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8到2020-06-08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十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1、 问题:DIC的最主要的病理特征
选项:
A:微循环中形成大量微血栓的病理过程
B:凝血障碍出现广泛出血的病理过程
C:凝血物质激活引起的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理过程
D:凝血物质激活引起的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理过程
答案: 【凝血物质激活引起的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理过程

2、 问题:DIC时凝血功能失常表现为
选项:
A:血液凝固性↑
B:纤溶活性↑
C:先高凝后转为低凝
D:弥散性微血栓形成
答案: 【先高凝后转为低凝

3、 问题:下列哪项不是引起DIC的直接原因?
选项:
A:内皮细胞广泛受损
B:蛇毒、胰蛋白酶
C:红细胞大量破坏
D:血液高凝状态
答案: 【血液高凝状态

4、 问题:DIC发病一定先有
选项:
A:凝血系统的激活
B:激肽系统激活
C: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D: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答案: 【凝血系统的激活

5、 问题:产生凝血因子Ⅻf 的途径是
选项:
A:因子Ⅻ通过固相激活
B:因子Ⅻ通过酶性水解
C:凝血酶作用于因子Ⅻa
D:内毒素和因子Ⅻ接触后
答案: 【因子Ⅻ通过酶性水解

6、 问题:下列哪项不是Ⅻ因子激活成Ⅻa的特性?
选项:
A:是分子构型发生改变
B:是通过接触激活
C:可发生于血管内皮下胶原暴露时
D:是蛋白水解而发生变化
答案: 【是蛋白水解而发生变化

7、 问题:DIC时纤溶亢进
选项:
A:继发于凝血系统激活后引起
B:因激肽系统激活后引起
C: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和抗纤溶酶↓引起
D:可为继发性,也可为非继发性
答案: 【可为继发性,也可为非继发性

8、 问题:下列因素可激活纤溶系统, 除了
选项:
A:凝血因子Ⅻf 
B:补体C2
C:凝血酶
D:纤溶酶原激活物
答案: 【补体C2

9、 问题:有关血小板在DIC发病中作用, 下列哪一项不对?
选项:
A:在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引起的DIC中不起作用
B:主要通过粘附聚集,释放形成微聚物堵塞微血管
C:.还可通过血小板因子加速凝血
D:可因内毒素, 免疫复合物等直接损伤血小板后起作用
答案: 【在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引起的DIC中不起作用

10、 问题:产科意外容易诱发DIC, 主要是因
选项:
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
B: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C:纤溶活性增高
D:血中促凝物质↑
答案: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11、 问题:DIC的化验检查哪一项是不完全正确的?
选项:
A:.血液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常明显减少
B:DIC各期凝血时间都延长
C:血液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可正常
D:血液纤维蛋白原也可暂时增高
答案: 【DIC各期凝血时间都延长

12、 问题:诱发动物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时,第一次注入小剂量内毒素的作用是 
选项:
A:激活动物体内凝血系统  
B: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C:封闭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D:消耗体内凝血抑制物
答案: 【封闭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13、 问题:下列哪个不属于纤溶系统?
选项:
A:肝素
B:纤溶酶原
C:PAI-1
D:α2 抗纤溶酶
答案: 【肝素

14、 问题:诊断DIC所用实验室检查的意义哪一个是错的? 
选项:
A:"凝血酶时间" 是检查血浆中凝血酶的活性
B:"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
C:"纤维蛋白原"定量是检查凝血物质消耗情况
D:出血时间是主要检查血小板功能
答案: 【"凝血酶时间" 是检查血浆中凝血酶的活性

15、 问题:DIC引起休克主要因为
选项:
A:回心血量↓
B:.大量出血
C:血管通透性↑
D:外周血管扩张
答案: 【回心血量↓

16、 问题:下列哪项不是引起DIC出血的主要原因?
选项:
A: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B:FDP的作用
C:血管壁脆性增高 
D:继发性纤溶亢进
答案: 【FDP的作用

17、 问题:DIC的治疗原则中哪一项是错的?
选项:
A:补充凝血因子必须在肝素治疗基础上进行
B:在高凝期不能用纤溶抑制剂
C:应及早大量使用抑制纤溶的药物
D:肝素应早期开始使用
答案: 【应及早大量使用抑制纤溶的药物

18、 问题:关于DIC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选项:
A:DIC就是血液中发生了纤维蛋白溶解
B:DIC就是血液中纤维蛋白凝集过程增强
C:纤维蛋白凝集的结果是生成纤维蛋白多聚体
D:血液中有了FDP,并不说明是发生了纤溶
答案: 【纤维蛋白凝集的结果是生成纤维蛋白多聚体

19、 问题:导致DIC发病的关键环节?
选项:
A:凝血因子Ⅻ的激活
B:组织凝血因子大量入血
C:纤溶原激活物的生成
D:凝血酶生成增加
答案: 【凝血酶生成增加

20、 问题:DIC不可能引起的功能障碍是
选项:
A: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B:急性肾功能衰竭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心力衰竭
答案: 【再生障碍性贫血

21、 问题: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是由于
选项:
A:微血管内皮细胞大量损伤
B: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腔内形成细网
C:微血管内微血栓大量形成
D:微血管的强烈收缩
答案: 【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腔内形成细网

第十二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十二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章节测验

1、 问题:缺血-再灌注损伤是
选项:
A: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引起的后果
B:缺血后恢复血流使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
C:无钙后用含钙溶液灌注引起的组织损伤
D:缺氧后用富含氧溶液灌注引起的组织损伤
答案: 【缺血后恢复血流使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

2、 问题:缺血-再灌损伤可见于
选项:
A:心
B:脑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