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陈文仪(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1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 第1周 单元测验
- 【作业】第2周 传感器概述 第1.2周传感器基础理论作业
- 第2周 传感器概述 第2周 单元测验
- 第3周 电阻式传感器 第3周单元测验
- 【作业】第3周 电阻式传感器 第三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作业
- 第4周 电感式传感器 第4周 单元测验
- 【作业】第4周 电感式传感器 第4章 电感式传感器作业
- 第5周 电容式传感器 第5周单元测验
- 【作业】第5周 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作业
- 第6周 压电传感器 第6周单元测验
- 第7周 磁电式传感器 第7周单元测验
- 第9周 半导体传感器 第9周单元测试
- 第8周 光电式传感器 第8周单元测验
- 【作业】第9周 半导体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作业
- 【作业】第8周 光电式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作业
- 【作业】第9周 半导体传感器 半导体传感器作业
- 第10周 热电式传感器 第10周单元测试
- 第11周 其他传感器 第11周单元测试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4到2020-07-3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1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 第1周 单元测验
1、 问题: 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一般为()。
选项:
A:物理量
B:化学量
C:生物量
D:电量
答案: 【电量】
2、 问题:开环测量系统全部信息变换只沿着一个方向进行,其中x为输入量,y为输出量,k1、k2、k3为各个环节的传递系数。则输出输入关系为( ).
选项:
A:y=(k1+k2+k3)x
B:y=k1k2x+k3
C:y=k1k2k3x
D:y=k1x+k2+k3
答案: 【y=k1k2k3x】
3、 问题:每10分钟测量一次室温属于( )
选项:
A:静态测量
B:动态测量
C:不能确定
D:与采集频率有关
答案: 【静态测量】
4、 问题:检定一个1.5级,满量值为100伏的电压值,若在50伏处的绝对误差最大且等于1.2伏(其他刻度处的绝对误差均小于1.2伏),问该表是否合格?
选项:
A:合格
B:不合格
C:题目中条件不足
D:无法判断
答案: 【合格】
5、 问题:输出标准信号的传感器称为变送器。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仪表精度等级的数值越小精度越低。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 问题:测量根据获得测量值的方法分类可以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 测量。
答案: 【组合】
分析:【测量根据获得测量值的方法分类可以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 组合 测量】
8、 问题:根据被测量是否随时间发生变化,测量可分为为静态测量与 测量。
答案: 【动态】
9、 问题:仪表精度等级是根据 来确定的。
答案: 【最大引用误差】
【作业】第2周 传感器概述 第1.2周传感器基础理论作业
1、 问题:一个钨电阻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为-270~1100℃,满量程测量时最大有1.5%的误差,问:若测量温度为950℃时的可能最大误差为多少?
评分规则: 【 钨电阻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为-270~1100℃,满量程测量时最大有1.5%的误差,故最大可能误差是1370×1.5%=20.55℃。
最大测量误差是一个定值,它仅与传感器的满量程读数有关,而与该传感器实际测量的量的大小无关,测量温度为950℃时的最大可能误差也为20.55℃。
】
2、 问题:理论上生产一批5m长的钢棒会有2%的公(容)差,这批钢棒中可能出现的最长的和最短的钢棒是多少?
评分规则: 【 最小可能值是5×(1-2%)=4.9m;
最大可能值是5×(1+2%)=5.1m;故可能出现的最长和最短钢棒长度分别为5.1m和4.9m。
】
3、 问题:1)一个仪器在环境温度为20℃时进行了校准,下表中列出了输入不同x时对应输出y的值。y13.126.239.352.465.578.6×51015202530试确定其灵敏度,用y/x的比率表示。2)当这仪器随后被用在50℃的环境温度下时,其输入输出的特性变成如下表所示。y14.729.444.158.873.588.2×51015202530试确定此时新的灵敏度,从而确定环境温度改变30℃时的灵敏度漂移情况?
评分规则: 【 (1)x变化为5,y的变化为13.1,因此测量的灵敏度y/x= 13.1/5 =2.62。
(2)x变化为5,y的变化为14.7,因此测量的灵敏度y/x=14.7/5 =2.94;
环境温度改变30℃时其灵敏度漂移为0.32,灵敏度漂移/℃=0.32/30=0.0107。
】
4、 问题:灵敏度的定义是什么?线性传感器和非线性传感器的灵敏度有什么区别?
评分规则: 【 灵敏度(Sensitivity of Measurement)是指传感器在稳定工作时的输出量变化(y)与输入量变化(x)的比值。
对于线性传感器,其灵敏度就是其静态特性的斜率,即S=y/x,它为一常数;
对于非线性传感器的灵敏度为一变量,用S = dy/dx表示。
】
第2周 传感器概述 第2周 单元测验
1、 问题: 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静态特性的是()
选项:
A:A.线性度、灵敏度、阻尼系数
B:B.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稳态误差
C:C.迟滞、重复性、漂移
D:D.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
答案: 【C.迟滞、重复性、漂移】
2、 问题: 以下哪些传感器在机器人上有应用:
选项:
A: 视觉传感器
B: 力觉传感器
C:热觉传感器
D:听觉传感器
答案: 【 视觉传感器;
力觉传感器 ;
热觉传感器 ;
听觉传感器】
3、 问题:判断 一阶传感器时间常数越小,响应速度越慢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 问题:1. 构成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是 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
答案: 【传感器】
5、 问题:传感器技术的共性,就是利用物理定律和物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的特性将非电量转换成 , 所以又称为非电量电测技术。
答案: 【电量】
6、 问题: 传感器的核心部件是 ,决定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 【转换元件】
7、 问题:蛟龙号上装备了很多水下传感器,其中对地形地貌实现测量的传感器是 传感器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声呐;
声纳】
第3周 电阻式传感器 第3周单元测验
1、 问题:用变阻器式传感器测量位移属于 ()传感器。
选项:
A: 零阶
B:一阶
C: 二阶
D:三阶
答案: 【 零阶】
2、 问题:由( )、应变片以及一些附件(补偿元件、保护罩等)组成的装置称为应变式传感器。
选项:
A:调理电路
B:弹性元件
C:信号采集电路
D:敏感元件
答案: 【弹性元件】
3、 问题:1. 当应变片的主轴线方向与试件轴线方向一致,且试件轴线上受一维应力作用时,应变片灵敏系数K的定义是( )。
选项:
A:应变片电阻相对变化与试件主应力之比
B:应变片电阻与试件主应力方向的应变之比
C:应变片电阻相对变化与试件主应力方向的应变之比
D:应变片电阻相对变化与试件作用力之比
答案: 【应变片电阻相对变化与试件主应力方向的应变之比】
4、 问题:电阻应变片的线路温度补偿方法有( )。
选项:
A:差动电桥补偿法
B:补偿块粘贴补偿应变片电桥补偿法
C:补偿线圈补偿法
D:恒流源温度补偿电路法
答案: 【补偿块粘贴补偿应变片电桥补偿法】
5、 问题: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为()。
选项:
A:相邻桥臂阻抗值乘积相等
B:相对桥臂阻抗值乘积相等
C:相对桥臂阻抗值比值相等
D:相邻桥臂阻抗值之和相等
答案: 【相对桥臂阻抗值乘积相等】
6、 问题:金属应变灵敏度恒小于金属丝的灵敏度。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应变片可以分为金属应变片和 应变片。
答案: 【半导体】
8、 问题:1. 为减小横向效应,可以使用 式应变片。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箔;
金属箔】
【作业】第3周 电阻式传感器 第三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作业
1、 问题:什么是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误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评分规则: 【 应变片安装在自由膨胀的试件上,如果环境温度变化,应变片的电阻也会变化,这种变化叠加在测量结果中称应变温度误差。
(1)敏感栅本身存在温度系数,当温度改变时,应变片的标称阻值发生变化;
(2)当试件与敏感栅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时,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敏感栅会产生附加的变形,从而产生附加电阻。
】
2、 问题:金属应变片的主要特性中初始电阻是什么含义?一般有哪些规格?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