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5到2020-06-25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绪论及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

1、 问题:视诊包括以下内容,除外
选项:
A:颌面部有无异常表现和功能障碍  
B:牙齿色泽、排列和形态有无异常
C:牙龈颜色、形态和质地有无变化 
D:牙齿的松动情况和是否有牙周袋
E: 口腔黏膜的表现和舌运动的情况
答案: 【牙齿的松动情况和是否有牙周袋

2、 问题: 探诊的要点如下,不正确的为
选项:
A:重点检查龋齿、牙周袋和窦道    
B:必须有支点并且动作要轻柔
C:探牙周袋要用钝头专用探针
D:防止刺伤软组织和牙周组织      
E:探穿髓孔要用尖头探针探入
答案: 【探穿髓孔要用尖头探针探入

3、 问题:叩诊的注意事项如下,除外
选项:
A:先叩正常牙,后叩患病牙齿   
B:用器械的平头工作端做叩诊
C:力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
D:方向和牙长轴一致查根尖部
E:方向与牙长轴垂直查根周部
答案: 【力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

4、 问题:口腔医生扪诊可了解病变的以下情况,除了
选项:
A:性质、结构和预后   
B: 位置、大小和轮廓
C:波动、搏动和压痛   
D:表面特征、温度和硬度
E:移动度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
答案: 【性质、结构和预后   

5、 问题:检查松动度时,Ⅱ度松动是指牙齿近、远中或颊、舌向的松动幅度在
选项:
A:0.5mm以内         
B: 0.6~0.9mm
C:1~2mm     
D: 2.1~2.9mm
E:3mm以上
答案: 【1~2mm     

6、 问题:口镜的作用是 
选项:
A:反映被检查部位的影像  
B:牵拉软组织 
C:聚集光线至被检查部位 
D:金属柄端可用于牙齿叩诊检查 
E:以上各项均是
答案: 【以上各项均是

7、 问题:口腔检查时,不正确的医、患体位为
选项:
A:医师位于手术椅的右后方或右前方   
B:医师检查患者时可取坐位或站位
C: 医师检查口腔时可以弯腰或仰视    
D:患者位置应稳定舒适而便于检查
E:患者头部不应过度后仰
答案: 【 医师检查口腔时可以弯腰或仰视    

8、 问题:口腔一般检查法包括
选项:
A:问诊、叩诊、嗅诊、咬诊和牙髓电活力测试等   
B:问诊、视渗、嗅诊、咬诊和X线检查等
C:问诊、视诊、探诊、叩诊和牙齿松动度检查等   
D:问诊、叩诊、嗅诊、咬诊和实验等室检查等
E:问诊、视诊、叩诊、扪诊和X线检查等
答案: 【问诊、视诊、探诊、叩诊和牙齿松动度检查等   

【作业】第一章 绪论及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

1、 问题:一份牙体牙髓病历的主诉、现病史如下主诉:左上第一磨牙疼痛现病史:患者自诉左上第一磨牙疼痛,未处理,今要求诊疗。请你指出主诉和现病史存在的问题。
评分规则: 【 (1)主诉不宜用”第一磨牙“字眼,过于专业。
(2)主诉无发病时间
(3)现病史无发病时间
(4)无诱因、无疼痛性质;
(5)无症状加重或缓解的情况及原因
(6)无病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作业】第二章 龋病概述 分析恒牙龋病最好发于下颌第一磨牙咬合面的原因

1、 问题:分析龋病好发于下颌第一磨牙咬合面的原因
评分规则: 【 下颌第一磨牙萌出时间早,约6岁萌出
下颌第一磨牙咬合面点隙裂沟多且深,不易清洁

第三章 龋病病因及发病过程 龋病的病因及发病过程

1、 问题:龋病的好发牙面不包括
选项:
A:后牙咬合面窝沟
B:前后牙邻面
C:前牙唇面
D:后牙颊面颈部
答案: 【前牙唇面

2、 问题:提出龋病三联因素概念的是()
选项:
A: Keyes
B: G.V.Black
C:Miller
D: Moore
E:Corbett
答案: 【 Keyes

3、 问题:    窝沟龋中最多的致龋菌是
选项:
A:放线菌 
B:范永菌   
C:乳酸杆菌 
D:血链球菌  
E:变形链球菌
答案: 【血链球菌  

4、 问题: 食物中特别容易致龋的物质是()
选项:
A:蔬菜    
B:蛋白质
C:果糖   
D:蔗糖 
E:脂肪
答案: 【蔗糖 

5、 问题:导致龋病发生的因素为 
选项:
A:细菌因素 
B:宿主因素  
C:食物因素  
D:时间因素  
E:四联因素
答案: 【四联因素

6、 问题:目前认为菌斑中最主要的致龋菌是()
选项:
A:乳酸杆菌  
B:血链球菌  
C:大肠杆菌
D:葡萄球菌 
E:变形链球菌
答案: 【变形链球菌

【作业】第三章 龋病病因及发病过程 简述牙菌斑形成过程

1、 问题:简述牙菌斑形成过程
评分规则: 【 (1)获得性薄膜的形成。彻底清洁牙面后,很快唾液中的一些成分——糖蛋白即吸附于牙面上,形成一层均匀无细胞的薄膜,这层膜即获得性膜。清洁牙面后,20分钟内牙表面即可形成获得性膜。
(2)细菌的粘附与聚集。获得性膜形成后,一些先锋菌粘附于牙面上。首先是球菌,以后是杆菌、丝状菌等。不同的菌种以不同的速率吸附至获得性膜上。细菌选择性吸附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细菌表面成分中有与获得性膜互补的受体。细菌牢固地附着于获得性膜之后,细菌与细菌间进一步黏附可产生聚集,在局部可增至若十层,最后形成菌斑。从获得性膜形成到一定量的细菌黏附和聚集在牙面,经过2天牙菌斑初步成形。
(3)菌斑的成熟。2天以后菌斑内细菌数迅速增多,除链球菌外,丝状菌和厌氧菌数增加,细菌密度增大,渗透性降低,菌斑深处呈厌氧状态。位于深层的丝状菌垂直排列,呈栅栏状结构,扩大细菌附着面积。一般认为5~7天菌斑成熟,细菌数量、种类都趋稳定。

第四章 龋病临床表现与诊断 龋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 问题:1、隐匿部位的龋损,常用哪种方法帮助诊断
选项:
A:X线片
B:温度测验
C:染色法
D:牙髓活力测试
答案: 【X线片

2、 问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