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11-02到2020-12-28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第一章测试

1、 问题:1948年,瑞士化学家穆勒因发明合成了哪种农药而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但是之后,该农药的大量应用却给生态环境造成沉重负担?
选项:
A:二噁英
B:DDT
C:硫丹
D:草甘膦
答案: 【DDT

2、 问题:土壤的哪种特性,导致了污染过程的非线性及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的降低?
选项:
A:人为干扰剧烈
B:受大气圈和水圈的影响
C:介质高度不均一
D:随时间变化不显著
答案: 【介质高度不均一

3、 问题:日本的米糠油时间是由____污染引起的?
选项:
A:多氯联苯
B:铬
C:镉
D:二噁英
答案: 【多氯联苯

4、 问题: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         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选项:
A:化工产品
B:人工合成化学物质
C:已知所有化学物质
D:有害化学物质
答案: 【有害化学物质

5、 问题: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青霉素属于       ?
选项:
A:抗生素
B:干扰素
C:毒素
D:色素
答案: 【抗生素

6、 问题:环境化学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      与      。
选项:
A:合成;转化
B:迁移;转化
C:迁移;降解
D:合成;降解
答案: 【迁移;转化

7、 问题:以下几种方法中,可用于提取土壤中不同形态重金属的方法包括:
选项:
A:SPE固相萃取法
B:BCR分级萃取法
C:essier连续提取法
D:ASE加速溶剂萃取法
答案: 【BCR分级萃取法;
essier连续提取法

8、 问题:环境化学式一门新型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分别为:
选项:
A:化学物质引起的环境问题
B:解决环境问题
C:化工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
D:治理环境污染
答案: 【化学物质引起的环境问题;
解决环境问题

9、 问题:在水环境中,沉积物既是污染物的汇,也是污染物的源。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问题:大气的四个圈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二章 第二章测试

1、 问题:大气中的主要含氮污染物是NOx,三分之二的人为源来自于____。
选项:
A:发电厂燃煤排放
B:汽车等流动源排放
C: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燃料燃烧
D:垃圾焚烧厂的焚烧过程
答案: 【汽车等流动源排放

2、 问题:  ____分子强烈吸收波长在12~18 μm范围内的红外辐射,可造成温室效应,使近地面大气变暖。
选项: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甲烷
D:臭氧
答案: 【二氧化碳

3、 问题:当_____时,大气气团处于稳定状态。
选项:
A:Γd<Γa
B:Γd>Γa
C: Γd=Γa 
D: ΓdΓa
答案: 【Γd>Γa

4、 问题:在醛类中,____既是一次污染物,又是二次污染物,而且,几乎所有大气污染化学反应都有它的参与。
选项:
A:乙醛
B:甲醛
C:丙醛
D:乙二醛
答案: 【甲醛

5、 问题:使大气污染物向各个方向扩散的因素是      。
选项:
A:风
B:湍流
C:浓度梯度
D:对流
答案: 【湍流

6、 问题:大气中O3已知的唯一认为来源是      的光解。
选项:
A:NO2
B:SO2
C:甲醛
D:卤代烃
答案: 【NO2

7、 问题:我国对PM2.5的浓度限值标准为              。
选项:
A:年均浓度限值 15μg/m3;日均浓度限值 65μg/m3
B:年均浓度限值 10 mg/m3;日均浓度限值 60 mg/m3
C:年均浓度限值 15 mg/m3;日均浓度限值 65 mg/m3
D:年均浓度限值 10μg/m3;日均浓度限值 60μg/m3
答案: 【年均浓度限值 15μg/m3;日均浓度限值 65μg/m3

8、 问题:大气颗粒物指空气动力学直径为0.003-100μm的固态粒子。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9、 问题:按照体积分数,大气的主要成分包括:氮气(N2)、氧气(O2)、氩气(Ar)、氦气(He)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0、 问题:洛杉矶烟雾又称光化学烟雾,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作业】第二章 新冠病毒与颗粒物

1、 问题:今年的新冠疫情期间,“气溶胶传播”这个专业名词闯入公众视野。国家大力号召我们每一位公民为了他人和自身的健康,在公共场合要尽量佩戴口罩。另一方面,秋冬转换之际是大气中污染物聚集的高峰期,如何防范PM2.5近些年来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热点;由此,网络上常常会出现一类宣称过滤PM2.5效果高达99%的PM2.5防护口罩的热销。请大家通过搜资试着分析,“气溶胶”与新冠病毒有怎样的关系?口罩在预防病毒和PM2.5方面有多大的效果?并试着归纳PM2.5的来源、 影响大气中其含量的因素和PM2.5的危害。
评分规则: 【 (1) 气溶胶的含义及其与新冠病毒的关系:所谓的气溶胶指的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及液体颗粒,大多数粒径在0.01~10微米之间。其中,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即PM2.5。由于PM2.5体积更小,其拥有更强的穿透力,可以直达人体支气细壁,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根据当前公布的新冠病毒信息,可以初步认为,主要就是吸附在PM2.5颗粒上新冠病毒会进行气溶胶传播。市面上大多数普通口罩对于PM2.5没有阻隔作用。能过滤PM2.5的口罩一般要有7层,例如手术室级别的N95口罩。因此,从个人层面,对气溶胶传播,佩戴N95(KN95)及以上级别口罩或医疗口罩,是预防新冠病毒最基本的最必要的有效措施。
(2)PM2.5的来源:各种排放源对大气细粒子的含量都有所贡献。其中以土壤扬尘、海洋气溶胶和车辆尾气最为重要。车辆排气管排放的主要是细小的颗粒物即PM2.5。
(3)影响大气中其含量的因素:受污染排放和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月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PM2.5是人类活动所释放污染物的主要载体,携带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PM2.5在呼吸过程中能深入到细胞而长期存留在人体中。被吸入人体后,约有5%的PM2.5吸附在肺壁上,并能渗透到肺部组织的深处引起气管炎、肺炎、哮喘、肺气肿和肺癌,导致心肺功能减退甚至衰竭。同时,由于颗粒物与气态污染物的联合作用,还会使空气污染的危害进一步加剧。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第三章测试

1、 问题:N/P比值的大小可用来判断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当N/P值___时,则认为属富营养状况。
选项:
A:小于10
B:大于10小于15
C:大于15小于100
D:大于100
答案: 【小于10

2、 问题:计算天然水总含盐量时不包括下列哪种离子(    )
选项:
A:K+
B:NO3- 
C:HCO3-   
D:Na+
答案: 【NO3- 

3、 问题:水环境中,光量子产率可受的影响。
选项:
A:盐度
B:氧含量
C:悬浮沉积物
D:底栖生物
答案: 【氧含量;
悬浮沉积物

4、 问题:以下哪些条件的改变会引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
选项: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