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农业经济学(福建农林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17到2020-03-15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一) (一)单元测验
1、 问题: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 )
选项:
A:生产对象
B:自然环境要素
C:人类劳动
D: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答案: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 问题:要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下列哪项行为最有效?( )
选项:
A:提高农民种粮收益
B:全面推行“光盘行动
C:改造中低产田
D:提高粮食供给体系质量
答案: 【提高粮食供给体系质量】
3、 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由此带动小城镇建设。三者互相作用使我国农村面貌发生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快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二元社会结构所带来的重压,此时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发展进入了( )。
选项:
A:孕育阶段
B:全面形成阶段
C:缓和阶段
D:强化阶段
答案: 【缓和阶段 】
4、 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发展目标,到2050年要实现( )。
选项:
A: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B: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C: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D: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答案: 【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5、 问题:农业属于弱质性产业,农业生产具有( )和( )的双重风险。
选项:
A:自然
B:社会
C:经济
D:技术
E:市场
答案: 【自然 ;
市场】
6、 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粮食安全包含哪三层含义?( )
选项:
A: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
B:能够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
C: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D:确保所有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E:确保所有的人都能买得起粮食
答案: 【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
能够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
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7、 问题:促成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主要制度有( )。
选项:
A: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
B: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
C:严格的农村组织管理制度
D: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和农业税制度
E: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答案: 【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
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
严格的农村组织管理制度;
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和农业税制度】
8、 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 )。
选项:
A: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B: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C:统筹城乡管理制度
D:统筹城乡收入分配
E: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答案: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统筹城乡管理制度;
统筹城乡收入分配】
9、 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是( )。
选项:
A:产业兴旺
B:生态宜居
C:乡风文明
D:治理有效
E:生活富裕
答案: 【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
乡风文明 ;
治理有效 ;
生活富裕】
10、 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有( )。
选项:
A:产业振兴
B:人才振兴
C:文化振兴
D:生态振兴
E:组织振兴
答案: 【产业振兴 ;
人才振兴 ;
文化振兴 ;
生态振兴 ;
组织振兴】
11、 问题:农业的本质特征是自然生产与经济生产有机交织。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2、 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3、 问题:粮食安全就是指能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食品。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4、 问题:国际组织关注的粮食安全与中国的关注点有一定的区别,这主要与地理位置有关。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5、 问题:统筹城乡发展能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和和谐社会的目标。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6、 问题: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要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康乡村建设、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作业】(一) (一)单元作业
1、 问题:农业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评分规则: 【 ①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且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②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③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④农业的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⑤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
①农业是人类的生存之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而食物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合成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农业生产出的一部分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但不可能完全替代。
②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地位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社会第一个出现的物质生产部门。随着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工业、商业等其他产业逐渐发展,从农业部门中独立出来,完成了初步的社会分工,形成工业、商业等其他非农产业部门。
③农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生产原材料和基本生活资料,促进其发展。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生态安全的基础。
】
2、 问题: 我国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粮食安全?
评分规则: 【 ①强化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经营主体的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政策支持,确保国家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②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优化粮食供给结构。
③加快推进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将强化市场对粮食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④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⑤调整国内储备政策,实行目标储备,粮食安全储备率宜控制在当年社会消费量的30%以内。
】
【作业】(二) (二)单元作业
1、 问题:为什么扩大土地规模会产生规模经济呢?
评分规则: 【 ①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规模经济来源于生产单位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别称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②内部规模经济是指经营实体规模扩大而在生产单位内部产生的效益。在生产阶段,规模经济是因为生产设备的不可分性。
③首先,是单个设备的不可分性,使得大规模生产能够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④其次,是各生产要素间相互联系的不可分性。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相对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利益。
】
(二) (二)单元测验
1、 问题:衡量土地经营集约化水平的最主要、最准确的指标是什么?( )
选项:
A:复种指数
B:农业用地构成
C:单位面积摊得的生产资料价值
D:播种面积构成
答案: 【单位面积摊得的生产资料价值】
2、 问题:在土地生产活动中,如果经营的目标是获得最大的物质产品,那么投入的最佳点是什么?( )
选项:
A:边际产出=0
B:边际成本=边际收入
C:边际收入=其价格反比
D:边际产出=边际成本
答案: 【边际产出=0】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