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刑法总论(首都师范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作业】一、刑法概说 刑法概说 单元作业
- 一、刑法概说 刑法概说 单元测验
- 【作业】二、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效力 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效力 单元作业
-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效力 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效力 单元测验
- 【作业】三、犯罪概说 刑法概说 单元作业
- 三、犯罪概说 刑法概说 单元测验
- 【作业】四、犯罪构成要件(上) 犯罪构成要件(上) 单元作业
- 四、犯罪构成要件(上) 犯罪构成要件(上) 单元测验
- 【作业】五、犯罪构成要件(下) 犯罪构成要件(下) 单元作业
- 五、犯罪构成要件(下) 犯罪构成要件(下) 单元测验
- 【作业】六、排除犯罪性行为 排除犯罪性行为 单元作业
- 六、排除犯罪性行为 排除犯罪性行为 单元测验
- 【作业】七、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单元作业
- 七、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单元测验
- 八、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 单元测验
- 【作业】八、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 单元作业
- 九、罪数 罪数 单元测验
- 【作业】九、罪数 罪数 单元作业
- 十、罪罚概述与体系 刑罚概述与体系 单元测验
- 【作业】十、罪罚概述与体系 刑罚概述与体系 单元作业
- 十一、刑罚裁量 刑罚的裁量 单元测试
- 【作业】十一、刑罚裁量 刑罚的裁量 单元作业
- 十二、刑罚的执行 刑罚的执行 单元测验
- 【作业】十二、刑罚的执行 刑罚的执行 单元作业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17-10-08到2018-01-13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一、刑法概说 刑法概说 单元作业
1、 问题: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评分规则: 【 第一是刑罚方法;第二是非刑罚处罚方法,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第37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于刑事处罚,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行政处分等;第三是保安处分,当然必须是用于处罚犯罪的,因为保安处分还有一部分是用于预防犯罪的措施。保安处分是指,以特殊预防为目的,以人身危险性为适用基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特定人所采用的,以矫正、感化、医疗等方法,改善适用对象,预防犯罪的特殊措施。第四就是单纯的宣告有罪,既不处以刑罚,也没有非刑罚。
】
一、刑法概说 刑法概说 单元测验
1、 问题: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属于下列哪种刑事法律?
选项:
A:刑法立法解释
B:单行刑法
C:刑法修正案
D:附属刑法
答案: 【单行刑法】
2、 问题:立法解释是以下那个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做的解释?
选项: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答案: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3、 问题:关于刑法用语的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按照体系解释,刑法分则中的“买卖”一词,均指购买并卖出;单纯的购买或者出售,不属于”买卖”
B:按照同类解释规则,对于刑法分则条文在列举具体要素后使用的“等”、“其他”用语,应按照所列举的内容、性质进行同类解释
C:将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属于当然解释
D:将盗窃骨灰的行为认定为盗窃“尸体”,属于扩大解释
答案: 【按照同类解释规则,对于刑法分则条文在列举具体要素后使用的“等”、“其他”用语,应按照所列举的内容、性质进行同类解释】
4、 问题:以下属于刑法中的有权解释的是?
选项:
A:权威学术观点
B:司法解释
C:立法解释
D:人民代表的个人意见
答案: 【司法解释;
立法解释】
5、 问题:广义上的刑法包括?
选项:
A:刑法典
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
D:刑法修正案
答案: 【刑法典;
单行刑法;
附属刑法;
刑法修正案】
6、 问题:扩张解释是指刑法条文的字面含义比刑法的真实含义宽,所以刑法本身在解释时被扩张。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扩张解释是指刑法条文的字面含义比刑法真实含义窄,于是扩张字面含义,使其符合刑法规定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7、 问题:文理解释可以分为当然解释、历史解释、扩张解释与限制解释。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刑法的解释方法可以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其中论理解释可以分为当然解释、历史解释、扩张解释与限制解释。】
8、 问题:我国现行《刑法》是在1997年颁布的,至2016年为止,该刑法已有( )个修正案被通过。
答案: 【9】
9、 问题:根据我国《刑法》第37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 )免于刑事处罚。
答案: 【可以】
10、 问题:司法解释是指,( )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所作的解释,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
答案: 【最高人民法院】
【作业】二、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效力 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效力 单元作业
1、 问题:请论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四个派生原则。
评分规则: 【 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四类:第一是排斥习惯法。第二是排斥不定期刑。第三是禁止有罪类推。但是允许进行有利于被告的类推。因为这种类推不会因为破坏刑法的可预测性而侵犯到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所以与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是保持一致的。第四就是禁止重法溯及既往。在我国就是适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即,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效力 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效力 单元测验
1、 问题:关于公平正义理念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选项:
A: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公平正义相吻合。
B:公平正义与罪刑相适应原则都要求在法律实施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根据案件特殊情况,为做到罪刑相适应,促进公平正义,可由最高法院授权下级法院,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D: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做到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二者并不矛盾
答案: 【根据案件特殊情况,为做到罪刑相适应,促进公平正义,可由最高法院授权下级法院,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 问题:某孤儿院为谋取单位福利,分两次将38名孤儿交给国外从事孤儿收养的中介组织,共收取30余万美元的“中介费”、“劳务费”。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
选项:
A:因《刑法》未将此行为规定为犯罪,便不能由于本案社会影响重大,就以刑事案件查处
B:本案可追究孤儿院及其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C: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核准后,本案可作为单位拐卖儿童犯罪处理,以利于进一步发挥法律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D:可追究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答案: 【可追究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3、 问题: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讲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当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状况不做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答案: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4、 问题: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选项: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罪责自负原则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答案: 【罪刑法定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5、 问题:下列哪种情形体现出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选项:
A:对累犯从重处罚
B: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
C:对中止犯的处罚宽大与未遂犯
D:对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从清河减轻处罚
答案: 【对累犯从重处罚;
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
对中止犯的处罚宽大与未遂犯;
对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从清河减轻处罚】
6、 问题:甲在日本犯恐怖主义的犯罪,他逃跑到中国后,由于我国参加了相关的国际条约,所以我国对甲在日本的恐怖主义犯罪有管辖权,对甲的定罪量刑应当以我国参加和缔结的国际条约当中的规定为准。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是指对某一犯罪而言我国刑法本身对其有管辖权,因此对甲的定罪量刑应当以我国刑法的规定为准】
7、 问题: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在立法时应当将法定刑都规定为绝对确定的法定刑,这样才能最好的贯彻两个原则。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我国刑法中法定刑除劫持航空器致人死亡外,全部为相对确定的法定刑,这样规定的目的是给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使得法官能够更好的结合案件本来的情况作出更加公正的裁判,才能更好的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
8、 问题:( )原则是指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答案: 【罪刑法定】
9、 问题:我国在( )年颁布的《刑法》中确定了罪刑法定原则。
答案: 【1997】
分析:【我国在1997年颁布的现行刑法中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而在之前的刑法中没有规定罪刑法定原则】
【作业】三、犯罪概说 刑法概说 单元作业
1、 问题:请简述犯罪的分类
评分规则: 【 1.重罪与轻罪一般来说可以把法定最低刑三年以上的称为重罪。2.自然犯与法定犯自然犯(刑事犯):是在侵害或者威胁法益的同时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传统型犯罪。法定犯(行政犯):是指侵害或者法益但没有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现代型犯罪。 3.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自然人犯罪:以自然人为行为主体的犯罪。单位犯罪:以单位作为行为主体的犯罪。4.身份犯与非身份犯身份犯:是指以特殊的身份作为主体要件的犯罪。非身份犯,是不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的犯罪。5.亲告罪与非亲告罪亲告罪:是指刑法明文规定只有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也称自诉案件。非亲告罪:是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也称公诉案件。
】
三、犯罪概说 刑法概说 单元测验
1、 问题: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的“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选项: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答案: 【不构成犯罪】
2、 问题:在罪刑法定基本原则的支配下,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是?
选项: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答案: 【刑事违法性】
3、 问题: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
选项:
A:有刑事违法性
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主观罪过性
答案: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4、 问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选项:
A:犯罪概念是区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总标准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