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07到2020-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1.学前儿童语言的基本理论每周3小时 第一单元测试

1、 问题:1.为正式的语言运用做好了准备,通常被称为前语言现象的年龄段是:
选项:
A:出生~1岁半左右
B:出生~2岁半左右
C:2~3岁左右
D:4~5岁左右
答案: 【出生~1岁半左右

2、 问题:2.幼儿处于基本掌握口语阶段的是:
选项:
A:0~1岁
B:1~2岁
C:2~3岁
D:3~4岁
答案: 【2~3岁

3、 问题:3.幼儿已能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句子经常不完整的是:
选项:
A:3~4岁
B:4~5岁
C:5~6岁
D:1~2岁
答案: 【3~4岁

4、 问题:4.幼儿已掌握较为复杂的语言形式,学会运用各种复合句的是:
选项:
A:3~4岁
B:4~5岁
C:5~6岁
D:2~3岁
答案: 【5~6岁

5、 问题:5.当前我们贯彻新《纲要》精神,进一步深化幼儿语言教育改革的几个关注点是:重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重视幼儿的早期阅读以及重视:
选项:
A:幼儿的双语教育
B: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
C:语言形式的获得
D:经典古诗词的诵读
答案: 【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

6、 问题:6.在饭前饭后、午睡前后以及离园前等环节,让幼儿倾听优美的儿歌、散文、故事等文学作品。这体现了:
选项:
A:自由游戏中的语言学习
B: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学习
C:其他领域中的语言学习
D:户外活动中的语言学习
答案: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学习

7、 问题:7.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种等待或过渡环节提供幼儿表述的机会,这体现了:
选项:
A: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学习
B:自由游戏中的语言学习
C:其他领域中的语言学习
D:户外活动中的语言学习
答案: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学习

8、 问题:8. 能够在倾听时迅速掌握别人所说的主要内容,把握一段话的关键信息,这体现幼儿具有:
选项:
A:有意识倾听能力
B:辨析性倾听能力
C:理解性倾听能力
D:比较性倾听能力
答案: 【理解性倾听能力

9、 问题:9.当别人说话时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去听,具有倾听别人谈话的愿望、态度和习惯。这体现了幼儿具有
选项:
A:有意识倾听能力
B:辨析性倾听能力
C:理解性倾听能力
D:比较性倾听能力
答案: 【有意识倾听能力

10、 问题:10.根据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语言发展特点来有计划地选择教育内容,这体现出幼儿园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
选项:
A:有目的的语言学习过程
B:有计划的语言学习过程
C:有组织的语言学习过程
D:有启发的语言学习过程
答案: 【有计划的语言学习过程

11、 问题:12.幼儿获得语音、词法、句法方面的经验,这是属于:
选项:
A:语言内容的经验
B:语言形式的经验
C:语言运用的经验
D:语言表达的经验
答案: 【语言形式的经验

12、 问题:13.将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结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这主要体现:
选项:
A:教育目标的整合
B:教育内容的整合
C:教育方式的整合
D:教育过程的整合
答案: 【教育内容的整合

【作业】2.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单元作业

1、 问题:请任选一个主题设计一份规范的活动方案:小班谈话活动《我的家人》、中班谈话活动《有趣的饼干》、大班谈话活动《动画片中的人物》
评分规则: 【 应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作业】1.学前儿童语言的基本理论每周3小时 第一单元作业

1、 问题:请分析案例中体现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哪些特点和原则。【案例描述】大班户外情景讲述:自然界美妙的声音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来到小溪边,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看,小朋友们,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小溪边,这儿的景色真美啊。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里美妙的声音。请你们仔细找找,你听到了什么美妙的声音。2.幼儿自由寻找和倾听周围的声音。 ★启发幼儿边找边说:听到了什么声音?这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这声音好像在告诉我们什么?★请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自己听到的声音和声音所表达的意思。 3.集中交流,模拟和想象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请个别幼儿将听到的美妙声音告诉大家。★请全班幼儿一起注意倾听并模仿这一声音。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完整地描述:这一声音好像在……(弹琴、唱歌、讲故事等)4.播放录音,启发幼儿想象声音的内容。★启发提问:这是什么声音?是从什么地方发出的?它好像在讲一件什么事情?★引导幼儿完整地描述声音所表达的内容。5.分组活动,轮流模拟和描述声音。★以小组为单位,一位幼儿模拟声音,其他幼儿想象和编讲声音所表达的故事。6.完整地模拟声音,引导幼儿完整地描述声音所表达的内容。 ★教师将各种声响串联起来模拟给大家听。★启发幼儿想象和编讲声音所表达的有趣事情。 7.教师串联和朗读,引导幼儿完整地欣赏。教师串联和朗读:小溪流弯弯曲曲的,清清的溪水不停地朝前流去,轻轻地发出“哗啦啦,哗啦啦”的声音,好像在弹奏着一段快乐的曲子。小溪边的杨柳,随风飘扬,轻轻地发出“沙啦啦,沙啦啦”的声音,好像在演唱着一首快乐的歌。树枝上的小鸟,不停地飞来飞去,边飞边叫着:“叽啾啾、叽啾啾”,好像在呼唤它们的朋友们。天蓝蓝,水清清,风吹杨柳飘,小鸟叫喳喳……自然界的声音真美妙!这些声音就像一首首快乐的歌曲,多么悦耳动听!
评分规则: 【 1.体现的特点:目的性,特殊性,整合性(每点5分合计15分,结合案例说明25分,共40分)。2.体现的原则:发挥幼儿学习自主性的原则;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原则;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每点5分合计20分,结合案例说明40分,共60分)。

2.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单元测试

1、 问题:1、幼儿园的谈话活动重在培养幼儿的( )。
选项:
A:口语交谈能力
B:独白语言能力
C:书面语言能力
D:阅读理解能力
答案: 【口语交谈能力

2、 问题:2、无论是首次提到的话题,或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重新提到的话题,都能使幼儿乐此不疲地相互交流、沟通和争论、商讨。因此,谈话的话题必须符合的要求是( )。
选项:
A:具体明确
B:有趣新颖
C:亲切熟悉
D:教育意义
答案: 【有趣新颖

3、 问题:3、大班幼儿围绕“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展开谈话,有的幼儿认为狐狸狡猾,有的幼儿认为狐狸聪明。教师尊重幼儿,不强求一致的认识,这体现了谈话活动的特征是( )。
选项:
A:拥有丰富的素材
B:多方交流的过程
C:宽松自由的语境
D:具有明确的话题
答案: 【宽松自由的语境

4、 问题:4、 谈话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实施是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来完成的。因此,在活动中应该( )。
选项:
A:发挥好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引领作用
B:强化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C:淡化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D:完全不干涉幼儿的谈话
答案: 【淡化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5、 问题:5、教师通过提问、转换角色、暗示及平行谈话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谈话规则,提高谈话水平,说明教师在谈话活动中起到( )。
选项:
A:直接引导作用
B:间接引导作用
C:主导作用
D:主体作用
答案: 【间接引导作用

6、 问题:6、谈话活动中要求“形成主动倾听别人谈话的愿望、态度和习惯”这一目标属于( )方面。
选项:
A:情感、态度
B:认知、习惯
C:技能、能力
D:思维、智力
答案: 【情感、态度

7、 问题:7、谈话活动中要求“掌握听说轮换等基本的交谈规则,并知道在谈话中必须运用这些基本规则进行交谈”这一目标属于( )。
选项:
A:情感、态度方面
B:认知、习惯方面
C:技能、能力方面
D:思维、智力
答案: 【认知、习惯方面

8、 问题:8、谈话活动中要求“能倾听他人的谈话,并能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这一目标属于( )。
选项:
A:情感、态度方面
B:认知、习惯方面
C:技能、能力方面
D:思维、智力
答案: 【技能、能力方面

9、 问题:9、谈话活动中要求“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插嘴”这一目标属于( )。
选项: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托班
答案: 【中班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