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12到2020-05-09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五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 第五章 测试

1、 问题:首要分子甲通过手机指令所有参与者“和对方打斗时,下手重一点”。在聚众斗殴过程中,被害人被谁的行为重伤致死这一关键事实已无法查明。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
B:甲是教唆犯,未参与打斗,应认定为从犯
C:所有在现场斗殴者都构成故意杀人罪
D:对积极参加者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对其他参加者按聚众斗殴罪定罪
答案: 【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

2、 问题:下列哪一行为不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
选项:
A:监狱监管人员吊打被监管人,致其骨折
B:非法拘禁被害人,大力反扭被害人胳膊,致其胳膊折断
C:经本人同意,摘取17周岁少年的肾脏1只,支付少年5万元补偿费
D:黑社会成员因违反帮规,在其同意之下,被截断1截小指头
答案: 【黑社会成员因违反帮规,在其同意之下,被截断1截小指头

3、 问题:甲以伤害故意砍乙两刀,随即心生杀意又砍两刀,但四刀中只有一刀砍中乙并致其死亡,且无法查明由前后四刀中的哪一刀造成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不管是哪一刀造成致命伤,都应认定为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
B:不管是哪一刀造成致命伤,只能分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既遂与故意杀人罪未遂
C: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应推定是后两刀中的一刀造成致命伤,故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未遂与故意杀人罪既遂
D:根据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虽可分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未遂与故意杀人罪未遂,但杀人与伤害不是对立关系,故可按故意伤害(致死)罪处理本案
答案: 【根据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虽可分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未遂与故意杀人罪未遂,但杀人与伤害不是对立关系,故可按故意伤害(致死)罪处理本案

第七章 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三) 第七章测试

1、 问题:关于侮辱罪与诽谤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为寻求刺激在车站扒光妇女衣服,引起他人围观的,触犯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未触犯侮辱罪
B:为报复妇女,在大街上边打妇女边骂“狐狸精”,情节严重的,应以侮辱罪论处,不以诽谤罪论处
C:捏造他人强奸妇女的犯罪事实,向公安局和媒体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触犯诬告陷害罪,未触犯诽谤罪
D:侮辱罪、诽谤罪属于亲告罪,未经当事人告诉,一律不得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答案: 【为报复妇女,在大街上边打妇女边骂“狐狸精”,情节严重的,应以侮辱罪论处,不以诽谤罪论处

2、 问题:张某因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被判刑,孙某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也在其中,买方是某公司。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张某侵害了孙某的身份权
B:张某侵害了孙某的名誉权
C:张某侵害了孙某对其个人信息享有的民事权益
D:某公司无须对孙某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 【张某侵害了孙某对其个人信息享有的民事权益

3、 问题:关于诬告陷害罪,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选项:
A:为了逃避债务,甲匿名向公安机关寄送举报材料,编造自己曾经拦路抢劫。甲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B:乙捏造窜实,向检察院举报正在服刑的前领导受贿10才元,乙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C:个体户丙看到自己商铺对面的某医药公司生意兴隆,就捏造事实,向公安机关举报该医药公司生产销售假药,因丙举报的医药公司不是自然人,所以丙不构成诬告陷害罪
D:在某单位竞争上岗时,丁怕同事戊比自己提升快,就捏避戊受贿2万元的事实,在同事之间散布,致本来最有希望晋升的戊大受影响,丁当选。丁构成诬告陷害罪
答案: 【乙捏造窜实,向检察院举报正在服刑的前领导受贿10才元,乙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4、 问题:甲杀丙后潜逃。为干扰侦查,甲打电话让乙将一把未留有指纹的斧头粘上丙的鲜血放到现场。乙照办后报案称,自己看到“凶手”杀害了丙,并描述了与甲相貌特征完全不同的“凶手”情况,导致公安机关长期未将甲列为嫌疑人。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选项:
A:乙将未留有指纹的斧头放到现场,成立帮助伪造证据罪
B:对乙伪造证据的行为,甲不负刑事责任
C:乙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成立诬告陷害罪
D:乙向公安机关虚假描述“凶手”的相貌特征,成立包庇罪
答案: 【乙向公安机关虚假描述“凶手”的相貌特征,成立包庇罪

5、 问题:下列哪种情形构成诬告陷害罪?
选项:
A:甲为了得到提拔,便捏造同事曹某包养情人并匿名举报,使曹某失去晋升机会
B:乙捏造“文某明知王某是实施恐怖活动的人而向其提供资金”的事实,并向公安部门举报
C:丙捏造同事贾某受贿10万元的事实,并写成500份传单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张贴
D:丁匿名举报单位领导王某贪污救灾款50万元。事后查明,王某只贪污了救灾款5000元
答案: 【乙捏造“文某明知王某是实施恐怖活动的人而向其提供资金”的事实,并向公安部门举报

6、 问题: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从,乙多次暴力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事实二)不久,周某谎称怀孕要去医院检查,乙信以为真,周某乘机逃走向公安机关报案。警察丙带人先后抓获了甲、乙。讯问中,乙仅承认收买周某,拒不承认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丙恼羞成怒,当场将乙的一只胳膊打成重伤。乙大声呻吟,丙以为其佯装受伤不予理睬。(事实三)深夜,丙上厕所,让门卫丁(临时工)帮忙看管乙。乙发现丁是老乡,请求丁放人。丁说:“行,但你以后如被抓住,一定要说是自己逃走的。”乙答应后逃走,丁未阻拦。(事实四)关于事实三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选项:
A:丙行为是刑讯逼供的结果加重犯
B:对丙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实行并罚
D: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实行并罚
答案: 【对丙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7、 问题:下列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考虑情节)?
选项:
A:甲长期用高倍望远镜偷窥邻居的日常生活
B:乙将单位数据库中病人的姓名、血型、DNA等资料,卖给某生物制药公司
C:丙将捡到的几本通讯簿在网上卖给他人,通讯簿被他人用于电信诈骗犯罪
D:丁将收藏的多封50年代的信封(上有收件人姓名、单位或住址等信息)高价转让他人
答案: 【乙将单位数据库中病人的姓名、血型、DNA等资料,卖给某生物制药公司;
丙将捡到的几本通讯簿在网上卖给他人,通讯簿被他人用于电信诈骗犯罪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