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3-01到2021-06-27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下篇 第五章 病证 病证(或病之形态)测验题

1、 问题:据《素问•热论》,两感于寒者则
选项:
A:病轻
B:病甚
C:易已
D:必不免于死
答案: 【必不免于死

分析:【

2、 问题:《素问•热论》认为伤寒四日,则
选项:
A:太阳受之
B:阳明受之
C:太阴受之
D:厥阴受之
答案: 【太阴受之
分析:【

3、 问题:《素问•热论》认为三阳经络皆受病而未入于脏者,治以
选项:
A:吐法
B:下法
C:汗法
D:清法
答案: 【汗法
分析:【

4、 问题:据《素问•热论》,“耳聋微闻”是由于
选项:
A:少阳病衰
B:阳明病衰
C:太阳病衰
D:少阴病衰
答案: 【少阳病衰
分析:【

5、 问题:据《素问•热论》,“身热少愈”是由于
选项:
A:太阳病衰
B:阳明病衰
C:少阳病衰
D:太阴病衰
答案: 【阳明病衰
分析:【

6、 问题:据《素问•热论》,其满三日者当用
选项:
A:泻下之法
B:泄热之法
C:发汗之法
D:涌吐之法
答案: 【泄热之法
分析:【

7、 问题:据《素问•热论》,热病产生遗热是由于
选项:
A:热甚而强食
B:热甚而再感
C:热甚而忧思
D:热甚而热食
答案: 【热甚而强食
分析:【

8、 问题:《素问•热论》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其中“伤寒”的含义根据《难经》的解释,下列哪一种病不属其范围
选项:
A:中风
B:湿温
C:热病
D:风温
答案: 【风温
分析:【

9、 问题:据《素问•评热病论》,失志者常出现
选项:
A:脉躁
B:烦燥
C:狂言
D:多汗
答案: 【狂言
分析:【

10、 问题:据《素问•评热病论》,不能食则
选项:
A:复热
B:精无俾
C:其寿立而倾
D:失志
答案: 【精无俾
分析:【

11、 问题:《素问•咳论》论述了外内合邪而致肺咳,其中最易伤肺的外邪是
选项:
A:燥邪
B:寒邪
C:湿邪
D:热邪
答案: 【寒邪
分析:【

12、 问题:《素问•咳论》认为,若寒饮食入胃,其邪气伤肺是沿
选项:
A:肺脉而行
B:胃脉而行
C:脾脉而行
D:心脉而行
答案: 【肺脉而行
分析:【

13、 问题:据《素问•咳论》,“咳而腹满”常见于
选项:
A:脾咳
B:胃咳
C:三焦咳
D:大肠咳
答案: 【三焦咳
分析:【

14、 问题:据《素问•咳论》,咳病甚则唾血常见于
选项:
A:胃咳
B:心咳
C:脾咳
D:肺咳
答案: 【肺咳
分析:【

15、 问题:据《素问•咳论》,胆咳者常见
选项:
A:咳呕胆汁
B:咳而胁痛
C:咳而遗失
D:咳而遗尿
答案: 【咳呕胆汁
分析:【

16、 问题:《素问•举痛论》在论述疼痛的机理时,强调了哪种邪气的作用
选项:
A:湿气
B:寒气
C:热气
D:风气
答案: 【寒气
分析:【

17、 问题:据《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其疼痛性质为
选项:
A:得炅则痛立止
B:痛不可按
C:按之痛止
D:按之无益
答案: 【按之痛止
分析:【

18、 问题:据《素问•举痛论》,疼痛日久而成积者,是由于寒气客于
选项:
A:小肠膜原之间、
B:侠脊之脉
C:背俞之脉
D:肠胃之间,膜原之下
答案: 【小肠膜原之间、
分析:【

19、 问题:据《素问•举痛论》,疼痛而喘动应手者,是由于寒气客于
选项:
A:背俞之脉
B:五脏
C:冲脉
D:厥阴之脉
答案: 【冲脉
分析:【

20、 问题:《素问•举痛论》认为五脏六腑在面部的望诊,出现白者为
选项:
A:热
B:寒
C:痛
D:血虚
答案: 【
分析:【

21、 问题:据《素问•痹论》,冬季感受风寒湿之气,发为
选项: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