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16到2020-07-15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讲 单片机概述 第一章作业

1、 问题: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称为        和        。
评分规则: 【 微控制器,嵌入式

2、 问题:单片机与普通微型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        、        、和       三部分,通过内部        连接在一起,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评分规则: 【 CPU、存储器、I/O口、总线

3、 问题: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单片机应属于微计算机的        。A.辅助设计应用                B.测量、控制应用C.数值计算应用                D.数据处理应用
评分规则: 【 B

4、 问题: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处理机、CPU、单片机、嵌入式处理器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评分规则: 【 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是计算机。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5、 问题:AT89S51单片机相当于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哪一型号的产品?
评分规则: 【 相当于MCS-51系列中的87C51,只不过是AT89S51芯片内的4K字节Flash存储器取代了87C51片内的4K字节的EPROM。

6、 问题: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系统中嵌入了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是否可称其为“嵌入式系统”?
评分规则: 【 广义上讲,凡是系统中嵌入了“嵌入式处理器”,如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都称其为“嵌入式系统”。但多数人把 “嵌入”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系统,称为“嵌入式系统”。 目前“嵌入式系统”还没有一个严格和权威的定义。目前人们所说的“嵌入式系统”,多指后者。

7、 问题:嵌入式处理器家族中的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各有何特点?它们的应用领域有何不同?
评分规则: 【 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且易于掌握和普及,很容易嵌入到各种通用目的的系统中,实现各种方式的检测和控制。单片机在嵌入式处理器市场占有率最高,最大特点是价格低,体积小,应用广泛。 DSP是一种非常擅长于高速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如数字滤波、FFT、频谱分析等)的嵌入式处理器。能够高速完成各种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广泛地用于通讯、网络通信、数字图像处理,电机控制系统,生物信息识别终端,实时语音压解系统等。这类智能化算法一般都是运算量较大,特别是向量运算、指针线性寻址等较多,而这正是DSP的长处所在。与单片机相比,DSP具有的实现高速运算的硬件结构及指令和多总线,DSP处理的算法的复杂度和大的数据处理流量以及片内集成的多种功能部件更是单片机不可企及的。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基础是通用计算机中的CPU,地址总线数目较多,能扩展容量较大的存储器,所以可配置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RTOS能够处理复杂的系统管理任务和处理工作。因此,广泛地应用在移动计算平台、媒体手机、工业控制和商业领域(例如,智能工控设备、ATM机等)、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家电(机顶盒、数字电视)以及军事上的应用。

8、 问题:什么是单片机,他有哪些分类和特点?
评分规则: 【 单片机就是在一片半导体硅片上,集成了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AM、ROM)、并行I/O、串行I/O、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系统时钟电路及系统总线的用于测控领域的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由于单片机在使用时,通常处于测控系统的核心地位并嵌入其中,所以国际上通常把单片机称为嵌入式控制器(Embedded MicroController Unit,EMCU)或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而在我国,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则习惯于使用“单片机”这一名称。 单片机按照其用途可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大类。为什么单片机应用如此广泛?主要是单片机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和普及。由于单片机技术是较为容易掌握的普及技术。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组装、调试已经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学习可很快地掌握其应用设计与调试技术。 (2)功能齐全,应用可靠,抗干扰能力强。(3)发展迅速,前景广阔。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单片机就经过了4位机、8位机、16位机、32位机等几大发展阶段。尤其是形式多样、集成度高、功能日臻完善的单片机不断问世,更使得单片机在工业控制及自动化领域获得长足发展和大量应用。近几年,单片机内部结构愈加完美,配套的片内外围功能部件越来越完善,一片芯片就是一个应用系统,为应用系统向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4)嵌入容易,用途广泛。单片机体积小、性价比高,灵活性强等特点在嵌入式微控制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单片机问世前,人们要想制作一套测控系统,往往采用大量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分立元件来完成,系统体积庞大,且因为线路复杂,连接点太多,极易出现故障。 

9、 问题:简述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
评分规则: 【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可大致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74年~1976年):单片机初级阶段。第二阶段(1976年~1978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第三阶段(1978年~1983年):高性能单片机阶段。第四阶段(1983年~现在):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位、32位单片机推出阶段。应用领域:1.工业控制与检测2.仪器仪表3.消费类电子产品4.通信5.武器装备6.各种终端及计算机外部设备7.汽车电子设备8.分布式多机系统

10、 问题:简述你自学的其他类型的单片机,至少列出3种
评分规则: 【 此题无标准答案,按教学课件进行分析

【作业】第2讲 硬件结构(上) 单片机硬件结构上第一次作业

1、 问题:简要概述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评分规则: 【 (1)8位CPU;(2)数据存储器(128B RAM);(3)程序存储器(4KB Flash ROM);(4)4个8位可编程并行I/O口(P0口、P1口、P2口和P3口);((6)1个通用的全双工的异步收发串行口(UART);(7)中断系统具有5个中断源、5个中断向量;(8)特殊功能寄存器(SFR)26个;(9)1个看门狗定时器(WDT);(10)低功耗节电的空闲模式和掉电模式,且具有掉电模式下的中断恢复模式;5)2个可编程的16位定时器/计数器;

2、 问题:单片机的引脚可以分为哪几类?
评分规则: 【 (1)电源及时钟引脚—VCC、VSS;XTAL1、XTAL2;(2)控制引脚—PSEN、ALE/PROG、EA*/ VPP、RST(即RESET);(3)I/O口引脚—P0、P1、P2与P3,为4个8位并行I/O口的外部引脚。

3、 问题:简述EA引脚的作用。
评分规则: 【       该引脚的第一功能:外部程序存储器访问允许控制端。      当EA
=1时,在单片机片内的PC值不超出0FFFH(即不超出片内4KB Flash存储器的最大地址范围)时,单片机读片内程序存储器(4KB)中的程序代码,但PC值超出0FFFH(即超出片内4KB Flash存储器地址范围)时,将自动转向读取片外60KB(1000H~FFFFH)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       当EA* =0时,只读取外部的程序存储器中的内容,读取的地址范围为0000H~FFFFH,片内的4KB Flash 程序存储器不起作用。       VPP为该引脚的第二功能,在对片内Flash进行编程时,VPP引脚接入编程电压。

4、 问题:累加器A有哪些功能?
评分规则: 【 累加器A是CPU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8位寄存器。累加器的作用如下。(1)是ALU单元的输入数据源之一,同时又是ALU运算结果的存放单元。(2)CPU中的数据传送大多都通过累加器A,故累加器A又相当于数据的中转站。为解决累加器结构所带来的“瓶颈堵塞”问题,AT89S51单片机增加了一部分可以不经过累加器A的传送指令。       累加器A的进位位Cy(位于程序状态字特殊功能寄存器PSW中)是特殊的,因为它同时又是位处理器的位累加器。

5、 问题:简述程序状态字寄存器每一位的功能。
评分规则: 【 PSW中各个位的功能如下。(1)Cy(PSW.7)进位标志位:也可写为C。在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指令时,若有进位/借位,则Cy = 1;否则,Cy=0。在位处理器中,它是位累加器。(2)Ac(PSW.6)辅助进位标志位:Ac标志位用于在BCD码运算时进行十进位调整。即在运算时,当D3位向D4位产生进位或借位时,Ac=1;否则,Ac=0。(3)F0(PSW.5)用户使用的标志位:可用指令来使它置“1”或清“0”,也可用指令来测试该标志位,根据测试结果控制程序的流向。编程时,用户应当充分利用该标志位。(4)RS1、RS0(PSW.4、PSW.3)4组工作寄存器区选择控制位1和位0:这两位用来选择片内RAM区中的4组工作寄存器区中的某一组为当前工作寄存区(5)OV(PSW.2)溢出标志位:当执行算术指令时,OV用来指示运算结果是否产生溢出。如果结果产生溢出,OV=1;否则,OV=0。 (6)PSW.1位:保留位,未用。(7)P(PSW.0)奇偶标志位:该标志位表示指令执行完时,累加器A中“1”的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P=1,表示A中“1”的个数为奇数。P=0,表示A中“1”的个数为偶数。该标志位对串行口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有重要的意义。在串行通信中,常用奇偶检验的方法来检验数据串行传输的可靠性。

6、 问题:什么是程序计数器,它的工作过程是怎么样的?
评分规则: 【 程序计数器PC是控制器中最基本的寄存器,它是一个独立的16位计数器,用户不能直接使用指令对PC进行读写。当单片机复位时,PC中的内容为0000H,即CPU 从程序存储器0000H单元取指令,开始执行程序。         PC的基本工作过程是:CPU读取指令时,PC内容作为欲读取指令的地址发送给程序存储器,然后程序存储器按此地址输出指令字节,同时PC自动加1,这也是为什么PC被称为程序计数器的原因。由于PC实质上是作为程序寄存器的地址指针,所以也称其为程序指针。         PC内容的变化轨迹决定了程序的流程。由于PC是用户不可直接访问的,当顺序执行程序时自动加1;执行转移程序或子程序或中断子程序调用时,由运行的指令自动将其内容更改成所要转移的目的地址

【作业】第2讲 硬件结构(上) 单片机存储器结构作业

1、 问题:说明AT89S51单片机的EA引脚接高电平或低电平的区别。
评分规则: 【 当EA
脚为高电平时,单片机读片内程序存储器(4K 字节Flash)中的内容,但在PC值超过0FFFH(即超出4K字节地址范围)时,将自动转向读外部程序存储器内的程序;当EA*脚为低电平时,单片机只对外部程序存储器的地址为0000H~FFFFH中的内容进行读操作,单片机不理会片内的4K字节的Flash程序存储器。

2、 问题:64KB程序存储器空间有5个单元地址对应AT89S51单片机5个中断源的中断入口地址,请写出这些单元的入口地址及对应的中断源。
评分规则: 【 见下表表  AT89S52各中断源的中断入口地址中  断  源 入 口 地 址外部中断0 0003H定时器/计数器T0 000BH外部中断1 0013H定时器/计数器T1 001BH串行口 0023H

3、 问题:AT89S51单片机的存储器空间可划分为哪几类?
评分规则: 【 程序存储器空间数据存储器空间特殊功能寄存器位地址空间

4、 问题:有关片内与片外扩展的程序存储器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评分规则: 【 (1)整个程序存储器空间可分为片内和片外两部分,CPU究竟是访问片内的还是片外的程序存储器,可由引脚上所接的电平来确定。当EA=1,PC值≤0FFFH(为片内4KB Flash存储器的最大地址)时,CPU只读取片内的Flash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当PC值>0FFFH会自动转向读取片外程序存储器空间1000H~FFFFH内的程序代码。        当EA= 0,单片机只读取片外程序存储器(地址范围为0000H~FFFFH)中的程序代码。CPU不理会片内4KB(地址范围0000H~0FFFH)的Flash存储器。      (2)程序存储器的某些单元被固定用于各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5、 问题:堆栈主要是为子程序调用和中断操作而设立的,具体功能有哪些?
评分规则: 【          堆栈主要是为子程序调用和中断操作而设立的,具体功能有两个:保护断点和现场保护。      (1)保护断点。因为无论是子程序调用操作还是中断服务子程序调用操作,主程序都会被“打断”,但最终都要返回到主程序继续执行程序。因此,应预先把主程序的断点在堆栈中保护起来,为程序的正确返回做准备。      (2)现场保护。在单片机执行子程序或中断服务子程序时,很可能要用到单片机中的一些寄存器单元,这就会破坏主程序运行时这些寄存器单元的原有内容。所以在执行子程序或中断服务程序之前,要把单片机中有关寄存器单元的内容保存起来,送入堆栈,这就是所谓的“现场保护”。

【作业】第2讲 硬件结构(下) 单片机并行口作业

1、 问题:简述P0口的工作原理
评分规则: 【 (1)P0口用作系统的地址/数据总线用          当AT89S51外扩存储器或I/O时,P0口作为单片机系统复用的地址/数据总线使用。此时,图2-8中的“控制”信号为1,硬件自动使转接开关MUX打向上面,接通反相器的输出,同时使“与门”处于开启状态。          当输出的“地址/数据”信息为1时,“与门”输出为1,上方的场效应管导通,下方的场效应管截止,P0.x引脚输出为1;          当输出的  “地址/数据”信息为0时,上方的场效应管截止,下方的场效应管导通,P0.x引脚输出为0。可见P0.x引脚的输出状态随“地址/数据”控制信号的状态变化而变化。上方的场效应管起到内部上拉电阻的作用。          当P0口作为数据线输入时,仅从外部存储器(或外部I/O)读入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为0,MUX接通锁存器的端。由于P0口作为地址/数据复用方式访问外部存储器时,CPU自动向P0口写入FFH,使下方的场效应管截止,由于控制信号为0,上方的场效应管也截止,从而保证数据信息的高阻抗输入,从外部存储器或I/O输入的数据信息直接由P0.x引脚通过输入缓冲器BUF2进入内部总线。       由以上分析,P0口具有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抗输入3种状态的端口,因此,P0口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时,是一真正的双向端口,简称双向口。
(2)P0口用作通用I/O口使用        P0口不作地址/数据总线使用时,也可作为通用的I/O口使用。此时,对应的“控制”信号为0,MUX打向下面,接通锁存器的端,“与门”输出为0,上方的场效应管截止,形成的P0口输出电路为漏极开路输出。P0口用作通用I/O输出口时,来自CPU的“写”脉冲加在D锁存器的CP端,内部总线上的数据写入D锁存器,并由引脚P0.x输出。当D锁存器为1时,端为0,下方场效应管截止,输出为漏极开路,此时,必须外接上拉电阻才能有高电平输出;当D锁存器为0时,下方场效应管导通,P0口输出为低电平。         P0口作为通用I/O输入口时,有两种读入方式:“读锁存器”和“读引脚”。当CPU发出“读锁存器”指令时,锁存器的状态由Q端经上方的三态缓冲器BUF1进入内部总线;当CPU发出“读引脚”指令时,锁存器的输出状态=1(即端为0),从而使下方场效应管截止,引脚的状态经下方的三态缓冲器BUF2进入内部总线。

2、 问题:简述P0口的特点
评分规则: 【 综上所述,P0口具有如下特点:(1)当P0口用作地址/数据总线口使用时,是一个真正的双向口,用作与外部扩展的存储器或I/O连接,输出低8位地址和输出/输入8位数据。(2)当P0口用作通用I/O口使用时,P0口各引脚需要在片外接上拉电阻,此时端口不存在高阻抗的悬浮状态,因此是一个准双向口。大多数情况下,单片机片外都扩展RAM或I/O接口芯片,此时P0口只能作为复用的地址/数据总线使用。如果单片机片外没有外扩RAM和I/O接口芯片,此时P0口才能作为通用I/O口使用。

3、 问题:简述P1口的工作原理
评分规则: 【 P1口只能作为通用I/O口使用。(1)P1口作为输出口时,若CPU输出1,Q=1,=0,场效应管截止,P1口引脚的输出为1;若CPU输出0,Q=0,=1,场效应管导通,P1口引脚的输出为0。(2)P1口作为输入口时,分为“读锁存器”和“读引脚”两种方式。“读锁存器”时,锁存器的输出端Q的状态经输入缓冲器BUF1进入内部总线;“读引脚”时,先向锁存器写1,使场效应管截止,P1.x引脚上的电平经输入缓冲器BUF2进入内部总线。

4、 问题:简述P2口的工作原理
评分规则: 【 (1)P2口用作地址总线口。在内部控制信号作用下,MUX与“地址”接通。当“地址”线为0时,场效应管导通,P2口引脚输出0;当“地址”线为1时,场效应管截止,P2口引脚输出1。(2)P2口用作通用I/O口。在内部控制信号作用下,MUX与锁存器的Q端接通。CPU输出1时,Q=1,场效应管截止,P2.x引脚输出1;CPU输出0时,Q=0,场效应管导通,P2.x引脚输出0。输入时,分为“读锁存器”和“读引脚”两种方式。“读锁存器”时,Q端信号经输入缓冲器BUF1进入内部总线;“读引脚”时,先向锁存器写1,使场效应管截止,P2.x引脚上的电平经输入缓冲器BUF2进入内部总线。 

5、 问题:简述P3口的工作原理
评分规则: 【 (1)P3口用作第二输入/输出功能。当选择第二输出功能时,该位的锁存器需要置“1”,使“与非门”为开启状态。当第二输出为1时,场效应管截止,P3.x引脚输出为1;当第二输出为0时,场效应管导通,P3.x引脚输出为0。当选择第二输入功能时,该位的锁存器和第二输出功能端均应置1,保证场效应管截止,P3.x引脚的信息由输入缓冲器BUF3的输出获得。(2)P3口用作第一功能—通用I/O口。当P3口用作通用I/O的输出时,“第二输出功能”端应保持高电平,“与非门”为开启状态。CPU输出1时,Q=1,场效应管截止,P3.x引脚输出为1;CPU输出0时,Q=0,场效应管导通,P3.x引脚输出为0。          当P3口用作通用I/O的输入时,P3.x位的输出锁存器和“第二输出功能”端均应置1,场效应管截止,P3.x引脚信息通过输入BUF3和BUF2进入内部总线,完成“读引脚”操作。        当P3口用作通用I/O的输入时,也可执行“读锁存器”操作,此时Q端信息经过缓冲器BUF1进入内部总线。

【作业】第2讲 硬件结构(下) 单片机内部其他功能作业

1、 问题:单片机有哪几种时钟电路,请分别画出其对应的电路图。
评分规则: 【 AT89S51单片机各外围部件的运行都以时钟控制信号为基准,有条不紊、一拍一拍地工作。因此,时钟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速度,时钟电路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单片机系统的稳定性。常用的时钟电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部时钟方式,另一种是外部时钟方式。AT89S51单片机的最高时钟频率为33MHz。1.内部时钟方式AT89S51单片机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它的输入端为芯片引脚XTAL1,输出端为引脚XTAL2。这两个引脚外部跨接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图2-12所示为AT89S51单片机内部时钟方式的电路2.外部时钟方式          外部时钟方式使用现成的外部振荡器产生时钟脉冲信号,常用于多片AT89S51单片机同时工作,以便于多片AT89S51单片机之间的同步。

2、 问题:分别解释什么是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与指令时序。
评分规则: 【 各种指令时序与时钟周期相关。1.时钟周期   时钟控制信号的基本时间单位。若晶振频率为fosc,则时钟周期Tosc=1/fosc。如fosc=6MHz,Tosc=166.7ns。2.机器周期    CPU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时间为机器周期。执行一条指令分为几个机器周期。每个机器周期完成一个基本操作,如取指令、读或写数据等。每12个时钟周期为1个机器周期3.指令周期指令周期是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AT89S51单片机中指令按字节来分,可分为单字节、双字节与三字节指令。因此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也不同。对于简单的单字节指令,取出指令立即执行,只需一个机器周期的时间。而有些复杂的指令,如转移、乘、除指令则需两个或多个机器周期。

3、 问题:如何进行单片机复位操作,其典型电路如何设计?
评分规则: 【 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只需给AT89S51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加上大于2个机器周期(即24个时钟振荡周期)的高电平就可使AT89S51单片机复位。AT89S51 的复位是由外部复位电路实现的。       上电复位的工作原理是+5V(VCC)电源通过电容C与电阻Rk回路,给电容C充电加给RST引脚上一个短暂的高电平信号,此信号随着VCC对电容C的充电过程而逐渐回落,即RST引脚上的高电平持续时间取决于电容C充电时间。充电时间越长,复位时间越长,增大电容或电阻都可以增加复位时间。        除了上电复位外,有时还需要人工按键复位。按下按键后,通过两个电阻Rs和Rk的分压,在RST端产生高电平,按键按下的时间决定了复位的时间。 

4、 问题:当AT89S51单片机运行出错使程序“跑飞”或程序陷入“死循环’时,如何利用看门狗来摆脱困境? 
评分规则: 【 可采用看门狗定时器。工作原理如下:“看门狗”技术就是使用一个“看门狗”定时器来对系统时钟不断计数,监视程序的运行。当看门狗定时器启动运行后,为防止看门狗定时器的不必要溢出而引起单片机的非正常的复位,应定期地把看门狗定时器清0,以保证看门狗定时器不溢出。当由于干扰,使单片机程序“跑飞”或陷入“死循环”时,单片机也就不能正常运行程序来定时地把看门狗定时器清0,当看门狗定时器计满溢出时,将在AT89S52的RST引脚上输出一个正脉冲(宽度为98个时钟周期),使单片机复位,在系统的复位入口0000H处重新开始执行主程序,从而使程序摆脱 “跑飞”或“死循环”状态,让单片机归复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5、 问题:AT89S51单片机有哪两种低功耗节电模式?说明两种低功耗节电模式的异同。
评分规则: 【 AT89S52单片机有两种低功耗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模式(idle mode)和掉电模式(power down mode)。空闲模式下,虽然振荡器仍然运行,但是CPU进入空闲状态。此时,片内所有外围电路(中断系统、串行口和定时器)仍继续工作,SP、PC、PSW、A、P0~P3端口等所有其他寄存器,以及内部RAM和SFR中的内容均保持进入空闲模式前的状态。因为CPU耗电量通常要占芯片耗电的80%~90%,因此CPU停止工作则会大大降低功耗。掉电模式下,振荡器停止工作。由于没有了时钟信号,内部的所有部件均停止工作,但片内的RAM和SFR的原来内容都被保留,有关端口的输出状态值都保存在对应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中。

【作业】第3讲 8051指令系统 指令系统概述作业

1、 问题:什么是指令,8051的指令是怎么表述的
评分规则: 【 指令是CPU按照人们的意图来完成某种操作的命令,8051指令是用助记符、符号地址、标号等来表示的。熟知并掌握8051指令系统的各类指令是AT89S51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的基础。 

2、 问题:简述指令的分类
评分规则: 【 按所占字节分,分三种:(1)单字节指令49条;(2)双字节指令45条;(3)三字节指令17条。按执行时间来分,分三种:(1)1个机器周期(12个时钟振荡周期)的指令64条;(2)2个机器周期指令45条;(3)4个机器周期——乘、除指令。

3、 问题:简述指令的格式
评分规则: 【 指令格式:指令的表示方法。指令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操作码和操作数。操作码——指令进行什么操作。操作数——指令操作的对象。可能是一具体数据,也可能是指出到哪里取得数据的地址或符号。指令长度不同,格式也就不同。(1)单字节指令:操作码和操作数同在一个字节中。(2)双字节指令:一个字节为操作码,另一个字节是操作数。(3)三字节指令:操作码占一个字节,操作数占二个字节

4、 问题:什么是寻址方式,单片机有哪几种寻址方式?
评分规则: 【 寻址方式——在指令中说明操作数所在地址的方法。一般说,寻址方式越多,功能就越强,灵活性则越大,指令系统就越复杂。寻址方式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整个存储器和寄存器的寻址空间内快速地找到指定的地址单元。单片机指令系统7种寻址方式。

5、 问题:单片机的操作指令有多少条,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评分规则: 【 共111条指令,按功能分为五类:(1)数据传送类(28条)(2)算术运算类(24条)(3)逻辑操作类(25条)(4)控制转移类(17条)(5)位操作类(17条)

【作业】第3讲 8051指令系统 传送和算术运算类指令作业

1、 问题:数据传送类指令的格式是什么,功能是什么?
评分规则: 【 数据传送类指令使用最频繁。一般数据传送类指令的助记符为“MOV”,通用格式如下:       MOV   <目的操作数>,<源操作数>数据传送类指令是把源操作数传送到目的操作数。指令执行之后,源操作数不改变,目的操作数修改为源操作数。所以数据传送类操作属“复制”性质,而不是“搬家”。本类指令不影响标志位:Cy、Ac和OV,但不包括奇偶标志位P。

2、 问题:以累加器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有哪些 ,其功能是什么?
评分规则: 【 以累加器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 MOV A,Rn ; (Rn)→A,n =0~7 MOV A,@ Ri ; ((Ri))→A   i =0,1 MOV A,direct        ; (direct)→A MOV A,#data        ; #data→A把源操作数内容送累加器A,源操作数有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和立即数寻址等方式,例如: MOV A,R6 ;(R6)→A,寄存器寻址 MOV A,@R0 ;((R0))→A,间接寻址 MOV A,70H ;(70H)→A,直接寻址 MOV A,#78H ;78H→A,立即数寻址

3、 问题:当(SP)=60H,(A)=30H,(B)=70H时,执行下列指令 PUSH Acc ; PUSH B ;结果是什么(SP)=?,(A)=?,(B)=?
评分规则: 【 (61H)=30H,(62H)=70H,(SP)=62H

4、 问题:当(SP)=62H,(62H)=70H,(61H)=30H时,执行指令 POP    DPH POP    DPL 结果是什么?(DPTR)=?,(SP)=?。
评分规则: 【 (DPTR)=7030H,(SP)=60H。

5、 问题: (A)=80H,(R7)=08H,(40H)=F0H (R0)=30H,(30H)=0FH执行下列指令:XCH A,R7 XCH A,40H  XCH A,@R0   结果是什么?(A)=?,(R7)=?,(40H)=?,(30H)=?
评分规则: 【 (A)=0FH,(R7)=80H,(40H)=08H,(30H)=F0H

6、 问题:(A)=0FH,(R7)=19H,(30H)=00H,(R1)=40H,(40H)=0FFH,执行指令DEC  A DEC  R7 DEC  30H DEC  @R1 上面个寄存器或地址的结果是什么?
评分规则: 【 (A)=0EH,(R7)=18H,(30H)=0FFH,(40H)=0FEH,P=1,不影响其他标志。

【作业】第3讲 8051指令系统 逻辑操作和控制转移类指令作业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