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儿童行为矫正(枣庄学院)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8到2020-06-18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三章 刺激控制 第三章 单元测验
1、 问题:作业:辨别具体事例中行为的前提和后果事例1:泰德在想要饼干时大声喊叫。然后他被告知不给。当他大叫时,他的妈妈终于给了他一块饼干。但是当他大叫时,他的爸爸从不给他饼干。于是,当妈妈在时,泰德更可能大叫着要饼干。此事例中泰德大叫着要饼干这一行为的前提和后果分别是什么?
选项:
A:前提:妈妈或爸爸在场;后果,妈妈给饼干,爸爸不给饼干。
B:前提:泰德想要饼干;后果:泰德大叫时,妈妈给饼干而爸爸不给饼干。
C:前提:妈妈给饼干而爸爸不给饼干;后果,当妈妈在时,泰德大叫要饼干。
D:无
答案: 【前提:妈妈或爸爸在场;后果,妈妈给饼干,爸爸不给饼干。】
2、 问题:作业:辨别具体事例中行为的前提和后果事例2:玛丽在商店里趁店员不在时偷糖,因为这样就不会被抓。当店员在时,她就不偷,因为可能被抓住。此事例中玛丽偷糖这一行为的前提和后果分别是什么?
选项:
A:前提:玛丽在商店时店员在或者不在;后果:玛丽不偷糖或者偷糖。
B:前提:玛丽在商店时店员在或者不在;后果:玛丽被抓或者不被抓。
C:前提:玛丽被抓或者不被抓;后果:玛丽不偷糖或者偷糖。
D:无
答案: 【前提:玛丽在商店时店员在或者不在;后果:玛丽被抓或者不被抓。】
3、 问题:作业:辨别具体事例中行为的前提和后果事例3:当帕蒂在学校听见雷声哭的时候,同学们都不理她。当帕蒂在家里听见雷声哭的时候,她的父母抱着她并且安慰她。于是,当帕蒂听见雷声后,在家里哭,在学校不哭。此事例中帕蒂哭这一行为的前提和后果分别时什么?
选项:
A:前提:帕蒂听见雷声时,在学校或是在家;后果:同学不理她或者父母安慰她。
B:前提:帕蒂听见雷声时,同学不理她或父母安慰她;后果:帕蒂是否会哭。
C: 前提:帕蒂听见雷声;后果:在家里哭,在学校不哭。
D:无
答案: 【前提:帕蒂听见雷声时,在学校或是在家;后果:同学不理她或者父母安慰她。】
4、 问题:作业:利用刺激促进和转移的方法,为案例中的行为塑造问题设计解决方案米琪是个有言语障碍的自闭症孩子,她的老师用躯体促进的方法教她打字以使其能与人交流。她打字的时候,老师握着她的手。米琪用打字的方法进行交流已经一年多了,但她的老师还在提供躯体促进。如果老师不握她的手,米琪就不打字。所以,老师继续给予躯体促进,而米琪继续用打字进行交流。为什么米琪一直都不能摆脱躯体促进?如何改进这位老师的方法使米琪学会独立地打字?从行为矫正的观点看,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最合理的是( )
选项:
A:老师使米琪产生了依赖,所以不能独立。老师应放弃躯体促进,适当采用训诫,以使得米琪知道不能再依赖老师了。
B:老师没有对躯体促进采用渐消,使得米琪不能摆脱促进。老师应在握手到不握手之间设计渐消步骤,如轻轻握手-握小臂-用手指指示等。
C:躯体促进不适合米琪,因而此方法的训练效果较差。老师应放弃躯体促进,改为言语促进,并适当告知其学习打字地重要性。
D:无
答案: 【老师没有对躯体促进采用渐消,使得米琪不能摆脱促进。老师应在握手到不握手之间设计渐消步骤,如轻轻握手-握小臂-用手指指示等。】
5、 问题:作业:辨别具体例子中的反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事例1:卡拉就职于一家儿童玩具厂,她的工作是操作一台玩具塑料部件铸模机。塑料板通过传送带送入机器,当一片塑料板送入机器时,机器就会“咔哒”一声,接着冲床把塑料板压制成型。每次压模的时候,机器上的水压管中会有一小股气流冲到卡拉的脸上。这股气流并不构成什么危险,却使卡拉在机器每压一张模时就眨一下眼。后来,卡拉发现,即使气流还没喷到脸上,只要机器“咔哒”一响,她就会眨一下眼。再后来,卡拉一听到“咔嗒”声就把头转向一边,这样就避免了气流喷到脸上。此事例中的反应性条件反射是( )。
选项:
A:“咔哒”一响——眨眼
B:“咔哒”一响——转头
C:气流冲到脸上——眨眼
D:气流冲到脸上——转头
答案: 【“咔哒”一响——眨眼】
6、 问题:作业:辨别具体例子中的反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事例1:卡拉就职于一家儿童玩具厂,她的工作是操作一台玩具塑料部件铸模机。塑料板通过传送带送入机器,当一片塑料板送入机器时,机器就会“咔哒”一声,接着冲床把塑料板压制成型。每次压模的时候,机器上的水压管中会有一小股气流冲到卡拉的脸上。这股气流并不构成什么危险,却使卡拉在机器每压一张模时就眨一下眼。后来,卡拉发现,即使气流还没喷到脸上,只要机器“咔哒”一响,她就会眨一下眼。再后来,卡拉一听到“咔嗒”声就把头转向一边,这样就避免了气流喷到脸上。此事例中操作性条件反射分别是( )。
选项:
A:“咔哒”一响——眨眼
B:“咔哒”一响——转头
C:气流冲到脸上——眨眼
D:气流冲到脸上——转头
答案: 【“咔哒”一响——转头】
7、 问题:作业:辨别具体例子中的反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事例2:胡里奥晚上9:30下课,然后乘公交车回家。下车后,还要穿过铁路下的一条隧道才能回到家里。由于隧道里大部分的灯都坏了,那里通常是昏暗的。自从这个学期以来,隧道里经常发生的一些事使胡里奥感到害怕。例如一直老鼠突然蹿过他面前,一些十几岁的孩子在墙壁上留下吓人的涂鸦。发生这些事后,胡里奥发现,他一走向隧道就觉得自己心跳变快,肌肉发僵,呼吸加速,一直等走出了隧道,这种身体上的反应才会慢慢平息。现在胡里奥一置身于该隧道内,他就会加快步伐甚至跑出隧道。此事例中的反应性条件反射是( )。
选项:
A:老鼠突然蹿过,看到吓人的涂鸦——感到害怕
B:走向隧道——心跳变快,肌肉发僵,呼吸加速
C:走出隧道——身体上的反应慢慢平息
D:置身于隧道内——加快步伐跑出隧道
答案: 【走向隧道——心跳变快,肌肉发僵,呼吸加速】
8、 问题:作业:辨别具体例子中的反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事例2:胡里奥晚上9:30下课,然后乘公交车回家。下车后,还要穿过铁路下的一条隧道才能回到家里。由于隧道里大部分的灯都坏了,那里通常是昏暗的。自从这个学期以来,隧道里经常发生的一些事使胡里奥感到害怕。例如一直老鼠突然蹿过他面前,一些十几岁的孩子在墙壁上留下吓人的涂鸦。发生这些事后,胡里奥发现,他一走向隧道就觉得自己心跳变快,肌肉发僵,呼吸加速,一直等走出了隧道,这种身体上的反应才会慢慢平息。现在胡里奥一置身于该隧道内,他就会加快步伐甚至跑出隧道。此事例中操作性条件反射分别是( )。
选项:
A:老鼠突然蹿过,看到吓人的涂鸦——感到害怕
B:走向隧道——心跳变快,肌肉发僵,呼吸加速
C:走出隧道——身体上的反应慢慢平息
D:置身于隧道内——加快步伐跑出隧道
答案: 【置身于隧道内——加快步伐跑出隧道】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单元测验
1、 问题:1. 某研究者对某儿童用餐时溅食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在基线期前10次观察中,记录到每餐溅出食物的次数是:2l,27,19,18,20,24,26,16,17,23,在使用行为矫正技术后记录九次溅食次数是:10,8,5,3,1,3,2,5,6,5。研究者据此数据绘制行为记录图如下:请问该行为记录图的主要错误之处在于( )
选项:
A:没有绘制数据点
B:数据线不应该使用不同颜色
C:没有以时间序列作为横坐标
D:没有图的标题
答案: 【没有以时间序列作为横坐标】
2、 问题:某研究者对某儿童用餐时溅食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在基线期前10次观察中,记录到每餐溅出食物的次数是:2l,27,19,18,20,24,26,16,17,23,在使用行为矫正技术后记录九次溅食次数是:10,8,5,3,1,3,2,5,6,5。研究者据此数据绘制行为记录图如下:请问该行为记录图的主要错误之处在于( )
选项:
A:没有图的标题
B:基线期和干预期数据相连且没有标识
C:数据点绘制错误
D:单位标识错误
答案: 【基线期和干预期数据相连且没有标识】
3、 问题:儿童问题行为评估中,对父母进行访谈,询问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的相关信息,这种评估方式属于( )
选项:
A:间接评估
B:直接评估
C:访谈评估
D:问题评估
答案: 【间接评估】
4、 问题:在给儿童问题行为下操作性定义时,描述为“攻击性行为”是操作性定义中的( )
选项:
A:常规描述
B:具体行为表现描述
C:一般描述
D:含混描述
答案: 【常规描述】
5、 问题:某研究者在对儿童的上课离座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时,利用周一上午第一节课的时间,每当儿童出现离座行为,就记做一次,共记录了5次,请问这种问题行为的观察记录方式是( )
选项:
A:时间记录法
B:连续记录法
C: 事件记录法
D:轶事记录法
答案: 【连续记录法】
6、 问题:我对自己发脾气的定义是:对我丈夫闹惰绪,向他大喊,走进卧室摔门,或者当他说出阻止我的话时对他说“闭嘴”。( )
选项:
A:描述行为的意图,而非行为本身
B:描述行为出现的外在条件,而非行为本身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