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机械制造基础(中原科技学院)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作业】第一讲 铸造成形技术 铸件结构工艺性
- 第一讲 铸造成形技术 铸造成形技术
- 【作业】第二讲 塑性成形技术 冷塑性变形与纤维组织
- 第二讲 塑性成形技术 塑性成形技术
- 【作业】第三讲 焊接成形技术 焊接成形技术
- 第三讲 焊接成形技术 焊接成形技术
- 【作业】第四讲 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 第四讲 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 第五讲 普通切削切工方法 普通切削加工方法
- 【作业】第五讲 普通切削切工方法 普通切削切工方法
- 第六讲 常见表面加工方案 常见表面加工方案
- 【作业】第六讲 常见表面加工方案 常见表面加工方案
- 第七讲 零件结构工艺性 零件结构工艺性
- 【作业】第七讲 零件结构工艺性 零件结构工艺性
- 第八讲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 【作业】第八讲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18-11-02到2018-12-3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讲 铸造成形技术 铸件结构工艺性
1、 问题:铸件的壁厚为什么不能太薄,也不宜太厚,而且应尽可能厚薄均匀?确定下图铸件最易产生缩孔缩松的部位,在保证尺寸H和孔径的前提下,如何改变铸件的结构来避免热节的产生?
评分规则: 【 (1)铸件壁厚不宜太薄,否刚将难于保证充型,容易产生浇不足、冷隔缺陷(1分)。壁厚也不宜过大,否则容易造成铸件的晶粒粗大而且容易产生缩孔等缺陷,从而使力学性能下降(1分)。壁厚应尽量均匀一致。因为壁厚差过大,会引起较大的铸造应力,使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同时在金属聚集的地方还可能出现缩孔(1分)
(2)确定缩孔的位置(1分)。
(3)所示是在保证尺寸H和孔径的前提下,为使铸件的壁厚尽量均匀而进行的修改。(1分)
】
第一讲 铸造成形技术 铸造成形技术
1、 问题:在铸造过程中,不利于提高液态合金充型能力的措施是
选项:
A:增加直浇道的高度
B:采用流动性好的合金
C:用金属型代替砂型
D:用压力铸造代替金属型铸造
答案: 【用金属型代替砂型】
2、 问题: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A:铸件的热应力分布规律是心部为压应力,表层为拉应力
B:合金液态收缩的体积越大,就越容易形成缩孔
C:铸造时浇注温度越高越好
D:铸铁的铸造性能比铸钢差
答案: 【合金液态收缩的体积越大,就越容易形成缩孔】
3、 问题:用“最小壁厚”指标限制铸件的壁厚,主要是因为壁厚过小的铸件易产生
选项:
A:变形与裂纹
B:缩孔和缩松
C:气孔
D:浇不足和冷隔
答案: 【浇不足和冷隔】
4、 问题: 铸件上垂直于分型面的立壁均应有斜度。当立壁的表面为非加工面时,该斜度称为
选项:
A:模锻斜度
B:起模斜度
C:拔模斜度
D:结构斜度
答案: 【结构斜度】
5、 问题: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A:顺序凝固有利于防止铸造应力的产生
B:同时凝固有利于防止缩孔的产生
C:铸造时浇注温度越高越好
D:铸铁的铸造性能比铸钢好
答案: 【铸铁的铸造性能比铸钢好】
6、 问题:在下列铸造合金中,自由收缩率最小的是
选项:
A:铸钢
B:灰铸铁
C:铸造铝合金
D: 白口铸铁
答案: 【灰铸铁】
7、 问题:为防止大型铸钢件热节处产生缩孔或缩松、生产中常采用的工艺措施是
选项:
A:采用在热节处加明、暗冒口或冷铁以实现顺序凝固
B:尽量使铸件壁厚均匀以实现同时凝固
C:提高浇注温度
D:采用颗粒大而均匀的原砂以改善填充条件
答案: 【采用在热节处加明、暗冒口或冷铁以实现顺序凝固】
8、 问题:用金属型和砂型铸造的方法生产同一个零件毛坯,一般
选项:
A:金属型铸件,残留应力较大,力学性能高
B:金属型铸件,残留应力较大,力学性能差
C:金属型铸件,残留应力较小,力学性能高
D:金属型铸件,残留应力较小,力学性能差
答案: 【金属型铸件,残留应力较大,力学性能高】
9、 问题:铸件产生缩松、缩孔的根本原因是
选项:
A:固态收缩
B:液态收缩
C:凝固收缩
D: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
答案: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
10、 问题:形状复杂的高熔点难切削合金精密铸件的铸造应采用
选项:
A:金属型铸造
B:熔模铸造
C:砂型铸造
D:压力铸造
答案: 【熔模铸造】
11、 问题:钢套镶铜轴承是一个双金属结构件,能够方便的铸造出该件的铸造方法是
选项:
A:金属型重力铸造
B:熔模铸造
C:离心铸造
D:砂型铸造
答案: 【离心铸造】
12、 问题:图示圆锥齿轮铸件,齿面质量要求较高。材料HT350,小批生产。最佳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方案是
选项:
A:方案Ⅰ
B:方案Ⅱ
C:方案Ⅲ
D:方案Ⅳ
答案: 【方案Ⅱ】
13、 问题: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A:熔模铸造也需要有分型面
B:铸造时浇注速度越快越好
C:冷裂纹是凝固后期在高温下形成的
D:合金液态收缩的体积越大,就越容易形成缩孔
答案: 【合金液态收缩的体积越大,就越容易形成缩孔】
14、 问题:液态合金浇注温度冷却到室温所经历的收缩阶段有
选项:
A:高温阶段
B:液态收缩
C:凝固收缩
D:固态收缩
E:低温收缩
答案: 【液态收缩;
凝固收缩;
固态收缩】
15、 问题:影响液态合金充型能力的主要因素是
选项:
A:合金的结晶特性
B:浇注温度
C:合金的收缩率
D:铸件壁厚
E:铸型条件
答案: 【合金的结晶特性;
浇注温度;
铸件壁厚;
铸型条件】
【作业】第二讲 塑性成形技术 冷塑性变形与纤维组织
1、 问题:简述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简述热变形纤维组织的存在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评分规则: 【 (1)冷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由于内部组织的变化,将引起机械性能的明显变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这一现象称为加工硬化(3分)。
(2)由于纤维组织的存在,使金属材料的性能呈现出各向异性,通常沿流线方向的机械性能要比垂直于流线方向的高,特别是塑性和冲击韧性。在制定热变形工艺时,应使流线合理分布,使流线与零件服役时的最大应力方向一致,与切应力或冲击力方向垂直。(2分)
】
第二讲 塑性成形技术 塑性成形技术
1、 问题:金属热变形与冷变形的分界线是
选项:
A:高于或低于回复温度
B:高于或低于再结晶温度
C:加热温度
D:软化温度
答案: 【高于或低于再结晶温度】
2、 问题:下列成形工序属于自由锻基本工序的是
选项:
A:拔长、滚圆、镦粗
B:拔长、切割、压肩
C:冲孔、弯曲、扭转
D:冲孔、拔长、滚圆
答案: 【冲孔、弯曲、扭转】
3、 问题:模锻工艺设计时,用于锻模的设计和加工制造的是
选项:
A:零件图
B:锻件图
C:冷锻件图
D:热锻件图
答案: 【热锻件图】
4、 问题:选择模锻件分模面的位置时,必须保证的是
选项:
A:分模面是一个平面
B:各个模膛均浅而宽
C:模锻件能顺利出模
D:分模面采用直线分模
答案: 【模锻件能顺利出模】
5、 问题:在锻造过程中,引起钢产生热脆的元素是
选项:
A:磷
B:硫
C:锰
D:硅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