:从宏观角度看,道路交通流量是大量出行者对出行路径选择的结果
B:交通分配是四阶段法的最后一步
C:简单来讲,交通分配的输入包括道路交通网络、路段阻抗函数和OD矩阵
D:交通分配的输出是道路网络中各路段上的交通量和出行时间
答案: 【从宏观角度看,道路交通流量是大量出行者对出行路径选择的结果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