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7到2021-06-24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周 绪论(上) 对礼仪、礼节、礼貌、礼宾、仪式、仪表等概念进行区分。

1、 问题:以下对仪表不正确的描述是
选项:
A:如容貌、服饰、举止等
B:外在形象
C:引申为人的精神状态
D:人的形象的整体状态
答案: 【外在形象

2、 问题:礼仪是
选项:
A:对礼节、礼貌和仪式的总称
B:只包括外在表
C:一种表现形式
D:跟个人修养无关
答案: 【对礼节、礼貌和仪式的总称

3、 问题:礼仪的实质是
选项:
A:祭祀
B:勤勉
C:敬也
D:仁爱
答案: 【敬也

4、 问题:礼仪的作用不包括
选项:
A:教育
B:强制
C:美化
D:沟通
答案: 【强制

5、 问题:“尊敬之心,礼也”是谁说的?
选项:
A:孔子
B:朱子
C:老子
D:孟子
答案: 【孟子

6、 问题:礼仪的原则有
选项:
A:尊重
B:遵守
C:适度
D:他律
答案: 【尊重;
遵守;
适度

7、 问题:礼仪的特征有
选项:
A:继承性
B:规范性
C:趋同性
D:针对性
答案: 【继承性;
规范性;
针对性

8、 问题:现代礼仪时期的特点有
选项:
A:礼仪的内容趋于简单化
B:礼仪的内容趋于国际化
C:礼仪的形式趋于复杂化
D:礼仪的内涵趋于哲学化
答案: 【礼仪的内容趋于简单化;
礼仪的内容趋于国际化

9、 问题:唐代的朱熹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合道学、佛学思想,形成了理学。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0、 问题:礼仪的原则中有自律的原则,即只能作为自已的行为规范而不能用于要求别人,作为他人的行为规范。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1、 问题: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对礼仪的重要作用是提出了 思想。
答案: 【三纲五常

12、 问题: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 提出了主张废除一切礼仪的思想。
答案: 【道家

第二周 绪论(下) 第一章测验

1、 问题: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___时期,礼仪之根就已经开始萌芽。
选项:
A:原始社会
B:战国
C:秦朝
D:西周
答案: 【原始社会

2、 问题: ___文化一直主导着中国的封建社会,影响达几千年之久,它宣扬“礼教”,提出以“修身”“真诚”为本。
选项:
A:儒家
B:道家
C:理学
D:佛教
答案: 【儒家

3、 问题:西汉初期,思想家___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家礼教成为定制。
选项:
A:董仲舒
B:朱熹
C:荀子
D:老子
答案: 【董仲舒

4、 问题: ___是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礼仪专著。
选项:
A:《周礼》
B:《论语》
C:《道德经》
D:《礼记》
答案: 【《周礼》

5、 问题:“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话是___说的。
选项: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答案: 【孔子

6、 问题:礼仪的实质就是一个字——___ 。
选项:
A:“敬”
B:“礼”
C:“让”
D:“谦”
答案: 【“敬”

7、 问题:俗话说“礼多人不怪”,所以,人际交往中礼越多越好。(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8、 问题:修养的内涵主要包括思想修养、文化修养和审美修养。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问题:礼仪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继承性、差异性、针对性和规范性等四点上。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问题:孔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当时的社会尊老爱幼蔚然成风。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第三周 个人形象礼仪 第二章测验

1、 问题:“TPO”原则是国际上公认的穿衣原则,它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告诉我们穿衣要注意 、地点和目的。
选项:
A:时间
B:场合
C:年龄
D:职业
答案: 【时间

2、 问题:“个人形象礼仪”主要包含了仪容礼仪、 礼仪和仪态礼仪。
选项:
A:仪表
B:言谈
C:餐饮
D:着装
答案: 【仪表

3、 问题:职场上男士的发型要做到“三个不”,即 ,侧不掩耳,背不及领。
选项:
A:前不覆额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