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9-28到2021-12-28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序言 序言 单元测验

1、 问题:“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这句话是谁说的
选项:
A:鲁迅
B:马歇尔·卢森堡
C:林肯
D:达芬奇
答案: 【马歇尔·卢森堡

2、 问题:“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这句话出自
选项:
A:《大学》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答案: 【《礼记》

3、 问题:从个体的角度说,礼仪是一个人()的综合反映。
选项:
A:思想觉悟
B:道德修养
C:精神面貌
D:文化教养
答案: 【思想觉悟;
道德修养;
精神面貌;
文化教养

4、 问题:礼在提高()方面能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选项:
A:提高个人素养
B:和谐家庭气氛
C:维持社会秩序
D:彰显国家形象
答案: 【提高个人素养;
和谐家庭气氛;
维持社会秩序;
彰显国家形象

5、 问题:聪明人能不自作聪明,才是真正的聪明。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言之有礼的四个基本要求分别是语调恰当、表述规范、态度诚恳和言行一致。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礼仪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的日常说话也需要讲究()。
答案: 【礼仪

8、 问题:俗语说:“良言一句暖三冬,()。”
答案: 【恶语伤人六月寒

第一章 礼的源流 第一章 单元测验

1、 问题:“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这句话出自
选项:
A:《礼记》
B:《孟子》
C:《论语》
D:《大学》
答案: 【《论语》

2、 问题:从历史发展看, 礼仪由事神到事人、事家、事国, 大概是()从开始的。
选项:
A:周代
B:东汉
C:唐代
D:元代
答案: 【周代

3、 问题:不管社会怎么变,礼仪的本质内涵是不会变的,其思想精髓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即
选项:
A:道义
B:规律
C:尊敬
D:诚信
答案: 【道义;
规律;
尊敬;
诚信

4、 问题:属于《礼记·礼运》讲到的“十义”的有
选项:
A:父慈、子孝
B:兄良、弟悌
C:夫义、妇听
D:长惠、幼顺
答案: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5、 问题:“仁爱为礼”,代表了儒家在礼仪起源上的观点。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可见“礼”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以春秋以来()和“理俗即礼”这两种观点流传最久。
答案: 【仁爱为礼

8、 问题:礼仪的根本是()。
答案: 【守信

第二章 礼的作用 第二章 单元测验

1、 问题:十八大以来,( )多次强调家风,在很多重要场合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选项:
A:习近平
B:李克强
C:温家宝
D:胡锦涛
答案: 【习近平

2、 问题:“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这句话出自
选项: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 【荀子

3、 问题:清初思想家颜元说
选项:
A:国尚礼则国昌
B:家尚礼则家大
C:身尚礼则身修
D:心尚礼则心泰
答案: 【国尚礼则国昌;
家尚礼则家大;
身尚礼则身修;
心尚礼则心泰

4、 问题:关于礼,孟子说过:
选项:
A:敬人者,人恒敬之
B:兴于诗
C:爱人者,人恒爱之
D:立于礼
答案: 【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人者,人恒爱之

5、 问题: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的文明程度、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文化修养、精神风貌的主要标志。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讲,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