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城市规划(常州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09到2020-06-22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第1周) 第一章测验
1、 问题:下列选项中符合城市的定义的是( )
选项:
A: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
B:具有商业和手工业职能的聚落
C: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的人口的集聚地
D:有着商品交换和防御职能的居民点
答案: 【有着商品交换和防御职能的居民点】
2、 问题:人类原始聚落的出现是由于( )。
选项:
A: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B: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C: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分化
D:交换的场所由临时的地点改为固定的市
答案: 【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3、 问题: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是指( )。
选项: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
B:商业与农业的分工
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答案: 【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
商业与农业的分工;
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4、 问题:城市与乡村存在最主要的区别特征为( )。
选项:
A:政治特征
B:建设特征
C:经济特征
D:人口特征
答案: 【政治特征;
经济特征】
5、 问题:城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一方面带来了商业的发展,而伴随着商业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空间——市场。另一方面,剩余物资的不断积累,引起了更为激烈的资源争夺,军事防御也随之在城市空间中不断被强化。这两个方面促使城市作为与乡村完全不同的聚落 而得到了发展。】
6、 问题:城市与乡村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城市与乡村是人类聚落的两种基本形式,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虽然在一些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城乡之间已经越来越难进行截然地划分,但无论城市如何发展,没有乡村,城市的概念也就是空洞和无意义的了。】
第二章 城市的发展(第1周) 第二章测验
1、 问题:根据下图,可推测该市( )
选项:
A: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B:处于城市化起步阶段
C:进入城市相对分散阶段
D: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答案: 【进入城市相对分散阶段】
2、 问题: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加速阶段和稳定阶段。各个阶段相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是( )。
选项:
A:20%以下、20%—50%、50%以上
B:30%以下、30%—70%、70%以上
C:25%以下、25%—40%、40%以上
D:40%以下、40%—80%、80%以上
答案: 【30%以下、30%—70%、70%以上】
3、 问题: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含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城市化既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又是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产业转化为非农业产业以及城市空间转化的过程
B:城市化是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扩散过程
C:城市化还包括原有市区的结构重组、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更新、环境的改善等。
D:城市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简单过程
答案: 【城市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简单过程】
4、 问题: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随着商业的发展,隋唐以后商业城市逐渐兴起,商业性和工业性逐步加强
B:自西周到唐朝,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