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4到2020-07-15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5. 人类社会发展与地理环境(下) 第五单元测验(下)

1、 问题: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认为谁控制陆缘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这里的陆缘即麦金德所指的( )
选项:
A:内新月形地带
B:外新月形地带
C:枢纽地区
D:美洲地区
答案: 【内新月形地带

2、 问题:世界各国的领土形状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以下哪种领土形状便于管理和控制( )
选项:
A: 狭长型国家
B:紧实型国家
C:穿孔型国家
D:飞地型国家
答案: 【紧实型国家

3、 问题:以下构成国家权力的诸要素中,最不稳定的是( )
选项:
A:经济权力
B:军事力量
C:政府的质量
D:国民士气
答案: 【国民士气

4、 问题: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主要属于以下哪种政治地理过程( )
选项:
A:政治整合
B:政治封锁
C:政治扩散
D:政治分离
答案: 【政治扩散

5、 问题:在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中,欧亚大陆世界全球战略区包括两个地缘政治区:陆心与东欧区和( )
选项:
A:东亚区
B:东南亚区
C:西欧与北非区
D:北美加勒比海区
答案: 【东亚区

6、 问题:澳大利亚是一个具有英国政治传统的国家,典型的如,澳大利亚国旗靠旗杆侧上角有英国米字旗。这一政治扩散现象主要是由于以下哪种方式造成的( )
选项:
A:等级扩散
B:刺激扩散
C:传染扩散
D:迁移扩散
答案: 【迁移扩散

7、 问题:以下关于有效的空间政治结构特征,论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首都为了发挥有效的辐射作用,一般都位于国土中心
B:交通网络连通性好、国界明确
C:领土形状紧凑便于管控
D:邻国关系安全开放有利于政治稳定
答案: 【首都为了发挥有效的辐射作用,一般都位于国土中心

8、 问题:以下哪个因素是全球政治格局形成和演化的根本动因( )
选项:
A:经济水平
B:科技力量
C:国家利益
D:文化背景
答案: 【国家利益

9、 问题:在马汉海权战略思想中,以下哪个因素对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 )
选项:
A:海上力量
B:陆军实力
C:空军实力
D:科技力量
答案: 【海上力量

10、 问题: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最早提出于以下哪一著作( )
选项:
A:《历史的地理枢纽》
B:《地理的历史枢纽》
C:《和平地理学》
D:《分裂世界中的地理与政治》
答案: 【《历史的地理枢纽》

11、 问题:根据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以下哪些国家属于内新月形地带( )
选项:
A:印度
B:中国
C:英国
D:德国
答案: 【印度;
中国;
德国

12、 问题:以下关于地缘政治学说论述正确的有( )
选项:
A:柯恩曾根据世界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多次对其模型进行修改
B: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世界形势
C:有人认为麦金德的理论为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提供了依据
D:马汉的理论忽略了旧大陆地理和陆权的重要性
答案: 【柯恩曾根据世界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多次对其模型进行修改;
有人认为麦金德的理论为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提供了依据;
马汉的理论忽略了旧大陆地理和陆权的重要性

13、 问题:政治地理要素主要包括( )
选项:
A:点要素:政治中心等
B:线要素:边界、交通网络等
C:面要素:政治区、行政区等
D:无形要素:权力、经济水平等
答案: 【点要素:政治中心等;
线要素:边界、交通网络等;
面要素:政治区、行政区等

14、 问题: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要素,包括( )
选项:
A:国际贡献能力
B:强制能力
C:生存能力
D:文化实力
答案: 【国际贡献能力;
强制能力;
生存能力

15、 问题:以下政治地理过程属于政治分离的有( )
选项:
A:帝国的崩塌
B:殖民体系的瓦解
C:国家分裂
D:五四运动
答案: 【帝国的崩塌;
殖民体系的瓦解;
国家分裂

16、 问题:地理位置对国家权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
选项:
A:由海、陆、山、河分布决定的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
B:与自然地理位置一样,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
C: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
D:国家所在的纬度影响了国家的权力
答案: 【由海、陆、山、河分布决定的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
与自然地理位置一样,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
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

17、 问题: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地理单元,其基本特征包括( )
选项:
A:拥有确定的领土
B: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C: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D:拥有主权
答案: 【拥有确定的领土;
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
拥有主权

18、 问题:以下关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论述正确的有( )
选项:
A:半个世纪的两级“冷战”对抗格局使“战争和军事”逐渐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行为
B:全球政治格局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国际政治地理行为
C:二战以前,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主要以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
D: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化历史表明,国家间的政治地理关系实际上是空间利益关系,即地缘政治关系
答案: 【全球政治格局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国际政治地理行为;
二战以前,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主要以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化历史表明,国家间的政治地理关系实际上是空间利益关系,即地缘政治关系

19、 问题:1982年,科恩对其“多极世界”模型作了修改,包括( )
选项:
A:强调了美、苏、西欧、日本、中国的多极性,成为世界上重要地缘政治区
B: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已成为第三个破碎带
C:印度、巴西和尼日利亚已成为区域性大国,对其周围起着重要的作用
D:把东欧分出,作为陆心与欧共体之间的通道地区,对破碎带只留下中东一个
答案: 【强调了美、苏、西欧、日本、中国的多极性,成为世界上重要地缘政治区;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已成为第三个破碎带;
印度、巴西和尼日利亚已成为区域性大国,对其周围起着重要的作用

20、 问题:以下对政治地理现象论述正确的有( )
选项:
A:小到诸如参与投票选举、大到国家领土、国家间关系等都属于政治地理现象
B:政治地理现象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权力空间现象
C:因为地理环境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政治地理现象也相对稳定
D:国家主权不容侵犯、民族区域可以自治、势力范围得到尊重也属于政治地理现象
答案: 【小到诸如参与投票选举、大到国家领土、国家间关系等都属于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地理现象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权力空间现象;
国家主权不容侵犯、民族区域可以自治、势力范围得到尊重也属于政治地理现象

21、 问题:一般说来,政治地理现象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