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刑法学总论(山东工商学院)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4到2020-07-2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刑法概论 第一章 测试
1、 问题: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
选项:
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D:直接驱逐出境
答案: 【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 问题: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选项:
A: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即使约翰果真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汤姆追究刑事责任
B: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由于赵某的犯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适用中国刑法
C:A国公民丙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从东北某市绑架到C国,中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丙追究刑事责任
D: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行为,按照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也可以适用中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 【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即使约翰果真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汤姆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由于赵某的犯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适用中国刑法;
A国公民丙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从东北某市绑架到C国,中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丙追究刑事责任】
3、 问题: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实行属地管辖原则?
选项:
A:外国人乘坐外国民航飞机进入中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
B:中国人乘坐外国船舶,当船舶行驶于公海上时实施犯罪行为
C:外国人乘坐中国民航飞机进入法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
D: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在外国实施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答案: 【外国人乘坐外国民航飞机进入中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
外国人乘坐中国民航飞机进入法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
4、 问题:关于刑事管辖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甲在国外教唆陈某到中国境内实施绑架行为,中国司法机关对甲的教唆犯罪有刑事管辖权
B:隶属于中国某边境城市旅游公司的长途汽车在从中国进入E国境内之后,因争抢座位,F国的汤姆一怒之下杀死了G国的杰瑞对汤姆的杀人行为不适用中国刑法
C:中国法院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对劫持航空器的丙行使管辖权时,定罪量刑的依据是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D:外国人丁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即使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可能不适用中国刑法
答案: 【甲在国外教唆陈某到中国境内实施绑架行为,中国司法机关对甲的教唆犯罪有刑事管辖权;
隶属于中国某边境城市旅游公司的长途汽车在从中国进入E国境内之后,因争抢座位,F国的汤姆一怒之下杀死了G国的杰瑞对汤姆的杀人行为不适用中国刑法;
外国人丁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即使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可能不适用中国刑法】
5、 问题:关于刑法的效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选项:
A:甲在我国国内犯罪,逃到国外,根据属人管辖,我国可以管辖
B:从我国驶往国外的列车,即使进入外国境内,车上发生的刑事案件,我国有管辖权
C: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国外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如果是轻罪,可以不予追究
D:刑法溯及力既适用于未决犯,也适用于已决犯
答案: 【甲在我国国内犯罪,逃到国外,根据属人管辖,我国可以管辖;
从我国驶往国外的列车,即使进入外国境内,车上发生的刑事案件,我国有管辖权;
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国外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如果是轻罪,可以不予追究;
刑法溯及力既适用于未决犯,也适用于已决犯】
第三章 犯罪客体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法益。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2、 问题:犯罪客体是合法的利益。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 问题:犯罪客体是受到刑法保护的利益。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 问题:犯罪客体是认定犯罪的依据。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犯罪客体可以分为直接客体、同类客体和一般客体。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二章 犯罪与犯罪构成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即使一个行为危害了社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2、 问题:无意识的身体举动,不能构成犯罪。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 问题:迷信犯不能构成犯罪。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 问题:一个行为即使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是如果刑法并未将相关行为列入刑法要处罚的犯罪,该行为仍然不能构成犯罪。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无责任则无犯罪,一个没有任何故意或者过失的人不能构成犯罪。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五章 犯罪主体 第五章 单元测验
1、 问题: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狠襄、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
B: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
C: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放纵走私罪
D: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答案: 【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2、 问题:甲(十五周岁)的下列哪一行为成立犯罪?
选项:
A:春节期间放鞭炮导致邻居失火。造成十多万元财产损失
B:骗取他人数额巨大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
C:根据《刑法》第269条的事后转化抢劫,15岁的人不转化为该抢劫罪,而是定故意伤害罪(重伤)或故意杀人罪。B项中的行为人应定故意伤害罪(重伤)
D:因偷拿苹果遭摊主喝骂,遂掏出水果刀将其刺成轻伤
答案: 【骗取他人数额巨大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
3、 问题:甲患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对于甲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抑郁症属于严重精神病,甲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B:抑郁症不是严重精神病,但甲的想法表明其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C:甲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D:甲具有责任能力,但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 【甲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4、 问题:关于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甲在不满14周岁时安放定时炸弹,炸弹于甲已满14周岁后爆炸,导致多人伤亡。甲对此不负刑事责任
B:乙在精神正常时着手实行故意伤害犯罪,伤害过程中精神病突然发作,在丧失责任能力时抢走被害人财物。对乙应以抢劫罪论处
C:丙将毒药投入丁的茶杯后精神病突然发作,丁在丙丧失责任能力时喝下毒药死亡。对丙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D:戊为给自己杀人壮胆而喝酒,大醉后杀害他人。戊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答案: 【丙将毒药投入丁的茶杯后精神病突然发作,丁在丙丧失责任能力时喝下毒药死亡。对丙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5、 问题:关于刑事责任能力,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选项:
A:甲第一次吸毒产生幻觉,误以为伍某在追杀自己,用木棒将伍某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B:乙以杀人故意刀砍陆某时突发精神病,继续猛砍致陆某死亡。不管采取何种学说,乙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C:丙因实施爆炸被抓,相关证据足以证明丙已满巧周岁,但无法查明具体出生日期。不能追究丙的刑事责任
D:丁在14周岁生日当晚故意砍杀张某,后心生悔意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张某仍于次日死亡。应追究丁的刑事责任
答案: 【乙以杀人故意刀砍陆某时突发精神病,继续猛砍致陆某死亡。不管采取何种学说,乙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丙因实施爆炸被抓,相关证据足以证明丙已满巧周岁,但无法查明具体出生日期。不能追究丙的刑事责任;
丁在14周岁生日当晚故意砍杀张某,后心生悔意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张某仍于次日死亡。应追究丁的刑事责任】
6、 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对已满75周岁的人原则上不能适用死刑
D:75周岁生日当天即为已满75周岁
答案: 【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对已满75周岁的人原则上不能适用死刑】
第四章 犯罪客观方面 第四章 单元测验
1、 问题: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选项:
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晚,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重伤休克。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隐匿罪迹,将乙扔入湖中,导致乙溺水而亡。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导致乙心脏病发作,救治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则应视甲主观上有无罪过而定
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甲投放的5毫克毒物本身不足以致丙死亡,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答案: 【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甲投放的5毫克毒物本身不足以致丙死亡,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2、 问题:关于故意杀人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甲意欲使乙在跑步时被车撞死,便劝乙清晨在马路上跑步,乙果真在马路上跑步时被车撞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B:甲意欲使乙遭雷击死亡,便劝乙雨天到树林散步,因为下雨时在树林中行走容易遭雷击。乙果真雨天在树林中散步时遭雷击身亡。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C:甲对乙有仇,意图致乙死亡。甲仿照乙的模样捏小面人,写上乙的姓名,在小面人身上扎针并诅咒49天。到第50天,乙因车祸身亡。甲的行为不可能致人死亡,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D:甲以为杀害妻子乙后,乙可以升天,在此念头支配下将乙杀死。后经法医鉴定,甲具有辨认与控制能力。但由于甲的行为出于愚昧无知,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答案: 【甲对乙有仇,意图致乙死亡。甲仿照乙的模样捏小面人,写上乙的姓名,在小面人身上扎针并诅咒49天。到第50天,乙因车祸身亡。甲的行为不可能致人死亡,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