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2-02-28到2022-05-05

光影双面相伴前行—-人工智能发展历程(第1章)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1、 问题:下面(    )方法提出来,用来描述对计算机智能水平进行测试。
选项:
A:摩尔定律
B:香农定理
C:图灵测试
D:费马定理
答案: 【图灵测试

2、 问题:下列哪种情况是图灵测试的内容?
选项:
A:当机器与人对话,两者互相询问,人分不清机器是人还是机器,说明它通过了图灵测试
B:当机器骗过测试者,使得询问者分不清是人还是机器时,说明它通过了图灵测试
C:当人与人对话,其中一人的智力超过另一人时,说明智者通过了图灵测试
D:两机对话,其中一机的智力超过另一机时,说明智者机器通过了图灵测试
答案: 【当机器骗过测试者,使得询问者分不清是人还是机器时,说明它通过了图灵测试

3、 问题:人工智能诞生于(      )年
选项:
A:1955
B:1956
C:1957
D:1965
答案: 【1956

4、 问题:图灵测试用来测试计算机系统的哪方面能力?
选项:
A:计算能力
B:存储能力
C:智能能力
D:网络能力
答案: 【智能能力

5、 问题:以下关于人工智能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选项:
A:人工智能英文翻译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人工智能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应用
C:人工智能就是机器学习
D: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过程进行模拟
答案: 【人工智能就是机器学习

6、 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上下班,指纹扫描打卡考勤、虹膜扫描,应用到了人工智能中的(      )。
选项:
A:机器翻译技术
B:机器翻译
C:虚拟现实
D:模式识别
答案: 【模式识别

7、 问题: 不属于人工智能的学派是
选项:
A:符号主义
B:机会主义
C:行为主义
D:连接主义
答案: 【机会主义

8、 问题: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的科学家是
选项:
A:马文 明斯基
B:图灵
C:约翰 麦卡锡
D:冯 诺依曼
答案: 【约翰 麦卡锡

9、 问题:AI的英文全拼是
选项:
A:Automatic Intelligence
B: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utomatic Information
D:Artificial Information
答案: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0、 问题:人工智能的研究长期目标是使现有的电子计算机更聪明,更有用,使它不仅能做一般的数值计算及非数值信息的数据处理,而且能运用知识处理问题,能模拟人类的部分智能行为。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1、 问题:图灵实验是为了判断一台机器是否具备智能的实验。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寻寻觅觅找到答案—-搜索问题(第2章) 搜索问题

1、 问题:搜索分为盲目搜索和(    )
选项:
A:启发式搜索
B:模糊搜索
C:精确搜索
D:大数据搜索
答案: 【启发式搜索

2、 问题:在深度优先搜索策略中,open表的数据结构是(     )
选项:
A:先进先出
B:先进后出
C:根据估价函数值重排
D:后进后出
答案: 【先进后出

3、 问题:下图是一个迷宫,S0是入口,Sg是出口,把入口作为初始节点,出口作为目标节点,通道作为分支,画出从入口S0出发,寻找出口Sg的状态树。根据深度优先搜索方法搜索的路径是(     )
选项:
A:S0-S4-S5-S6-S9-Sg
B:S0-S4-S1-S2-S3-S5-S6-S8-S9-Sg
C:S0-S4-S1-S2-S3-S6-S9-Sg
D:S0-S4-S7-S5-S6-S9-Sg
答案: 【S0-S4-S1-S2-S3-S5-S6-S8-S9-Sg

4、 问题:盲目搜索策略不包括下列哪个
选项:
A:广度优先搜索
B:深度优先搜索
C:有界深度优先搜索
D:全局最优搜索
答案: 【全局最优搜索

5、 问题:关于“与或图”表示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有(     )
选项:
A:“与或图”就是用“and”和“or”连续各个部分的图形,用来描述各部分的因果关系。
B:“与或图”就是用“and”和“or”连续各个部分的图形,用来描述各部分之间的不确定关系。
C:“与或图”就是用“and”节点和“or”节点组合起来的树形图,用来描述某类问题的层次关系。
D:“与或图”就是用“and”节点和“or”节点组合起来的树形图,用来描述某类问题的求解关系。
答案: 【“与或图”就是用“and”节点和“or”节点组合起来的树形图,用来描述某类问题的求解关系。

6、 问题:关于“与或图”表示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有(       )
选项:
A:用“与或图”表示知识方便使用程序设计语言表达,也便于计算机存储处理。
B:“与或图”表示知识时不一定同时有“与节点”和“或节点”。
C:“与或图”能方便地表示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
D:能用“与或图”表示的知识不适宜用其他方法表示。
答案: 【能用“与或图”表示的知识不适宜用其他方法表示。

7、 问题:已知初始问题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变换把此问题最终变为一个子问题集合;这些子问题的解可以直接得到,从而解决了初始问题。这种知识表示法叫()
选项:
A:状态空间法
B:问题归约法
C:谓词逻辑法
D:语义网络法
答案: 【问题归约法

8、 问题:如果问题存在最优解,则下面几种搜索算法中,(     )必然可以得到该最优解。
选项:
A:广度优先搜索
B:深度优先搜索
C:有界深度优先搜索
D:启发式搜索
答案: 【广度优先搜索

9、 问题:广度优先搜索算法中,OPEN表的数据结构实际是一个(      )
选项:
A:二叉树
B:平衡树
C:队列
D:单链表
答案: 【二叉树

10、 问题: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中,OPEN表的数据结构实际是一个(       )
选项:
A:单链表
B:二叉树
C:队列
D:平衡树
答案: 【单链表

11、 问题:启发式搜索一定比盲目式搜索好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2、 问题:.如果搜索是经接近起始节点的程序来依次扩展节点,这种搜索叫深度搜索。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3、 问题:图搜索算法中,CLOSE表用来登记待考察的节点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