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11-01到2021-12-3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下篇 第一章 哲学思想 概论、阴阳五行测验题

1、 问题:《素问》之名,始见于哪本书
选项:
A:《汉书·艺文志》
B:《针灸甲乙经》
C:《伤寒杂病论》
D:《史记》
答案: 【《伤寒杂病论》

2、 问题:日·丹波元简注《内经》的代表作是
选项:
A:《素问识》
B:《素问集注》
C:《素问注证发微》
D:《素问直解》
答案: 【《素问识》

3、 问题:《黄帝内经太素》的作者是
选项:
A:杨上善
B:王冰
C:张志聪
D:张介宾
答案: 【杨上善

4、 问题:《内经》成书于
选项:
A:黄帝时代
B:春秋战国时代
C:秦代
D:西汉中晚期
答案: 【西汉中晚期

5、 问题:马莳的代表作是
选项:
A:《素问集注》
B:《灵枢经注证发微》
C:《灵枢经集注》
D:《素问直解》
答案: 【《灵枢经注证发微》

6、 问题:目前所见《素问》其版本源于
选项:
A:杨上善注本
B:李柱国校本
C:林亿等的校本
D:全元起注本
答案: 【林亿等的校本

7、 问题:第一部分类研究《黄帝内经》的专著是
选项:
A:《素问训解》
B:《素问集注》
C:《素问注证发微》
D:《黄帝内经太素》
答案: 【《黄帝内经太素》

8、 问题:哪本书提出《内经》包括《素问》与《灵枢》两部分
选项:
A:《汉书·艺文志》
B:《针灸甲乙经》
C:《伤寒杂病论》
D:北宋•林亿《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答案: 【《针灸甲乙经》

9、 问题:下列何项不属于《内经》的学术特点
选项:
A:从功能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B:从整体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C:从运动变化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D:从辨证论治角度治疗疾病
答案: 【从辨证论治角度治疗疾病

10、 问题:《内经知要》的作者是
选项:
A:杨上善 
B:高世栻 
C:张志聪 
D:李中梓
答案: 【李中梓

11、 问题:第一位注解《素问》的是
选项:
A:杨上善
B:王冰 
C:全元起 
D:林亿
答案: 【全元起 

12、 问题:目前通行的《灵枢经》源于
选项:
A:王冰
B:史崧
C:马莳
D:林亿
答案: 【史崧

13、 问题:《黄帝内经》对中医临床的指导意义,主要在
选项:
A:中医思维
B:临床用药
C:方剂运用
D:病名诊断
答案: 【中医思维

14、 问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清阳实四肢”,其“清阳”是指 
选项:
A:卫阳
B:肾阳
C:心阳
D:饮食物化生的精气
答案: 【饮食物化生的精气

15、 问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浊阴归六腑”,“浊阴”指
选项:
A:代谢后的糟粕
B:刚悍之气
C:精血津液 
D:痰饮与瘀血
答案: 【代谢后的糟粕

16、 问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清阳发腠理”,其“清阳”是指
选项:
A:卫阳
B:肾阳
C:心阳
D:肝阳
答案: 【卫阳

17、 问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气味,辛甘发散为 。”
选项:
A:阴
B:阳
C:气
D:血
答案: 【

18、 问题:以药食气味分阴阳,气薄的属
选项:
A:阴中之阳
B:阴中之阴
C:阳中之阴
D:阳中之阳
答案: 【阳中之阴

19、 问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浊气在上”,使人胀满,其“浊气”的含义是
选项:
A:阴凝重浊之气
B:粪便
C:尿液
D:稠厚的水谷之气
答案: 【阴凝重浊之气

20、 问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
选项:
A:腹泻如水
B:肠鸣泄泻
C:暴泻如注
D:下利完谷不化
答案: 【下利完谷不化

21、 问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浊阴走五脏”,“浊阴”指
选项:
A:.糟粕
B:刚悍之气
C:精血津液
D:痰饮与瘀血
答案: 【精血津液

22、 问题:以药食气味分阴阳,味厚的属
选项:
A:阴中之阳
B:阴中之阴
C:阳中之阴
D:阳中之阳
答案: 【阴中之阴

23、 问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气食少火”是指
选项:
A:人体正气依赖少火滋养 
B:少火耗散正气
C:正气耗散少火
D:正气饲养少火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