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仪器分析(安康学院)1462371443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一章 光分析法基本概念 光分析基本概念测试题
- 第三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试题
- 第四章 吸光光度分析 吸光光度分析测试题
- 第二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测试题
- 第五章 分子发光分析 分子发光分析测试试题
- 【作业】绪论 绪论作业
- 【作业】第四章 吸光光度分析 吸光光度法作业
- 【作业】第一章 光分析法基本概念 光学分析法导论作业
- 【作业】第三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作业
- 第十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试试题
- 第六章 电化学分析基本概念 电化学分析基本概念测试试题
- 第七章 电位分析 电位分析测试试题
- 第八章 电解和库仑分析 电解与库仑分析测试试题
- 第十章 色谱分析基本概念 色谱分析基本概念测试试题
- 第十一章 气相色谱分析 气相色谱分析测试试题
- 【作业】第二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原子发射光谱法作业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11-06到2021-01-19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光分析法基本概念 光分析基本概念测试题
1、 问题:周期、频率、波长、能量这几种性质中,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______性质上。
答案: 【能量】
2、 问题:X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中,分子振动能级跃迁相应的能量为_。
答案: 【红外光】
第三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试题
1、 问题:原子吸收光谱是由下列哪种粒子产生的?( )
选项:
A: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B:气态物质中激发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C: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内层电子
D:液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答案: 【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2、 问题: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的背景干扰表现为下述哪种情形?( )
选项:
A:火焰中被测元素发射的谱线
B:火焰中干扰元素发射的谱线
C:光源产生的非共振线
D:火焰中产生的分子吸收
答案: 【火焰中产生的分子吸收】
3、 问题:下列燃气和助燃气形成的火焰,温度最高的是:( )
选项:
A:氢气-空气
B:氢气-氧气
C:乙炔-空气
D:乙炔-氧化亚氮
答案: 【乙炔-氧化亚氮】
4、 问题: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当吸收为1%时,其吸光度为____。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0.0044;
0.0044】
第四章 吸光光度分析 吸光光度分析测试题
1、 问题:已知KMnO4的式量为158.03,其摩尔吸收系数e545=2.2×103。在545nm波长下,用浓度为0.0020%(体积质量分数)的KMnO4溶液、3.00cm比色皿测得的透过率为____。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15%;
15%;
百分之十五】
2、 问题:比色皿厚度、有色络合物浓度、络合物的颜色、入射光波长中,影响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___。
答案: 【入射光波长】
3、 问题:某显色络合物,测得吸光度为A1,经第一次稀释后,测得吸光度为A2,再稀释一次后,测得吸光度为A3。已知A1-A2=0.50 ,A2-A3=0.25。因此,其透光率比值T3:T1应为_。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5.62;
5.62】
4、 问题:有两种有色络合物M和N。已知其透光率关系为lgTN-lgTM=1,那么其吸光度关系AN-AM为____。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1;
-1】
5、 问题:用双硫腙-CHCl3光度法,测得含0.001mol/L Zn2+和锌试液的吸光度分别为0.700和1.00。若用差示分光光度法,以0.001mol/L锌标准溶液为参比溶液,那么锌试液萃取络合物的吸光度应为___。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0.301;
0.301】
第二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测试题
1、 问题: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
选项:
A:辐射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
B: 辐射能对气态原子内层电子的激发
C: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
D: 电热能对液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
答案: 【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
2、 问题:摄谱法光谱定量分析是根据下述哪种关系而建立的?( )
选项:
A: 分析线的强度与基态原子数成正比
B:分析线强度与基态原子数的对数成正比
C:分析线与背景的强度与基态原子数的对数成正比
D:分析线与内标线的相对强度与元素含量成正比
答案: 【分析线与内标线的相对强度与元素含量成正比】
3、 问题: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的光源是:( )
选项:
A:钨灯
B:氘灯
C:空心阴极灯
D:电弧
答案: 【电弧】
第五章 分子发光分析 分子发光分析测试试题
1、 问题:以下哪项不是导致荧光熄灭的主要原因:
选项:
A:能量转移
B:共轭效应
C:氧气的作用
D:碰撞熄灭
答案: 【共轭效应】
2、 问题:为使荧光强度和荧光物质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必须使 ( )
选项:
A:激发光足够强
B:试液浓度足够稀
C:吸光系数足够大
D:仪器灵敏度足够高
答案: 【试液浓度足够稀】
3、 问题:在荧光光谱仪中, 测量时, 通常检测系统与入射光的夹角呈多少度:
选项:
A:45
B:180
C:90
D:60
答案: 【90】
4、 问题:在分子荧光分析法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分子中p电子共轭程度越大,荧光越易发生,且向短波方向移动
B:只要物质具有与激发光相同的频率的吸收结构,就会产生荧光
C:分子中p电子共轭程度越大,荧光越易发生,且向长波方向移动
D:非刚性分子的荧光强于刚性分子
答案: 【分子中p电子共轭程度越大,荧光越易发生,且向长波方向移动】
【作业】绪论 绪论作业
1、 问题:解释名词:灵敏度
评分规则: 【 被测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
】
2、 问题:解释名词:检出限
评分规则: 【 一定置信水平下检出分析物或组分的最小量或最小浓度。
】
3、 问题:根据表里给的数据,画标准曲线写出标准曲线方程和相关系数。测定样品时,A=0.122,样品浓度为多少?
评分规则: 【 A=0.0235x-0.0021,R2=0.999,c=5.281mg/L
】
【作业】第四章 吸光光度分析 吸光光度法作业
1、 问题:朗伯-比尔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是透光度?什么是吸光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评分规则: 【
】
2、 问题: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与下面因素有关系的是( )A.吸收池厚度 B.入射光波长 C.吸收池材料 D.有色配合物的浓度
评分规则: 【 B
】
3、 问题: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A.分子的振动 B.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 C.分子的转动 D.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
评分规则: 【 B
】
4、 问题:以下跃迁中那种跃迁所需能量最大( )A. σ→σ B. π→π C. n→σ D. n→π
评分规则: 【 A
】
5、 问题:何谓生色团和助色团?试举例说明。
评分规则: 【
】
6、 问题:在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的摩尔吸光系数最大?(1)乙烯;(2)1,3,5-己三烯;(3)1,3-丁二烯
评分规则: 【 (2)的摩尔吸光系数最大。共轭不饱和键越多,红移越明显,吸收强度也越强。
】
7、 问题:试估计下列化合物中,何者吸收的光波最长?何者最短?为什么?
评分规则: 【 化合物(C)吸收的光波最长,化合物(B)吸收的光波最短。吸收波长随着共轭体系的增大向长波移动。
】
8、 问题:测定金属钴中微量元素锰时,在酸性溶液中用KIO3将锰氧化为高锰酸钾后进行吸光度的测定。在测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及试液吸光度时应选什么作参比溶液?
评分规则: 【 在测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时采用纯水作为参比溶液。在测定试液时采用不加KIO3的试液做参比溶液。
】
【作业】第一章 光分析法基本概念 光学分析法导论作业
1、 问题:名词解释: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评分规则: 【 原子光谱:原子光谱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分子光谱:分子光谱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的,表现为带光谱。
】
2、 问题:名词解释: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评分规则: 【 吸收光谱:当电磁辐射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时,具一定频率(能量)的辐射将能量转移给处于基态的原子、分子或离子,并跃迁至高能态,从而使这些辐射被选择性地吸收。发射光谱:处于激发态的物质将多余能量释放回到基态,若多余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产生电磁辐射。
】
3、 问题:名词解释:线光谱和带光谱
评分规则: 【
】
4、 问题:在AES、AAS、AFS、UV-Vis、IR几种光谱分析法中,属于带状光谱的是 ,属于线性状光谱的是 。
评分规则: 【 UV-Vis、IR,AES、AAS、AFS
】
【作业】第三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作业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