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今是土之生五穀也,人善治之,則畝數盆,一歲而再獲之”,句中“再”的意思是( )
选项:
A:重複
B:繼續
C:兩次
D:再次
答案: 【
兩次

2、 问题:“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國而撫四夷也”,句中有詞類活用的是( )
选项:
A:辟
B:朝
C:莅
D:撫
答案: 【

3、 问题:下列句中,含有分數標記法的一句是( )
选项:
A: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
B:殺十人,十重不義,必有十死罪矣。
C: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寶,無以從二三子。
D:匈奴大圍貳師,幾不得脫。漢兵物故什六七。
答案: 【
匈奴大圍貳師,幾不得脫。漢兵物故什六七。

4、 问题:下列句中“乎”用作形容詞詞尾的是( )
选项:
A:先生老悖乎?
B:南遊乎高陂,北陵乎巫山。
C:不知夫子發方受命乎宣王。
D:奮其六翮,而淩清風,飄搖乎高翔。
答案: 【
奮其六翮,而淩清風,飄搖乎高翔。

5、 问题:下列加括號的“若”,用作代詞的一項是( )
选项:
A:以(若)所爲,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B:(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
C:(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D: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答案: 【
以(若)所爲,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6、 问题:下列句中加括號的副詞表示程度“稍微、略微”的一項是( )
选项:
A:其後,秦(稍)蠶食魏。
B: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矣。
C:太后之色(少)解。
D: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
答案: 【
太后之色(少)解。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下列句中加括號的“而”用作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語的是( )
选项:
A:遂(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B: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C:左並轡,右援枹(而)鼓。
D: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
答案: 【
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

2、 问题:下列句中加括號的“於”,用作介詞,引進比較事物的是( )。
选项:
A: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B: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C: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D: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答案: 【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3、 问题:“使馬如羊,不(以)入廄;使金如粟,不(以)入懷”,句中的加括號的“以”是( )
选项:
A:動詞
B:介詞
C:連詞
D:助詞
答案: 【
介詞

4、 问题:下面句中加括號的“所以”,用來引介產生某種行爲的原因的一句是( )。
选项:
A: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B:其竭力致死,無有二心,以盡臣禮,(所以)報也。
C: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爲而已矣。
D: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案: 【
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爲而已矣。

5、 问题:下列句中加括號的“則”,用作連詞,連接的前後兩項表示轉折關係的是( )
选项:
A: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B: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C: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D: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答案: 【
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6、 问题:下面句中加括號的“而” 用作連詞,連接的前後兩項,句意表示假設關係的是( )
选项:
A: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B: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C:相鼠有皮,人(而)無儀。
D: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答案: 【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下列句中不含有類定語的一項是( )
选项:
A: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
B: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C:其輕黠遊蕩廢業爲患者,輒曉其父兄,使黜責之。
D:乃布令求百姓之飢寒者,收穀之。
答案: 【
其輕黠遊蕩廢業爲患者,輒曉其父兄,使黜責之。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