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02到2020-07-1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章 气体的pVT关系 第一章 气体的pVT关系 作业

1、 问题:
评分规则: 【





2、 问题:
评分规则: 【

3、 问题:
评分规则: 【


4、 问题:某刚性密闭容器中充满了空气,并有少量水存在。在300 K条件下达平衡时,容器内压力为101.325 kPa。若把该容器移至373.15 K的沸水中,试求达到新平衡时容器中的压力为多少?设容器中始终有水存在,且可忽略水体积的任何变化。已知300 K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3.567 kPa。
评分规则: 【



5、 问题:氯乙烯(A)、氯化氢(C)及乙烯 (B)构成的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89,0.09及0.02。在恒定压力101.325 kPa下,用水吸收掉其中的氯化氢气体后所得的混合气体中增加了分压为2.670 kPa的水蒸气(D)。计算洗涤后所得混合气体中氯乙烯及乙烯的分压各为多少?
评分规则: 【



【作业】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三)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单元作业

1、 问题:
评分规则: 【

2、 问题:
评分规则: 【



3、 问题:
评分规则: 【

4、 问题:
评分规则: 【


5、 问题:
评分规则: 【



【作业】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三) 第三章 单元作业

1、 问题:2 mol双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300 K、50 dm3出发,先恒容加热至400 K,再恒压加热使体积增大到100 dm3,求整个过程的Q,W,DU,DH和DS。(20分)
评分规则: 【 解:过程图示如下:系统的末态温度为:


2、 问题:某绝热刚性容器中有一绝热隔板,隔板两侧分别为2 mol、273.15 K的单原子理想气体A及5 mol、373.15 K的双原子理想气体B,两气体的压力均为100 kPa。现将隔板抽去,求混合气体末态温度T2、压力p2及过程的W、Q、DU、DH和DS。(20分)
评分规则: 【 解:绝热刚性容器中的过程有Q = 0,W = 0,则DU=0





3、 问题:甲醇(CH3OH)在101.325 kPa下的沸点(正常沸点)为64.65℃,在此条件下的摩尔蒸发焓DvapHm = 35.32 kJ·mol-1。求在上述温度、压力条件下,5 mol 液态甲醇全部变成甲醇蒸气时的Q,W,DU,DH及DS。(15分)
评分规则: 【 解:甲醇在上述温度、压力下的相变为可逆相变,因此




4、 问题:
评分规则: 【






5、 问题:
评分规则: 【 解:正常沸点即外压为101.325 kPa下的沸点,所以水和氯仿在各自沸点时所对应的饱和蒸气压均为101.325 kPa。
设在温度T时两种物质具有相同蒸气压p。对水和氯仿分别使用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得:

两式联立得解出

【作业】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二)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作业

1、 问题:
评分规则: 【

2、 问题:
评分规则: 【


3、 问题:
评分规则: 【

4、 问题:
评分规则: 【

5、 问题:
评分规则: 【


【作业】第五章 化学平衡 第五章单元作业

1、 问题:
评分规则: 【


2、 问题:
评分规则: 【 解:(1)首先进行反应各组分的物料衡算:
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解此一元二次方程,得 x=6.81
所以各组分的分压力为:系统总压力为
(2) F2(g)的解离度a:

3、 问题:750 K,向体积为10 dm3的恒容容器中加入0.1 mol NO2(g),发生下列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系统的总压为82.7 kPa,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设所有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20分)
评分规则: 【 解:首先计算反应物初始压力
进行反应组分的物料衡算:总压 p(总) =(62.4-2x+2x+x)kPa = 82.7 kPa,则 x = 20.3 kPa
则平衡时各组分的分压为
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4、 问题:25℃时,将2 mol的纯A(g)放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分解反应 系统总压维持200 kPa不变,达到平衡时nA=1.21 mol,nB=1.58 mol。
评分规则: 【





达到新平衡时

5、 问题:
评分规则: 【 解:对于化学反应298.15 K时,



计算110℃时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作业】第六章 相平衡(二) 第六章单元作业

1、 问题:在抽成真空的密闭容器中放入过量的NH4I(s),系统达到平衡时存在以下平衡求系统组分数为C、相数P和自由度F。(写出计算过程)
评分规则: 【 解:该系统中物质数S=5;三个平衡反应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所以R=2; 四种气体的分压力之间存在下列关系p(NH3)= p(HI) + 2p(H2)p(H2)= p(I2)所以独立的限制条件数R¢=2;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