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12-03到2022-07-0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单元 乡土与自然 《第一单元练习》

1、 问题:《春天,遂想起》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评分规则: 【 1.融入传统元素。(结合文本稍加阐述)
2.语言之美。(结合文本稍加阐述)
3.节奏之美。(结合文本稍加阐述)
4.抒情主歌和叙事副歌的结合。(结合文本稍加阐述)

2、 问题:结合文本说说《始得西山宴洲记》表现了柳宗元怎样的思想感情?
评分规则: 【 前半部分表现作者压抑落寞的情绪。(结合文本稍作阐述)
后半部分表现作者睹西山高峻而慨然自慰,全身心融入自然而陶然自乐的欣喜愉悦。(结合文本稍作阐述)

第一单元 乡土与自然 《第一单元测验》

1、 问题:( )常自称为“乡下人”。
选项:
A:鲁迅
B:周作人
C:林语堂
D:沈从文
答案: 【沈从文

2、 问题:( )说“古之善记山川,莫如柳子厚”。
选项:
A:刘勰
B:茅坤
C:金圣叹
D:曹丕
答案: 【茅坤

3、 问题:( )被视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选项:
A:余秋雨
B:余华
C:余光中
D:沈从文
答案: 【余光中

4、 问题:唐代的古文运动是一次恢复( )的努力。
选项:
A:法家
B:道家
C:儒学
D:墨家
答案: 【儒学

5、 问题:《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一篇( ),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之首。
选项:
A:论说文
B:寓言
C:杂文
D:山水游记
答案: 【山水游记

6、 问题:《始得西山宴游记》主要运用( )的手法来写西山之游的与众不同。
选项:
A:铺垫
B:对比
C:寓情于景
D:欲扬先抑
答案: 【铺垫;
对比;
寓情于景

7、 问题:《边城》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表现了原始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美。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沈从文有“海派作家”之称,但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是描写湘西边地风土人情的“湘西小说”。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沈从文属”京派作家”。】

9、 问题:《始得西山宴游记》以“始”字贯穿全文,将作者的“情”与西山的“景”完全融为一体,最后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问题:“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这里的“醉”指的是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中,而前文“倾壶而醉”的醉是指借酒浇愁,排遣胸中的郁闷。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三单元 仁爱与敬畏 第三单元测试

1、 问题: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2、 问题:惠特曼的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诗集名中的“草叶”象征一切平凡的人和事物。“浪漫”是《草叶集》的一大特点。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 问题:在风格上,惠特曼摒弃了古板的格律,用自由体的形式抒发自由的思想,开创一代诗风。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 问题:惠特曼的诗歌主要反对奴隶制和民族压迫,歌颂自由和民主,歌颂大自然和普通民众,富于民主和自由精神。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颜渊第十二》对于“仁“的研究,是孔子思想的中心。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驷不及舌”中,“驷”指两辆马车拉着八匹马。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 问题:家是指诸侯统治的国家,邦是指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8、 问题: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9、 问题:颜回,名回,字子渊,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问题: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中的“讱”指说话谨慎,不容易出囗。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作业】第三单元 仁爱与敬畏 第三单元作业

1、 问题:请结合《颜渊十二》谈谈对“仁”的理解。
评分规则: 【 1、观点正确鲜明;2、能结合课本和实际,有理有据。

【作业】第二单元 信仰与幸福 《第二单元练习》

1、 问题:简析《峨日朵雪峰之侧》的艺术特色
评分规则: 【 1.视听合一: 视觉:“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听觉: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视听合一,表明“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决非易事。在辉煌的视觉形象之上,诗人又叠加上一个宏大的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落日更显壮观。滑坡的动势与落日的动势都是下坠的,与攀登者的动势正好相反。于是视听合一的效果就不单产生审美意义上的“崇高”,而且在读者的生理上引发一种紧张。
2.特写镜头的运用: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不起眼的小蜘蛛比司空见惯的“波澜壮阔“更有力量。
3.强烈的对比: 两组意象形成鲜明而浓烈的对比:强大和弱小、光明与幽暗、热闹与沉寂。 在峨日朵雪峰之侧坚守住高度的不是强大的雄鹰或雪豹,而是弱小得可怜的蜘蛛;光明的太阳跃入幽暗引力无穷的山海,堆砌的石砾正在滑向棕色的深渊,一派嚣鸣的、象军旅的喊杀声,正在“滑坡”,正在“远去”,而接纳和归结它们的恰恰是沉寂和冷静。通过对比张扬和传达对生命意志、生命力的信仰和崇拜。

2、 问题:谈谈你对“大同”和“中国梦”的理解。
评分规则: 【 梦想连着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当然就无法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再美好的梦想也无法实现。儒家大同理想所憧憬的是社会成员团结友爱、真诚相待,带有天真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它的实现幻想的是靠每个人自觉地进行“修、齐、治、平”,达到最高理想人格“圣人”。这样一条在现实社会中根本行不通的道路也就决定了儒家大同理想的乌托邦色彩。康有为、孙中山的大同理想没有实现,也是同样的道理。
“大同”理想的实现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通向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道路。儒家大同理想是古代的中国梦,也是当代中国梦的重要思想资源。尽管儒家大同理想在历史上没有得到真正实现,但其中所蕴含的诸多思想智慧能为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的思想启迪。

第二单元 信仰与幸福 第三单元检测

1、 问题: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2、 问题:惠特曼的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诗集名中的“草叶”象征一切平凡的人和事物。“浪漫”是《草叶集》的一大特点。
选项:
A:正确
B:错误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