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中国古代文学(二)(华侨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14到2020-07-3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十四单元 南北朝民歌 南北朝民歌课堂测验
1、 问题:《木兰诗》最早著录于
选项:
A:《古今乐录》
B:《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辞》
C:《玉台新咏》
D:《文选》
答案: 【《古今乐录》】
2、 问题:《西洲曲》中“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中“钿”的读音为
选项:
A:diàn
B:tiǎn
C:tia̒n
D:diǎn
答案: 【diàn】
3、 问题:西曲歌的产生地域是
选项:
A:建康及附近地区
B:黄河流域
C:荆郢樊邓之间
D:长江上游
答案: 【荆郢樊邓之间】
4、 问题:《木兰诗》:“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策勋”意为
选项:
A:功勋
B:记功劳于策书之上
C:策马
D:策动
答案: 【记功劳于策书之上】
5、 问题:《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其中“明堂”是指
选项:
A:院子
B:天子祭祀、朝见诸侯、教学、选士的地方
C:墓前祭台
D:明亮的房间
答案: 【天子祭祀、朝见诸侯、教学、选士的地方】
6、 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选项:
A: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
B:语言清新自然
C:双关语的广泛运用
D:爽直坦率的抒情方式
答案: 【爽直坦率的抒情方式】
7、 问题:《敕勒歌》的主要内容是
选项:
A: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和北国风光
B:反映了残酷的战争
C:反映了人民的疾苦
D:反映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
答案: 【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和北国风光】
8、 问题:关于抒情长诗《西洲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通过“折梅”、“采莲”、“望飞鸿”等一类带有季节特征的人物活动,清晰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
B:李白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是从《西洲曲》结句中化出
C:收录在《乐府诗集·清商曲辞》
D:抒发了深长的相思之情
答案: 【通过“折梅”、“采莲”、“望飞鸿”等一类带有季节特征的人物活动,清晰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
李白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是从《西洲曲》结句中化出;
抒发了深长的相思之情】
9、 问题:关于北朝乐府民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多羁旅行役之思
B:风格豪放刚健
C:发展了七言古体和杂言体
D: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答案: 【风格豪放刚健;
发展了七言古体和杂言体;
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10、 问题:关于《木兰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收入《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
B:文中的“朔气”是指节气
C: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篇
D:运用了双关的表现手法
答案: 【收入《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
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篇】
第十五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散文和骈文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散文和骈文课堂测验
1、 问题:下面哪一篇文章中没有风景描写?
选项:
A:《答谢中书书》
B:《与陈伯之书》
C:《与朱元思书》
D:《与杨德祖书》
答案: 【《与杨德祖书》】
2、 问题:《三峡》中“夏水襄陵”的“襄”是什么意思?
选项:
A:帮助,辅佐
B:高
C:冲上,漫上
D:扫除
答案: 【冲上,漫上】
3、 问题:丘迟《与陈伯之书》中有“暮春三月,江南草长。( ),( )。”
选项:
A:杂花树生,群英乱飞。
B:杂花生树,群鹰乱飞。
C: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D:杂花树生,群莺飞乱。
答案: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4、 问题:郦道元《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其中,“亭午”和“夜分”分别指的是什么时间?
选项:
A:早晨、中午
B:正午、夜半
C:黄昏、深夜
D:深夜、清晨
答案: 【正午、夜半】
5、 问题:丘迟《与陈伯之书》中有“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之句,“吴子”是谁?
选项:
A:东周时期的吴公子季札
B:战国时卫人吴起
C:南北朝时北人对南人的蔑称
D:南北朝的吴均
答案: 【战国时卫人吴起】
6、 问题:《拾遗记》的作者是?
选项:
A:干宝
B:刘义庆
C:陶渊明
D:王嘉
答案: 【王嘉】
7、 问题:《阳羡书生》出自哪本书?
选项:
A:《续齐谐记》
B:《搜神记》
C:《续搜神记》
D:《幽明录》
答案: 【《续齐谐记》】
8、 问题:“小说”一词最早见于
选项:
A:《庄子·外物》
B:《汉书·艺文志》
C:《庄子·养生主》
D:《七略·辑略》
答案: 【《庄子·外物》】
9、 问题:《干将莫邪》、《韩凭夫妇》出自哪本书?
选项:
A:干宝的《搜神记》
B:张华的《博物志》
C:王嘉的《拾遗记》
D:颜之推的《冤魂志》
答案: 【干宝的《搜神记》】
10、 问题:《世说新语·王子猷居山阴》中的王子猷是?
选项:
A:王述
B:王导
C:王羲之
D:王徽之
答案: 【王徽之】
第九单元 建安与正始文学(第11周) 建安正始文学课堂测验
1、 问题:曹丕在哪一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建安七子”的概念?
选项:
A:《与杨德祖书》
B:《与吴质书》
C:《典论·论文》
D:《让县自明本志令》
答案: 【《典论·论文》】
2、 问题:曹植《七哀》诗云:“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表现了独守空闺的妻子对“宕子”的深切怀念,这里的“宕子”指的是下列哪一类型的人物?
选项:
A:生活放荡的富家子
B:客居外乡的游子
C:戍守边疆的战士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