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3-01到2021-06-08

【作业】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 问题:简述研究动物行为的现实意义。
评分规则: 【 仿生学(2分);有害动物的防治(2分);有益动物的利用(2分);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2分);
兽医工作者诊断疾病的重要性(1分);对动物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意义(1分)。

2、 问题:试述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原则。
评分规则: 【 (1)研究方法:1)比较心理学研究方法(2分);2)行为学研究法(2分);3)行为生态学和社会生物学研究法(2分)。
(2)研究原则:1)熟悉研究对象、坚持长期跟踪观察(1分);2)在不被动物觉察的情况下进行观察(1分);3)动物个体的鉴定和识别(1分);4)用卫星寻找和跟踪野生动物(1分)。

3、 问题:简述行为的含义与动物行为的研究内容。
评分规则: 【 (1)行为的含义:行为是动物在个体层次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内在生理状况的改变所做出的整体反应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2分)
(2)研究内容:1)从环境外部刺激和因果关系的角度研究动物行为(2分);2)这实际上是从生理学的角度研究动物的行为。回答这类问题需要具备动物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并需弄清楚“饥饿”和“孵”的生理内涵是什么(2分);3)从遗传发育角度研究动物行为,遗传因素对于行为的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行为遗传学就是研究各种行为特征是如何从一代传到另一代的,这是行为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4)研究可遗传行为的特征机制,任何一个可遗传行为特征的存活价值都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在自然种群中,一种行为能在多大程度上从一代传递到另一代,将决定于亲代的生殖成功率和该行为对动物在不利条件下的存活价值(如在食物短缺时、存在捕食者压力时和与其他同性个体竞争配偶时)(2分)。

第二章 动物行为学中的基本概念与行为型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下列关于动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A:动性是对刺激所做出的一种定向的运动反应
B:动性结果会导致身体长轴没有特定的指向
C:调转动性的特点是随着刺激强度的变化,动物随机转向的频率也发生变化
D:动性的最终结果是使动物趋向于有利刺激源和避开不利刺激源
答案: 【动性是对刺激所做出的一种定向的运动反应

2、 问题:在极端情况下,阈值的降低可以导致行为的自发产生,这就是   
选项:
A:空放行为
B:特定刺激疲劳
C:特定反应疲劳
D:关键刺激
答案: 【空放行为

3、 问题:当一种行为更容易释放的时候,也可以说是阈值  
选项:
A:不变
B:上升了
C:下降了
D:等于零
答案: 【下降了

4、 问题:仰泳蝽是背部朝下游泳的昆虫,它完全是靠腹光反应才能保持这种游泳姿势的。这种使动物身体与刺激源方位保持一个固定不变的角度的现象叫       
选项:
A:反射
B:动性
C:趋性
D:横定向
答案: 【横定向

5、 问题:如果动物在两个相等刺激源中被刺激走向了其中的一个刺激源而不是呆在两个刺激源之间,那么这种行为反应就称为   
选项:
A:直动性
B:调转动性    
C:趋激性   
D:目标趋性
答案: 【目标趋性

6、 问题:夏天夜晚飞蛾之所以总是绕灯光旋转飞行的特性是   
选项:
A:趋性
B:横定向
C:动性
D:反射 
答案: 【横定向

7、 问题:让一只枭出现在一只苍头燕雀面前30分钟,计算枭出现最初6分钟内苍头燕雀的叫声次数,以作为躁动强度的指标。间隔一段时间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间隔时间在30分钟以内,间隔时间越短,枭第二次出现时躁动反应越弱,间隔时间超过30分钟第二次躁动反应可达到第一次反应强度的50%。把第二次枭的出现改为鼬的出现,结果与前基本相同。说明这种疲劳现象是   
选项:
A:直动性   
B:调转动性  
C:特定反应疲劳 
D:特定刺激疲劳
答案: 【特定反应疲劳 

8、 问题:如果光源很近,动物沿着直线走很短的距离,光线的入射角(入视网膜)就会发生变化,此时动物只有朝向光源不断转体才能保持固定的角度,如夏天夜晚飞蛾总是绕灯光旋转飞行。这种使动物身体与刺激源方位保持一个固定不变的角度的现象叫   
选项:
A:反射    
B:动性     
C:趋性     
D:横定向
答案: 【横定向

9、 问题:下列关于刺激过滤的表述错误的是   
选项:
A:动物有两种器官系统具有刺激过滤的功能,这就是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
B:外周过滤可以借助于两种方式实现:感觉器官要么对信息毫无感受能力,要么对信息能够做出反应,但却不能把信息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
C:动物感觉器官的感觉能力同动物的生活方式无关
D:在某些例子中,刺激的过滤具有高度的种的特异性
答案: 【动物感觉器官的感觉能力同动物的生活方式无关

10、 问题:昆虫可以沿着一个物质气味梯度找到食物或配偶。当气味强度保持不变或逐渐增加时,动物的运动就是直线的,但当刺激强度减弱时,动物就会随机调转方向,这种随机运动可保证动物能找到刺激源。这种特性称为   
选项:
A:调转动性  
B:调转趋性
C:趋激性  
D:目标趋性
答案: 【调转动性  

11、 问题:雀形目的雏鸟每当亲鸟回巢的时候便伸长脖颈、张开大口乞求喂食。实验证实,只要有暗色物体在巢的边缘出现或巢受到一下震动,雏鸟立刻就会做出同样的反应。如果通过视觉刺激一次次地重复诱发雏鸟的乞食行为,那么这种行为就会逐渐减弱,直到完全消失。此时如果震动一下鸟巢,雏鸟会重新做出最强烈的反应。因此我们把这种疲劳叫做   
选项:
A:特定刺激疲劳  
B:特定反应疲劳  
C:直动性  
D:调转动性
答案: 【特定刺激疲劳  

12、 问题:有时动物发出的自然信号对于信息传递来说并不是最佳的信号,相反,一些非自然的异常信号反而更能诱发动物的行为反应。这些非自然信号就被称为   
选项:
A:刺激过滤    
B:超常刺激    
C:信号刺激   
D:刺激的累积
答案: 【超常刺激    

13、 问题:使银鸥回收蛋的行为释放的刺激是多方面的,如蛋的大小、颜色和蛋壳上的斑点等。就释放效果来说,大的蛋比小的蛋好,蛋壳上有斑点的蛋比单一色的蛋好,绿色的蛋比棕色的蛋好。如果有一个模型把这三点结合起来就会取得最好的释放效果。另一方面,如果有一个刺激缺失,那么也可以靠另一个刺激的强化来加以弥补。这一现象叫做   
选项:
A:释放机制     
B:关键刺激       
C:超常刺激       
D:刺激的累积
答案: 【刺激的累积

14、 问题:趋光性是指   
选项:
A:某些物种与遮阴地点或非遮阴地点之间的生态学联系
B:某一特定物种发育所需要的单位时间光量
C:由光所引起的定向行为(例如昆虫)
D:昆虫幼虫生长与光条件之间的关系
答案: 【由光所引起的定向行为(例如昆虫)

15、 问题:在动物行为学研究中,严格定义行为类型是研究工作的基础。现有一只在黑暗中完全不动的昆虫,当受到微弱光刺激时便开始微动,光强度逐渐增加并达到一定阈值时,昆虫便活跃起来,光强度进一步增加,昆虫的活动性也随之增加,当光强度达到上限阈值时,昆虫活动便停止。这一行为可以严格定义为   
选项:
A:动性      
B:趋性     
C:反射
D:趋光性
答案: 【动性      

16、 问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刚交过尾的动物对于性刺激或是没有反应或是反应很弱,这就意味着释放性行为的阈值增加了
B:长时间未发生的行为非常容易被释放,释放这种行为的刺激会更简单
C:在极端情况下,阈值的降低可以导致行为的自发产生,这就是欲求行为
D:空放行为是一种无刺激行为释放,是达不到该种行为目的的一种行为
答案: 【刚交过尾的动物对于性刺激或是没有反应或是反应很弱,这就意味着释放性行为的阈值增加了;
长时间未发生的行为非常容易被释放,释放这种行为的刺激会更简单;
空放行为是一种无刺激行为释放,是达不到该种行为目的的一种行为

17、 问题:2、下列属于传递信息行为的是   
选项:
A:雌蛾分泌性激素  
B:工蜂跳8字形舞  
C:蟑螂昼伏夜出 
D:鸟类的鸣叫
答案: 【雌蛾分泌性激素  ;
工蜂跳8字形舞  ;
鸟类的鸣叫

18、 问题:下列例子属于固定行为型的有   
选项:
A:动物觅食的欲求行为  
B:织巢鸟编织鸟巢
C:蜜蜂筑造蜂房       
D:蜘蛛编织网
答案: 【织巢鸟编织鸟巢;
蜜蜂筑造蜂房       ;
蜘蛛编织网

19、 问题:下列例子不属于释放者的是   
选项:
A:孔雀开屏
B:火鸡根据猛禽所特有的短颈、长尾外形来辨认它们
C:鸟类选择营巢的树种
D:猫头鹰飞行时几乎没有声音
答案: 【火鸡根据猛禽所特有的短颈、长尾外形来辨认它们;
鸟类选择营巢的树种;
猫头鹰飞行时几乎没有声音

20、 问题:下列关于欲求行为和完成行为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动物的复杂行为通常可以明显地分为欲求行为阶段和完成行为阶段
B:在欲求行为阶段,动物积极地寻找和探索目标,一旦找到目标,欲求行为便结束,并开始完成行为,以便完成该行为系统的生物学目的
C:动物的欲求行为往往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行为程序有较大的灵活性,而且会表现出学习能力
D:完成行为历时较长,行为程序有较大的灵活性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