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2-03-10到2022-06-22

【作业】第一章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论述

1、 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的家乡名称是什么?面积有多大?总人口有多少?    2)你的家乡建筑大多数是几层的?    3)你的家乡是否有商业较为集中的区域?有几个?    4)你的家乡是否有大学?    5)在家乡,你们日常开展的文化生活都有什么?(例:广场舞、看画展、看电影、逛书店、逛博物馆、看书法展等等)    6)你的家乡有什么样的产业?(例:农、林、牧、副、渔、轻工业、重工业、旅游业等等)
评分规则: 【 该题并不设置标准答案,评分过程中,按照所设6题来回答并回答完整
根据所学知识,对该题目有所扩展。比如:我的家乡属于城市,因为其政治、经济、文化职能非常突出,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大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并且城市也更加关注城市精神的营造。

第一章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第一章测验

1、 问题:下列选项中符合城市的定义的是(     )
选项:
A:具有防御性的构筑物的聚落
B:具有商业和手工业职能的聚落
C: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的人口的集聚地
D:有着商品交换和防御职能的居民点
答案: 【有着商品交换和防御职能的居民点

2、 问题:人类原始聚落的出现是由于(     )。
选项:
A: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B: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C: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分化
D:交换的场所由临时的地点改为固定的市
答案: 【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3、 问题: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是指(     )。
选项: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
B:商业与农业的分工
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答案: 【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
商业与农业的分工;
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4、 问题:城市与乡村存在最主要的区别特征为(     )。
选项:
A:政治特征
B:建设特征
C:经济特征
D:人口特征
答案: 【政治特征;
经济特征

5、 问题:城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城市与乡村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二章 城市的发展 第二章测验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根据下图,可推测该市(    )
选项:
A: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B:处于城市化起步阶段
C:进入城市相对分散阶段
D: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答案: 【进入城市相对分散阶段

2、 问题: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加速阶段和稳定阶段。各个阶段相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是(     )。
选项:
A:20%以下、20%—50%、50%以上
B:30%以下、30%—70%、70%以上
C:25%以下、25%—40%、40%以上
D:40%以下、40%—80%、80%以上
答案: 【30%以下、30%—70%、70%以上

3、 问题: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含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城市化既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又是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产业转化为非农业产业以及城市空间转化的过程
B:城市化是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扩散过程
C:城市化还包括原有市区的结构重组、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更新、环境的改善等。
D:城市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简单过程
答案: 【城市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简单过程

4、 问题: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随着商业的发展,隋唐以后商业城市逐渐兴起,商业性和工业性逐步加强
B:自西周到唐朝,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C:宋代城市的商业活动范围扩大,城市的经济功能大为增强 ,市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部分
D: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中原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
答案: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中原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

5、 问题:中国的城市最初的发展是以什么为核心的(     )
选项:
A:政治
B:贸易
C:文化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政治

6、 问题: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随着商业的发展,隋唐以后商业城市逐渐兴起,商业性和工业性逐步加强
B:自西周到唐朝,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C:宋代城市的商业活动范围扩大,城市的经济功能大为增强 ,市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部分
D: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中原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
答案: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中原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

【作业】第二章 城市的发展 论述

1、 问题:选择你熟悉或感兴趣的某个城市,梳理它的发展历程,研究该城市发展轨迹。试分析该城市某一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也是可以的。
评分规则: 【 分析的整个过程,图文并茂。
分析的整个过程,逻辑性较强,思路清晰。
城市发展历程具有代表性,且分析阶段长度较为合适。比如:分析古代北京城的发展历程;近现代发展阶段中,青岛的城市发展历程。

第三章 国土空间体系概述 第三章测验

1、 问题:对城市群、都市圈开展的规划应属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         )。
选项:
A:总体规划
B:详细规划
C:相关专项规划
D:全国国土空间规划
答案: 【相关专项规划

2、 问题: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由(             )组织编制。
选项:
A:自然资源部
B: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
C:省政府
D:市政府
答案: 【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

3、 问题:国土空间规划从规划运行方面由哪些子系统构成?
选项:
A:规划编制审批体系
B:规划实施监督体系
C:法规政策体系
D:技术标准体系
答案: 【规划编制审批体系;
规划实施监督体系;
法规政策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4、 问题:国土空间规划从规划层级、规划内容方面又被分为(           )。
选项:
A: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
B: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D: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
答案: 【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
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

5、 问题:国土空间规划中,由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由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后引发的规划包括(        )。
选项:
A:详细规划
B:全国国土空间规划
C:市县国土空间规划
D: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答案: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6、 问题:我们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其中,三区是指(         )。
选项:
A:生态空间
B:农业空间
C:生产空间
D:城镇空间
答案: 【生态空间;
农业空间;
城镇空间

7、 问题:我们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其中,三线是指(         )。
选项:
A:规划范围界线
B:生态保护红线
C:城镇开发边界
D: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答案: 【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8、 问题: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由(             )审批。
选项:
A: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后由省级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