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17到2020-08-22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1教学单元 第1章 X射线的物理基础 第1单元作业

1、 问题:质量吸收系数与线吸收系数的物理意义有何不同?
评分规则: 【 答:质量吸收系数反映了单位质量的物质量对X射线的衰减程度(10分),而线吸收系数则反应单位长度的物质量对X射线的衰减程度(10分)。前者更能反应物质对X射线吸收的能力和本质(5分)。

2、 问题:为何不能任意选靶材和滤片?
评分规则: 【 答:靶材的选择是依据样品来定的。电子束作用于靶材产生的X射线通过滤片过滤后,仅剩特征X射线,作用样品后在样品中产生衍射,不希望样品产生大量的荧光辐射,否则会增加衍射花样的背底,不利于衍射分析。(15分)。滤片的选择是依据靶材而定。由于靶材将产生连续X射线及Ka和Kb等多种特征X射线,同时参与衍射时将产生多套衍射花样,不利于衍射分析,仅让强度高的Ka通过,形成单色特征X射线(10分)。

3、 问题:简述俄歇效应与荧光效应的区别?
评分规则: 【 答:俄歇效应与荧光效应伴随光电效应产生。入射X射线击出原子内层电子成为光电子后,原子处于激发态,此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外层电子回填内层空位,原子以二次特征X射线的形式释放能量,该过程称荧光效应;(15分)若原子所释放的能量被同层电子吸收,并挣脱了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该电子称为俄歇电子,该现象称俄歇效应。(10分)

4、 问题: 连续谱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评分规则: 【 答:主要有管流i,管压U,阳极靶材的原子序数Z。(4分)(1)当i、Z 均为常数时,U增加,连续谱线整体左上移,波长限l0减小,波长lm也随之减小。(7分)(2)当管压U为常数时,提高管流i,连续谱线整体上移,但l0、lm保持不变。(7分)(3)当管压U和管流i不变时,Z愈高表现为连续谱线的整体上移,但l0、lm保持不变。(7分)

第2教学单元 第2章 晶体学基础 第2单元测验

1、 问题:球面投影时,晶体位于投影球的
选项:
A:球外
B:南、北极点
C:东、西极点
D:球心
答案: 【球心

2、 问题:晶体的投影面有球面和赤平面两种,其对应的投影即为
选项:
A:晶体的对称投影和非对称投影
B:晶体的球面投影和极射赤面投影
C:晶体的迹式投影和极式投影
D:晶体的球面投影和极式投影
答案: 【晶体的球面投影和极射赤面投影

3、 问题:极式球面投影是指
选项:
A:晶体的几何要素(点除外)通过直接投影,在球面上留下的痕迹。
B:晶体的晶面通过直接投影,在球面上留下的痕迹。
C:晶体的晶向通过直接投影,在球面上留下的痕迹。
D:晶体的几何要素(点除外)通过间接延伸或扩展后与投影球相交,在球面上留下的痕迹。
答案: 【晶体的几何要素(点除外)通过间接延伸或扩展后与投影球相交,在球面上留下的痕迹。

4、 问题:倒易点阵
选项:
A:正空间中的晶向按一定的规则转变为另一空间的一阵点,晶体的所有晶面转变为一系列规则排列的点阵,是一虚拟点阵
B:正空间中的晶面按一定的规则转变为另一空间的一阵点,晶体的所有晶面转变为一系列规则排列的点阵,是一实点阵
C:正空间中的晶向按一定的规则转变为另一空间的一阵点,晶体的所有晶面转变为一系列规则排列的点阵,是一虚拟点阵
D:正空间中的晶面按一定的规则转变为另一空间的一阵点,晶体的所有晶面转变为一系列规则排列的点阵,是一虚拟点阵
答案: 【正空间中的晶面按一定的规则转变为另一空间的一阵点,晶体的所有晶面转变为一系列规则排列的点阵,是一虚拟点阵

5、 问题:晶带定律中的晶带面在倒阵空间中阵点的几何关系是:
选项:
A:共面
B:共线
C:共点
D:无规律
答案: 【共面

6、 问题:迹式球面投影是指晶体的几何要素(晶向、晶面)通过间接延伸或扩展与投影球相交,在球面上留下的痕迹。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迹式球面投影是指晶体的几何要素(晶向、晶面)通过直接延伸或扩展与投影球相交,在球面上留下的痕迹。】

7、 问题:晶体的球面投影中,同一晶带轴的系列晶带面其极式球面投影共面在同一大圆上,大圆一定通过南北极点N、S。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2)晶体的球面投影中,同一晶带轴的系列晶带面其极式球面投影共面在同一大圆上,大圆不一定通过南北极点N、S和东西极点E、W。】

8、 问题:晶体的极射赤面投影中,同一晶带轴的系列晶带面的极射赤面投影构成过直径的大圆弧。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问题:每一倒易矢量表示正空间中的一个晶向。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每一倒易矢量表示正空间中的一个晶面。】

10、 问题:倒易球面的致密性取决于单晶体的粒度大小。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倒易球面的致密性取决于多晶体的粒度和数量。】

【作业】第2教学单元 第2章 晶体学基础 第2单元作业

1、 问题:极式球面投影与极射赤面投影的区别是什么?
评分规则: 【 答:极式球面投影是几何要素(晶面、晶向,点除外)通过间接延伸或扩展后与投影球相交,在球面上留下的痕迹。(5分)晶向的极式球面投影是过球心作晶向的法平面,法平面扩展后与投影球面相交,所得的交线大圆。该圆又称为晶向的极圆(5分)。晶面的极式球面投影是过投影球的球心作晶面的法线,法线延伸后与投影球相交所得的交点。该交点又称为晶面的极点(5分)。极式球面投影的投影光源在球心(5分)。而极射赤面投影是晶面、晶向的球面投影的再投影,再投影面为赤平面,投影光源在极点(5分)。

2、 问题:倒易点阵中的点、线、面分别表示正空间中晶体的何种几何要素?
评分规则: 【 答:在倒空间中:1)点表示正空间中的晶面;点坐标由不带括号的三位数表示;(10分)2)倒空间中的直线点列表示正空间中一个系列平行晶面;(10分)3)倒空间中的阵面表示正空间中同一晶带的系列晶带面。(5分)

3、 问题:倒易点阵中从原点出发与任一阵点相连得一倒易矢量,该矢量的大小与方向分别反映晶体的何种几何信息?阵点坐标表示何种含义?
评分规则: 【 答:该倒易矢量的大小即长度表示正空间中对应晶面的晶面间距的倒数(10分);倒易矢量的方向表示该晶面的法线方向(10分);阵点坐标即为晶面指数(5分)。

4、 问题:多晶体中同一晶面对应于倒空间中的阵点呈何种几何形态?
评分规则: 【 答:每一晶面由倒易点阵的定义可知为倒空间中的一个阵点,从倒空间原点出发到该阵点的矢量即为该晶面的倒易矢量(5分);矢量大小为晶面间距的倒数,方向为晶面的法线方向(5分);不同晶粒因晶粒的取向各不相同,随机分布,故同一晶面对应的倒易矢量方向也随机分布,端点共球,即形成倒易球(5分);当晶粒数增加,或晶粒尺寸减小,矢量端点数增加,倒易球的致密性提高(10分)。

【作业】第3教学单元 第3章 X射线的衍射原理 第3单元作业

1、 问题:简述布拉格方程的应用
评分规则: 【 答:1)结构分析。由已知波长的X射线照射晶体,由测量得到的衍射角求得对应的晶面间距,获得晶体的结构信息。(12分)2)X射线谱分析。由已知晶面间距的分光晶体来衍射从晶体中发射出来的特征X射线,通过测定衍射角,算得特征X射线的波长,再由莫塞莱定律获得晶体的成分信息,这就是X射线的谱分析。(13分)

2、 问题: 常见的衍射方法有哪些?
评分规则: 【 答:劳埃法、转晶法和粉末法(4分)劳埃法:采用连续X射线照射不动的单晶体以获得衍射花样的方法。(7分)转晶法:采用单一波长的X射线照射转动着的单晶体以获得衍射花样的方法。(7分)粉末法:采用单色X射线照射多晶试样以获得多晶体衍射花样的方法。(7分)

3、 问题:原子对X射线的散射主要是由原子中的何种粒子起作用?为什么?
评分规则: 【 答: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由于中子不带电,故仅有电子、质子散射X射线,而原子核中的中子不带电,故对X射线无散射。(10分)在带点粒子中,因质子的质量是单个电子的1836倍,由汤姆逊公式可知,质子对X射线的散射强度仅为电子的 1836平方分之一,故可忽略原子核对X射线的散射。(15分)

4、 问题:为何X射线衍射仪常采用平板试样?
评分规则: 【 答:由于不同角度的衍射线与平板试样作用时,入射角度小时辐照面积大但深度浅;反之,入射角度大时,辐照面积小但深度大;(10分)辐照作用的体积基本不变,这样吸收因子仅与样品的线吸收系数有关了,并可将平板试样的吸收因子近似表达为一个常数(15分)。

【作业】第4教学单元 第4章 X射线的多晶衍射分析及其应用 第4单元练习

1、 问题:定量分析方法常见的有哪些?
评分规则: 【 答:根据测试过程中是否向试样中添加标准物,定量分析方法可分为内标法和外标法两种(10分)。外标法又称单线条法或直接对比法(5分);内标法又派生出了K值法和参比强度法绝热法等多种方法(5分)。

2、 问题:影响点阵常数的测量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克服?
评分规则: 【 答:主要取决于q角的测量误差和q角的大小。从这两个方面入手:q角的测量误差取决于衍射仪本身和衍射峰的定位方法;当q的测量误差一定时,q角愈大,点阵常数的测量误差就愈小,q®90°时,点阵常数的测量误差可基本消除,获得最为精确的点阵常数(10分)。衍射仪通过适当的方法获得q=90°处精确的点阵常数,如外延法、最小二乘法等。此外,对衍射仪定时进行严格调试,使其系统误差在规定的范围内,或通过标准试样直接获得该仪器的系统误差,再对所测试样的测量数据进行修正。(10分).

3、 问题: 宏观应力的测定方法有哪几种?
评分规则: 【 答:有X射线衍射仪法和X射线应力仪法两种。X射线衍射仪法:两点法和多点法两种,(10分)X射线应力仪法:应力仪的入射线与样品表面法线的夹角y0在计数器扫描过程中保持不变。具体测定时同样也有0°-45°两点法和多点法两种。(10分)

4、 问题:非晶态物质的结构表征及其结构常数?
评分规则: 【 答:非晶态物质长程无序,不存在三维周期性,难以通过实验的方法精确测定其原子组态。因此,对非晶态的物质结构一般都是采用统计法来进行表征的,即采用径向分布函数来表征非晶态原子的分布规律(10分),并由此获得表征非晶态结构的四个常数:配位数n、最近邻原子的平均距离r、短程原子有序畴rs和原子的平均位移s。(10分)

【作业】第6教学单元 第6章 透射电子显微镜 第6单元练习

1、 问题: 电磁透镜的焦长与景深?应用分别是什么?
评分规则: 【 答:焦长是指在样品固定(物平面不动),在保证像清晰的前提下,像平面可以沿光轴移动的最大距离范围。(10分)景深是指像平面固定,在保证像清晰的前提下,物平面沿光轴可以前后移动的最大距离。(10分)电磁透镜的景深与焦长均很大,透射电镜中,焦长长可使成像操作更加方便。扫描电镜中景深深可使拉伸断口、磨面观察变得更加方便,成了唯一的手段。(5分)

2、 问题:中间镜在成像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评分规则: 【 答:具有以下作用:(1)调节整个系统的放大倍数。设物镜、中间镜和投影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Mo、Mi、Mp,总放大倍数为M(M=Mo´Mi´Mp),当Mi>1时,中间镜起放大作用;当Mi<1时,则起缩小作用。(10分)(2)进行成像操作和衍射操作。通过调节中间镜的励磁电流,改变中间镜的焦距,使中间镜的物平面与物镜的像平面重合,在荧光屏上可获得清晰放大的像,即所谓的成像操;如果中间镜的物平面与物镜的后焦面重合,则可在荧光屏上获得电子衍射花样,这就是所谓的衍射操作。(15分)

3、 问题:常见光阑有哪几种?
评分规则: 【 答:分聚光镜光阑、物镜光阑和中间镜光阑三种。(5分)1)聚光镜光阑(5分)是限制电子束的照明孔径半角。在双聚光镜系统中通常位于第二聚光镜的后焦面上。2)物镜光阑(5分)物镜光阑位于物镜的后焦面上,作用:①减小孔径半角,提高成像质量;②进行明暗场操作。该光阑又称衬度光阑。3)中间镜光阑(5分)位于中间镜的物平面或物镜的像平面上,让电子束通过光阑孔限定的区域,对所选区域进行衍射分析,该光阑又称选区光阑。

4、 问题:层错条纹与等厚条纹几点区别?
评分规则: 【 答:①层错条纹出现在晶粒内部,一般为直线状态,而等厚条纹发生在晶界,一般为顺着晶界变化的弯曲条纹;(5分)②层错条纹的数目取决于层错倾斜的程度,倾斜程度愈小,层错导致厚度连续变化的晶柱深度愈小,条纹数目愈少,在不倾斜(即平行于表面)时,条纹仅为一条等宽的亮带或暗带,层错条纹与等厚条纹的 深度周期均为1/s;(10分)③层错的亮暗带均匀,且条带亮度基本一致,而等厚条纹的亮度渐变,由晶界向晶内逐渐变弱。 (5分)

5、 问题:薄膜样品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评分规则: 【 答:(1)材质相同。从大块材料中取样,保证薄膜样品的组织结构与大块材料相同。(4分)(2)薄区要大。供电子束透过的区域要大,便于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分析。(4分)(3)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因为在分析过程中,电子束的作用会使样品发热变形,增加分析困难。(4分)(4)表面保护,保证样品表面不被氧化,特别是活性较强的金属及其合金,如Mg及Mg合金,在制备及观察过程中极易被氧化,因此在制备时要做好气氛保护,制好后立即进行观察分析,分析后真空保存,以便重复使用。(4分)(5)厚度适中。一般在50~200nm之间为宜,便于图像与结构分析。(4分)

第5教学单元 第5章 电子显微分析基础 第5单元测验

1、 问题:电子散射源自于物质原子的库仑场,即由
选项:
A:原子核中的质子和核外电子两部分组成
B:原子核的中子和核外电子两部分组成
C: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两部分组成
D:原子核外所有电子组成
答案: 【原子核中的质子和核外电子两部分组成

2、 问题:由于原子核对电子散射后,散射电子的能量损失相比于入射时的能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原子核对入射电子的散射可以看成是
选项:
A:非弹性散射
B:弹性散射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