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2-02-18到2022-06-30

【作业】第一章 绪论 第一单元作业

1、 问题:简述农业昆虫学研究的内容
评分规则: 【 1.  研究害虫的灾变机制(发生规律)。              研究害虫的识别与鉴定,分布与为害特点,生活史与习性。2.  提出科学地预测与控制害虫的技术措施。            研究害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灾变规律与调控机制,预测预报方法,控制害虫的技术措施。3.  及时、有效、安全地控制害虫为害。

2、 问题:明确农业昆虫学学习的目标、要求
评分规则: 【 1. 课程目标      了解农业昆虫研究的新成果、农业害虫发生的新动态及其存在问题。切实掌握重要害虫的形态识别、发生为害特点和虫情调查与测报方法,以及害虫综合治理方案制定能力。同时熟悉新型杀虫剂种类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农业害虫科学管理水平。2. 课程要求      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农业昆虫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还有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或农事活动。通过学习,学生不但要掌握课堂讲授的内容,还要利用网络了解农业害虫发生与防治相关信息,结合室内实验课标本观察、田间实践教学以及课外的标本采集和测报灯下害虫识别等多种的技能训练。

【作业】第二章 农业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第二单元作业

1、 问题:植物检疫的内容
评分规则: 【 1. 对外检疫(国际检验)      禁止危险性病、虫、杂草随同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传入或由国内传出;2. 对内检疫(国内检疫)      当危险性病虫杂草已由国外传入或在国内局部地区发生,将其限制、封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传播蔓延到未发生的地区,并采取积极措施,力争彻底肃清。

2、 问题:农业防治的优缺点
评分规则: 【 优点:具有预防作用、无副作用、方法简便、经济,符合农业可持续要求。缺点:对即将发生的害虫无法控制。

3、 问题:生物防治优缺点
评分规则: 【 优点:天敌是食物链中的一员,一旦种群定居,可达到长期控制的作用;成本一般要比化学防治低,如平腹小蜂;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产生3R的后果。缺点:使用时常受气候条件的限制;防治具有专一性;大量繁殖:存在中间寄主、人工饲料、种质保存、种性退化等问题。

4、 问题:化学防治的优、缺点
评分规则: 【 一、优点:作用快、效果好,能够迅速杀灭即将暴发的害虫;不受地区、季节、面积等的限制,同时对各种害的不同虫态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大量生产,使用方便,易受群众接受。二、缺点:长期使用或不合理使用会产生3R的后果;使用不当对植物会产生药害,对人畜不安全;对有益生(如天敌、蜜蜂等)杀伤力较强;一般一季要多次使用,成本较高,花工花钱。

5、 问题:害虫综合治理的特点
评分规则: 【 害虫综合治理的特点允许害虫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继续存在;以生态系统为管理单位;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强调防治措施间的相互协调和综合;强调害虫综合防治体系的动态性;提倡多学科协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盘考虑

6、 问题:害虫综合治理的原则
评分规则: 【 害虫综合治理的原则1.生态效益原则;2.经济效益原则(经济阀值)3. 社会效益原则(环境和人、畜安全) 

7、 问题:害虫生物防治的途径
评分规则: 【 1.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昆虫和有益动物;2. 人工繁殖与田间释放天敌;3. 天敌的引种与驯化4. 昆虫病原微生物的利用5. 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保幼激素、性外激素6. 昆虫不育原理及其应用

8、 问题:灯光诱杀技术在使用中应注意哪问题?
评分规则: 【 1. 亩安装的数量:频振式杀虫可控制30~50亩/台,太阳能灭虫灯控制5-15亩/台。2. 设置高度: 依不同的作物而定。果树以高于树冠顶部20~50cm;大田作物以灯管底端距地面1.5-2.5m。3. 开灯时间:掌握在害虫成虫盛发期间,每天19:00~20:00开灯,23:00关灯。4. 要定期检修,及时清洁接虫袋(盆)及高压电网上的成虫残体。

9、 问题:色板诱集法在应用中注意哪些问题?
评分规则: 【 1. 悬挂方向以板面向东西方向为宜;2. 使用后的纸或板应回收集中处理;3. 当纸或板上粘虫面积占板表面积的60%以上时更换,板上胶不粘时要更换;4. 应与其它综合防治措施配合使用,才能更有效控制害虫危害。

10、 问题: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评分规则: 【 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一般应注意以下7点(答5点即可得满分,每点2分):    1. 对症用药:根据害虫种类和特性及寄主植物种类,按照农药的性能合理选择农药;2. 掌握适时用药:住害虫的薄弱环节和防治关键期适时用药;3. 掌握合理的用药浓度和用量:保证既可以有效杀死害虫,又不伤害天敌,避免盲目地提高农药的使用浓度和用量;4. 采用恰当的施药方法:根据所用农药的特性、害虫发生特点、作物特点,选用恰当的施药方法。5. 注意农药合理混用与轮换:两种以上农药混用往往可以作用互补,起到增效作用或兼治两种以上害虫,农药合理混用与轮换还可以有效克服害虫抗药性的产生;6. 保证施药质量:施药时要力求均匀周到,尽可能使农药均匀地喷洒到作物的各个部分;7. 注意气候条件:农药的防治效果与气候因素有密切关系,一般应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喷药。同时还要注意气温的高低,气温低时以中午前后喷药以提高防效,气温高时应避免中午喷药以避免药害。

11、 问题:简述农业防治的概念和主要措施。
评分规则: 【 1. 农业防治的概念:     农业防治是从农田生态系的整体观点出发,根据害虫,作物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综合采用各项农业措施,在作物的栽培过程当中有目的地改变某些环境因子,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的发生,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发生为害,保护农业生产。它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础措施。    2、农业防治主要措施有:(1) 选用高产优质的抗虫品种;(2) 改进耕作制度,如轮作、套作、间作等;(3) 选用健壮无虫的种苗;(4) 加强田管,如中耕除草,修剪整枝,清园卫生、翻耕晒白;(5) 肥水科学管理,如合理施肥,适时烤田等;(6) 变换收种期或调节收种期。

第一章 绪论 第一单元测试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农业昆虫学的植物保护专业的什么课程?…………………………………………………………………(              )
选项:
A:专业基础课程
B:专业核心课程
C:专业通识课程
D:专业理论课程
答案: 【专业核心课程

2、 问题:农业有害生物包括哪些种类?
选项:
A:病原微生物
B:植物害虫
C:杂草
D:老鼠
E:螨类和软体动物
答案: 【病原微生物;
植物害虫;
杂草;
老鼠;
螨类和软体动物

3、 问题:害虫的为害与其发生的数量有很大关系,只有当期发生数量足以导致与人类经济或健康矛盾的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害虫。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当害虫发生数量不至于造成人类经济或健康矛盾时,对人类还没有真正造成为害,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害虫。

4、 问题:农业昆虫学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农业生产的()、()、()()。
答案: 【高产、优质、高效、安全

5、 问题:只有当期发生数量足以导致与人类经济或健康矛盾的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害虫。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二章 农业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第二单元测试

1、 问题:下列不属于导致害虫发生的原因的是…………………………………………………………………………(        )
选项:
A:具备有效的虫源
B:具备适宜环境条件
C:害虫发生期与作物危险期吻合
D:没有进行防治
答案: 【没有进行防治

2、 问题:下列不是害虫防治无公害阶段的特点的是…………………………………………………………………(             )
选项:
A:治虫单一性
B:无污染
C:无公害
D:使用农药进行害虫防治
答案: 【使用农药进行害虫防治

3、 问题:害虫防治的途径有哪些?
选项:
A:控制或改变农田生物群落的组成相
B:改变或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C:提高或培育寄主植物的抗虫性
D:直接杀灭或控制害虫的发生 
答案: 【控制或改变农田生物群落的组成相;
改变或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提高或培育寄主植物的抗虫性;
直接杀灭或控制害虫的发生 

4、 问题:害虫防治分为哪几个阶段?
选项:
A:无公害阶段
B:有公害阶段(化学防治阶段)
C:综合防治阶段
D:绿色防控
答案: 【无公害阶段;
有公害阶段(化学防治阶段);
综合防治阶段;
绿色防控

5、 问题: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发表的《寂静的春天》对农药残留的危害敲起了警钟。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1975年,我国确立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害虫防治有公害阶段(化学防治阶段)的特点是                                                          。
答案: 【农药

8、 问题:害虫防治有公害阶段(化学防治阶段)的特点是                                                          。
答案: 【单一依靠化学农药

9、 问题:害虫防治无公害阶段的时间跨度                                                            。
答案: 【20世纪40以前

【作业】第三章 水稻害虫 第四单元作业

1、 问题:请你简述稻纵卷叶螟不同龄期幼虫为害造成的虫苞形状特性
评分规则: 【 一龄幼虫不结苞;二龄时爬至叶尖处,吐丝缀卷叶尖或近叶尖的叶缘,即“卷尖期” ;三龄幼虫纵卷叶片,形成明显的束腰状虫苞,即“束叶期” ;四龄后食量增加,虫苞膨大;进入4-5龄频繁转苞为害,被害虫苞呈枯白色,整个稻田白叶累累。

2、 问题:请你简述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幼虫主要形态特征。
评分规则: 【 水稻三种螟虫的幼虫形态区别如下:    三化螟:幼虫体细瘦,黄白色,腹足不明显,趾钩单序环状排列;    二化螟:幼虫体较粗壮,体浅褐色,有5条褐色纵线,腹足明显,趾钩内侧三序,外侧单序,环状排列。    大螟:幼虫体粗壮,体背呈淡紫红色,腹足明显,趾钩单序眉状排列。

3、 问题:简述稻飞虱的发生特点
评分规则: 【 1. 世代多,为害峰明显;2. 栖息隐蔽、为害性大;3. 具有趋嫩绿和好湿趋荫性;4. 发生具有暴发性;5. 迁飞性:白背飞虱、褐飞虱6. 个体多型现象:长翅型、短翅型。

4、 问题:为什么稻飞虱的发生常具有爆发性的特点?
评分规则: 【 稻飞虱的发生具有爆发性的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1.稻飞具有长距离迁飞的生物特性,往往在某一个时期因外地大量迁入,而使该地区的种群出现突增而暴发。 2.稻飞虱本身具有代数多,世代重叠严重,成虫寿命长,产卵量大,且繁殖系数高。所以,往往上一代虫源并不多,而在下一代则可暴发成灾。3.此虫由于虫体小,为害隐蔽;且1-3龄若虫食量不大,到4-5龄若虫时食量突增。所以在前期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其发生,而到了后期则可能暴发。

5、 问题: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幼虫的为害状有哪些区别?
评分规则: 【 水稻三种螟虫的幼虫为害状区别如下:    三化螟:为害水稻茎秆,先形成“断环”,然后导致枯心苗或白穗,无蛀孔;    二化螟:为害水稻叶鞘和茎秆,先形成枯鞘,然后导致枯心苗或白穗,蛀孔小,无虫粪,一个稻株经常会有多头幼虫;    大螟:为害水稻叶鞘和茎秆,先形成枯鞘,然后导致枯心苗或白穗,蛀孔大,有虫粪,一个稻株一般只有一头幼虫。

6、 问题:请简述稻飞本田成若虫及天敌调查的主要方法。
评分规则: 【 从灯下出现第一次成虫高峰后开始,至水稻成熟收割前5-7天结束。每隔5天查一次,选择生育期和长势有代表性的田块3-5块,使用盘拍法,每块田单丛跳跃取样调查50-100丛,计算各类飞虱的成虫、若虫数量。同时,观察记载蜘蛛、黑肩绿盲蝽、螯蜂、捻翅虫、寄生线虫等天敌数量。

7、 问题:稻纵卷叶螟测报中田间赶蛾法是如何进行?
评分规则: 【 1. 从主害代前一代(早稻5月20日左右,晚稻8月上旬)开始,至水稻齐穗期为止。隔天上午9时以前(最好在6-7时)进行一次。选择代表性三种类型田各调查1块,共查3块。2. 手持长2m的竹竿沿田埂逆风缓慢拨动稻丛中上部,用计数器计数飞起蛾数。每块田调查面积50-100m2,调查结果记录出蛾量。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