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17到2020-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5章运输层(视频总时长128’45,19个视频) 第6章单元测验

1、 问题:主机甲和主机乙建立TCP连接传输数据,假定主机甲的拥塞窗口cwnd=1000字节,接收方主机乙通告的接收窗口rwnd=2000字节,则主机甲的发送窗口的取值是( )字节。
选项:
A:1000
B:2000
C:3000
D:0
答案: 【1000

2、 问题:下面关于TCP/IP的传输层协议表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A:进程寻址
B:提供无连接服务
C:提供面向连接服务
D:IP寻址
答案: 【IP寻址

3、 问题: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建立TCP连接,主机甲向乙发送了一个序号为100的报文段,包含200字节的有效载荷,主机乙正确接收到这个报文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号为( )
选项:
A:200
B:201
C:300
D:301
答案: 【300

4、 问题:TCP使用( )机制来建立连接。
选项:
A:一次握手
B:二次握手
C:三次握手
D:四次握手
答案: 【三次握手

5、 问题: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 = 1, Seq = x)的TCP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TCP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TCP段可能是
选项:
A:(SYN = 0, ACK = 0, Seq = y, Ack = x+1)
B:(SYN = 1, ACK = 1, Seq =y , Ack =x+1 )
C:(SYN = 1, ACK = 1, Seq = x+1, Ack = y)
D:(SYN = 0, ACK = 0, Seq =x+1 , Ack = y)
答案: 【(SYN = 1, ACK = 1, Seq =y , Ack =x+1 )

6、 问题:一个TCP连接总是以1KB的最大段长发送TCP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当拥塞窗口为16KB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4个RTT时间内的TCP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第4个RTT时间内发送的所有TCP段都得到肯定应答后,拥塞窗口大小为
选项:
A: 7KB
B: 8KB
C: 9KB
D: 16KB
答案: 【 9KB

7、 问题:若主机甲和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双方持续有数据传输,数据无差错和丢失。若甲收到一个来自乙的TCP报文段,该段的Seq=1012,Ack=2046,该段的有效载荷是100字节,则甲立即发送给乙的TCP报文段中Seq和Ack分别是
选项:
A:2046,1111
B: 2046,1112
C: 2047,1111
D:2047,1112
答案: 【 2046,1112

8、 问题:TCP报文段首部的16进制为04 85 00 50 2E 7C 84 03 FE 34 D7 47 50 11 FF 6C DE 69 00 00,则这个TCP报文段首部中源端口的值(16进制数)为
选项:
A:04 85
B:00 50
C:2E 7C
D:84 03
答案: 【04 85

9、 问题:TCP报文段首部的16进制为04 85 00 50 2E 7C 84 03 FE 34 D7 47 50 11 FF 6C DE 69 00 00,则这个TCP报文段首部中目的端口的值(16进制数)为
选项:
A:04 85
B:00 50
C:2E 7C
D:84 03
答案: 【00 50

10、 问题: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70和130,则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字段的值是
选项:
A:60
B:70
C:130
D:200
答案: 【130

11、 问题:在TCP的慢启动算法中,拥塞窗口大小按线性规律增长。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当拥塞窗口cwnd≥ssthresh时,为避免网络发生拥塞,进入拥塞避免算法,这时候以线性方式增大cwnd(即每经过一个传输轮次,cwnd只增大一个报文段)。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12、 问题:在TCP的拥塞避免算法中,拥塞窗口大小按指数规律增长。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在慢启动阶段,将拥塞窗口cwnd设置成一个报文段大小,并且当cwnd≤ssthresh时,采用指数规律增大cwnd(即每经过一个传输轮次,cwnd加倍)。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13、 问题:TCP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服务。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4、 问题:UDP提供的是无连接的服务。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5、 问题:TCP可以提供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传输服务。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TCP只能提供一对一的传输服务。】

16、 问题:TCP采用大小可变滑动窗口的方式进行流量控制。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7、 问题:如果TCP来回路程时间RTT的当前值是30ms,随后应答在34ms时候到来,取α=0.9,那么新的RTT估算值是( )ms。
答案: 【30.4
分析:【每测量到一个新的往返时延样本,就按下式重新计算一次平均往返时延:
RTTnew = RTTsample(第一次测量得到的RTT样本值)
RTTnew= α×RTTold+(l-α)×RTTsample(第二次以后的测量)
则RTTnew= 0.9×30+(l-0.9)×34=30.4 ms】

18、 问题: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报文段,分别包含2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为1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号为( )。
答案: 【800
分析:【因为第一个报文段的序号是100,也就是说,第一个TCP报文段第一字节的编号是100,又因为第一个报文段和第二个报文段分别包含2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则第二个TCP报文段数据部分最后一个字节的编号是100+200+500-1=799,所以,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号为最后一个字节的编号加1,即799+1=800。】

19、 问题:网络上具有唯一性的IP地址和( )的组合,称为套接字,可以用来表示某一台主机上的某一个应用进程。
答案: 【端口
分析:【套接字(socket)就是IP地址和端口的结合,也称为插口,套接口。因为套接字是IP地址和进程的端口号结合在一起,用IP地址可以唯一地标识出全球互联网上的一台主机,该套接字的端口号部分则受限于IP地址,仅能标识出该主机上的特定进程,而不会与其它主机上的相同进程相混淆。】

20、 问题: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报文段,分别包含3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为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号为( )。
答案: 【1000
分析:【因为第一个报文段的序号是200,也就是说,第一个TCP报文段第一字节的编号是200,又因为第一个报文段和第二个报文段分别包含3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则第二个TCP报文段数据部分最后一个字节的编号是200+300+500-1=999,所以,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号为最后一个字节的编号加1,即999+1=1000。】

21、 问题:主机甲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 连接,每个TCP报文段最大长度为1000 字节,若主机甲的当前拥塞窗口为4000 字节,在主机甲向乙连续发送2 个最大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发送的第一段的确认段,确认段中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为2000 字节,则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 )。
答案: 【1000
分析:【在主机甲向乙连续发送2 个最大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发送的第一段的确认段,说明在发送窗口中还有1000字节的数据没有确认;又因为确认段中通告的乙的接收窗口大小为2000 字节,则甲的发送窗口=Min[rwnd,cwnd]=2000字节,所以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2000(发送窗口)-1000(未收到应答的部分)=1000(最多还允许再发送的部分)。】

22、 问题:以太网的数据帧封装中,包含在TCP段中的数据部分最长应该是( )字节。(注:本题中IP和TCP都只有首部固定长度,且以太网的MTU=1500字节)
答案: 【1460
分析:【因为以太网的MTU=1500字节,所以封装在帧中的IP数据报的总长度最大值=1500字节,再减去IP的首部和TCP的首部各20字节,所以最终的答案为1500-20-20=1460字节。】

23、 问题: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70和130,则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 )字节的数据。
答案: 【60

24、 问题:一个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长度为3752字节。若使用以太网来传送(注:IP数据报固定首部长度,MTU = 1500字节),则最后一个IP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的长度为( )字节。
答案: 【800
分析:【在计算原始IP数据报数据部分的长度时,需加上UDP的8字节首部(3752 + 8)=3760字节,因为3760/ 1480 = 2.54,因此需要分成3个数据报片。第三个分片数据部分的长度=3760-2*1480=800字节。】

25、 问题:一个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长度为3752字节。若使用以太网来传送(注:IP数据报固定首部长度,MTU = 1500字节),则需要分成( )个数据报片。
答案: 【3
分析:【在计算原始IP数据报数据部分的长度时,需加上UDP的8字节首部(3752 + 8)=3760字节,因为3760/ 1480 = 2.54,因此需要分成3个数据报片。】

第3章数据链路层(视频总时长124’18,19个视频) 第3章单元测验

1、 问题:若有5台计算机连到了一台10Mbps的集线器上,则每台计算机的平均带宽为
选项:
A:2Mbps
B:5Mbps
C:10Mbps
D:50Mbps
答案: 【2Mbps

2、 问题:下列关于CSMA/CD 协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选项:
A:边发送数据帧,边检测是否发生冲突
B:需要根据网络跨距和数据传输速率限定最小帧长
C:适用于无线网络,以实现无线链路共享
D:当信号传播延迟趋近0 时,信道利用率趋近100%
答案: 【适用于无线网络,以实现无线链路共享

3、 问题:下列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设备是
选项:
A:中继器
B:网桥
C:路由器
D:集线器
答案: 【网桥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