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昆虫 · 意象 · 哲学(福建农林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3-03到2021-06-10
第一章 经典昆虫意象的起源、发展流变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昆虫,一词在我国起源于 代
选项:
A:汉
B:宋
C:唐
D:明
答案: 【汉】
2、 问题:有刺吸式口器的植食性昆虫(如蚜虫、飞虱、叶蝉、木虱)除造成直接为害外,还能通过 给农作物造成巨大的间接为害。
选项:
A:造成机械伤口
B:传播植物病害
C:刺吸植物汁液
D:影响植物开花
答案: 【传播植物病害】
3、 问题:“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来自
选项:
A:《韩非子•喻老》
B:《吕氏春秋》
C:《淮南子•说林训》
D:《春秋》
答案: 【《韩非子•喻老》】
4、 问题:“蜻蜓点水”来自______的诗词
选项:
A:李白
B:李商隐
C:杜甫
D:李贺
答案: 【杜甫】
5、 问题:昆虫食性的异常广泛。据估计,昆虫中大约有48.2% 是 的。
选项:
A:植食性
B:捕食性
C:腐食性
D:寄生性的
答案: 【植食性】
6、 问题:昆虫基本特点是体躯分成头,胸、腹部三部分。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腐食性昆虫以动物和植物尸体、残骸或排泄物为食,是地球清道夫。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最早关于昆虫为害的记录来自周代的卜辞。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问题:“螓首蛾眉”来自《诗经·卫风·硕人》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出自先秦.庄周《庄子·人间世》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第二章 经典昆虫意象概述 第二章 测验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蝴蝶素有“春驹”之称,说明古人早就意识到昆虫对_的敏感性
选项:
A:湿度
B:气候
C:温度
D:季节
答案: 【温度】
2、 问题:“蜻蜓点水”来自_的诗词
选项:
A:李商隐
B:白居易
C:杜甫
D:李白
答案: 【杜甫】
3、 问题:“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来自_古籍
选项:
A:《韩非子•喻老》
B:《吕氏春秋》
C:《淮南子•说林训》
D:《诗经》
答案: 【《韩非子•喻老》】
4、 问题:斗蟋蟀的历史肇始于 开元天宝年间(八世纪前半期)。
选项:
A:唐代
B:南宋
C:北宋
D:宋朝
答案: 【唐代】
5、 问题:2009 年IUCN出版的环境评价工具书《湿地综合评估手册》,将 作为标准湿地环境评价工具,这是目前该标准中唯一入选的昆虫类群。
选项:
A:蜻蜓
B:蝴蝶
C:蜜蜂
D:螳螂
答案: 【蜻蜓】
6、 问题:在陕西河姆渡(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掘出的大量玉制、石制和土制的蝶形装饰 ,说明远古先人就对蝴蝶情有独钟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 问题:陆龟蒙在蠹化一文中总结蜻蜓有四德:“秀其外。类有文,默其中,类有德也,不朋而游,类洁也,无嗜而食,类廉也”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8、 问题:蜂群中99%以上的个体是工蜂,而“工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蜜蜂”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