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9-10到2021-12-31

【作业】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单元作业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简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
评分规则: 【 相同点:1.都注重施助者和受助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都认为这是帮助受助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2.在工作目的上,二者是相似的,都希望通过施助者和受助者之间的互动,达到使受助者改变和成长的目的3.二者进行工作的对象常常使相似的。4.两者所遵循的指导理论和采用的方法技术常常使同源的不同点:1.工作对象不同2.处理的问题不同3.所需的时间不同4.涉及意识的深度不同5.目标不同6.工作场所不同7.称谓不同

2、 问题: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评分规则: 【 保密原则、助人自助原则、价值观中立原则、综合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注,答到这五点得分5分,对每一点进行阐述说明,每个点1分,阐述合计5分。总分10分)

3、 问题:简述心理咨询的概念
评分规则: 【 心理咨询是来访者就心理、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咨询专业人员进行诉说、商讨和询问,以求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咨询人员的启发与帮助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使来访者的潜能得到发掘,从而找到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辨明心理问题的性质,寻求摆脱心理困扰的条件和对策,达到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心理素质、提高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注,不要求一模一样,只要意思类似即可)

4、 问题:心理咨询的任务是什么?
评分规则: 【 心理咨询的任务包括:1.建立和体验新的人际关系2.认识内部冲突。3.纠正不合理信念。4.采取有效行动。(注,答到这五点得分4分,对每一点进行阐述说明,每个点1分,阐述合计4分。总分8分)

【作业】第二章 咨询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单元作业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问题:请简述弗洛伊德的分区观点
评分规则: 【 【参考答案】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潜意识和意识两大层次,两者之间以前意识为中介。意识是心理结构的表层,是人能觉知到的东西,也就是人当前注意到的心理活动、感知到的外界的各种刺激。潜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这些内容因为同社会道德准则相悖,因而无法直接得到满足,只好被压抑到潜意识中。但这些被压抑的内容并不是被动、僵死的,而是积极活动着,时刻寻求满足。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一部分,是由一些可以经由回忆而进入意识的经验所构成。潜意识的观念首先进入前意识才能到达意识。前意识的作用就是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使潜意识中的欲求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规范的要求和个人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一种保持意识层面不受干扰、不受潜意识侵犯的压抑作用,强迫那些潜意识的冲动留在原处,并一次又一次地打回或顶回企图来犯的潜意识。

2、 问题:请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评分规则: 【 人格的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代表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人格结构部分。它遵循“快乐原则”,它不看条件、不问时机、不计后果地寻求本能欲望的即时满足和紧张的立即释放。 “自我”是现实化的本能,它是个体出生后再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的。它按“现实原则”起作用,代表着理性和审慎。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满足。“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良心和道德力量的部分。它是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的结果,它遵循“道德原则”。从个体发育来看,“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超我”一旦形成后,“自我”就要同时协调“本我”、“超我”、和现实等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在考虑满足“本我”本能冲动和欲望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外界环境是否允许,还要考虑“超我”是否认可,

3、 问题:简述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意义和类型
评分规则: 【 意义:神经症和行为失调,是惩罚过分的结果或者是控制不当引起的。而行为矫正,正是通过积极的强化来改变人类行为的一种手段。类型:正强化:是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增加或刺激强度的增加,导致了行为的增强;负强化:指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消除或者刺激强度的降低,导致了行为的增强。正惩罚:是指在一个行为发生之后立刻跟随一个令人厌恶的刺激物并出现了一个令人不愉快的结果,导致将来这个行为不太可能再次发生负惩罚:指一个行为发生后撤走一个正强化物,减少将来这个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消退:如果一个已经通过条件化而增强的操作性活动发生之后没有强化刺激物出现,他的力量就削弱,继续反应一段时间,最终趋于消失。

4、 问题:简述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评分规则: 【 (1)人性观罗杰斯认为,任何人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成长的潜力,并且人具有将这些潜力发展到极致的先天倾向,他称为实现倾向。当环境支持人成长时,人们就具有一种成功的倾向。如果给予适当的条件,每个人身上正常的成长好发展能力就会得到释放。因此,咨询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一种安全和信任的氛围,提供适当的条件,从而促使来访者重新整合期自我实现和自我评价过程。(2)自我论自我或自我概念是罗杰斯心理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自我概念是指一种习得的关于一个人的能力和个性的知觉的集合。自我概念通过在与各种重要他人的交互作用的情境中,由大量的经验和体验形成,而自我实现倾向的作用就是自我和自我概念发展。如果个体能和自己的个体评估过程(自己真实的喜好和感受)保持联系,那么自我实现过程将会继续顺利发展。当个体面对与自我结构不一致的经验时,就会觉得受到威胁,体验到焦虑,个体就有选择的知觉经验或歪曲经验。(3)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论罗杰斯的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非指导性治疗、当事人中心治疗到以人为中心治疗。形成了一种以积极角度看待个体,相信个体会向功能充分实现的方向发展的心理治疗理论。

5、 问题:贝克提出的五种认知治疗技术是哪些?
评分规则: 【 贝克认为,改变功能失调的情绪和行为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修改不正确及功能失调的思维。贝克提出五中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1.识别自动思维:咨询师通过提问、指导来访者自我演示、或模仿等技术帮助来访者学会挖掘和识别那些自动化的思维过程。。    2.识别认知性错误:咨询师通过听取并记录来访者诉说的自动想法,以及不同地情境和问题,然后要求求助者归纳出一般规律,找出其共性。    3.真实性验证:将求助者地自动性思维和错误观念视为一种假设,然后鼓励来访者在严格设计地行为模式或情境中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     4.去中心化:很多来访者总感到自己是别人注意的中心,如果自己的行为举止稍有改变,就会引起周围每个人地注意和非难这种情况下,咨询师可以让他不像以前那样去与人交往,即在行为举止上稍有变化,然后要求他记录别人不良反应地次数,结果他发现很少有人注意他言行地变化。     5.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咨询师鼓励来访者对其自我忧郁或焦虑加以自我监控,让他了解情绪常常有一个开始、高峰、和消退的过程,这样可以使其认识到这些情绪波动地特点,从而增强治疗的信心。

6、 问题:请简述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基本观点。
评分规则: 【 事出并非一定有原因;从正向的意义出发,并由“例外”带来问题的解决;由小改变到大的雪球效应;来访者是自己的问题专家,并且拥有解决自身问题所需的能力;合作与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即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7、 问题:名词解释:客体关系、转变内化作用
评分规则: 【 客体关系指的是个体心灵内部表征出的人际关系。一旦这种自我-他人的行为模式建立起来以后,就将会对个体后来的人际关系造成影响。(5分)自体客体及其功能内化为心理结构的过程称为转变内化作用。(5分)

8、 问题:家庭心理治疗理论关注的焦点和治疗目标是什么?家庭治疗常用的技术包括哪些?
评分规则: 【 家庭心理咨询理论关注的焦点:当前的家庭关系如何对个体的症状起到了激发/维持的作用。(2.5分)   家庭心理咨询理论的治疗目标:使用一系列干预策略来帮助个体和家庭进行改变,从而减轻个体和家庭的苦恼。(2.5分)      家庭治疗常用的技术:主要包括提问技术、家庭图谱、雕塑、模拟家庭、积极赋义等。(5分)

9、 问题:交互分析咨询理论下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什么?
评分规则: 【 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使来询者成为一个统合之人,使个人从“父母式自我”与“儿童式自我”的交互模式中解脱出来,增强“成人式自我”的效能心理咨询,而不再受他人的支配。由此,学会与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并在交往中学会自我反省,是“交互分析疗法”的核心任务之一。

10、 问题:为了达到咨询目标,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使用到的常用技术有哪些?
评分规则: 【 为了达成治疗目标,使用到的技术包括例外问题(例外结构)和奇迹问题(假设解决结构)、布置任务等。所谓例外问题就是来访者的问题并没有出现或是来访者的问题并不像平时那么严重的情况。通过帮助来访者识别并检验这些例外情况,来访者将更有可能获得解决办法。这种探索还将提醒来访者:自己的问题并不是永不消逝的;此外,这种探索过程还能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拥有的资源、利用自己的优势并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而奇迹问题也是达成治疗目标的手段。治疗师会询问来访者“如果你的问题奇迹般地在一夜之间得到了解决,你如何知道它已经得到解决了?你的生活会出现怎样的不同?”之后,治疗师会鼓励来访者扮演“出现的不同”。要求来访者探讨奇迹将可以在来访者面前展开一系列关于未来的可能性,帮助来访者思索当自己摆脱了现有问题后那个完全不同的生活。这种干预方法将重点从过去和当前的问题提升到了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上。布置任务也就是给来访者布置家庭作业。观察型的作业要求来访者关注自己生活的某些方面。——观察家庭(生活、婚姻、人际关系)中发生的事件,哪些是你希望再次发生的?下次把结果告诉我” 这种任务可以将希望传达给来访者——改变必然会发生。改变是否会发生已经不再是问题了,问题在于它何时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来访者的乐观性,并能提升他们的希望。行为任务则是需要来访者真正地做一些行为——治疗师认为有助于其解决问题的行为。咨询师将对咨询过程中来访者的表现以及家庭作用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这个过程将帮助来访者认识到,如果希望达成目标,自己需要加强哪些方面,又需要改进哪些方面。

11、 问题:简述叙事疗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评分规则: 【 叙事疗法的基本观点包括:(4分)1.现实是由语言构成的。2.人不等于问题,问题才是问题。3.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4.生命的力量比问题本身更重要。叙事疗法的方法包括:(4分)(1)问题外化:将个体与问题分开。(2)重写故事:与解构原有故事相辅相成的是建构新的故事(重写故事)。另外,叙事疗法还会采取支持性的步骤,例如:(2分)欣赏性解释、支持性通信、仪式性宣言、奖励性证书、结论性判言、自传性故事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单元测验

1、 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从( )开始施行。
选项:
A:2013年5月1日 
B:2012年10月26日    
C:2013年1月1日 
D:2013年3月1日
答案: 【2013年5月1日 

2、 问题:在各类咨询中,(  )属于按咨询途径为标准的分类。
选项:
A: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 
B:短期咨询和长期咨询  
C:咨询室咨询和医疗机构咨询
D:门诊咨询、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
答案: 【门诊咨询、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

3、 问题:对心理咨询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选项:
A:心理咨询对某些问题不一定能起作用
B:理咨询的服务对象是心理正常的人群
C:心理咨询是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
D:心理咨询师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提供指导意见
答案: 【心理咨询师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提供指导意见

4、 问题:下列关于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主要心理品质的陈述中,错误的是
选项:
A:敏锐的观察力
B:敏锐的感受性
C:完美无缺的人格 
D:清晰的自我意识
答案: 【完美无缺的人格 

5、 问题:心理咨询中对于保密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选项:
A:保密原则是心理咨询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原则
B:求助者对于泄密有诉诸法律的权利
C:需要明确地甚至反复的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D:求助者的所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
答案: 【求助者的所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

6、 问题:从心理健康的灰色理论来看,心理咨询的对象是处于(   )区域的人群。
选项:
A:白色
B:黑色
C:深灰色   
D:浅灰色
答案: 【浅灰色

7、 问题:面不属于心理咨询的任务的是
选项:
A:建立和体验新的人际关系
B:认识内部冲突
C:在来访者难以抉择的时候替其作出行动的决定
D:纠正不合理信念
答案: 【在来访者难以抉择的时候替其作出行动的决定

8、 问题:下列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A: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都注重建立和维持施助者和来访者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都认为这是帮助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B: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所遵循的指导理论和方法技术常常是同源的
C: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施助者所接受的专业训练和所属专业组织是相同的
D: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所涉及意识的深度不同
答案: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施助者所接受的专业训练和所属专业组织是相同的

9、 问题:下列情况不属于保密例外的是
选项:
A:来访者有伤害自身或他人的严重危险
B: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等受到性侵犯或虐待
C: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来访者与第三人恋爱,发生性关系
D:法律规定需要披露的其他情况
答案: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来访者与第三人恋爱,发生性关系

10、 问题:心理咨询中,有关价值中立的原则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选项:
A:价值观中立原则要求咨询师尽量不干预来访者的价值观,对咨询中涉及的各类事件均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
B:保持价值观中立,咨询师才能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对其问题有正确的了解,并有可能提出适宜的处理办法  
C:保持价值观中立,也能增强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感,便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D:即使对于某些在来访者所属的文化主流中属于反社会或者边缘性的价值取向,咨询师也要保持绝对中立
答案: 【即使对于某些在来访者所属的文化主流中属于反社会或者边缘性的价值取向,咨询师也要保持绝对中立

第二章 咨询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单元测验

1、 问题:精神分析心理结构理论把无法被个体感知的心理活动称为
选项:
A:催眠状态
B:潜意识
C:前意识
D:超意识
答案: 【潜意识

2、 问题: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本我遵循
选项: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协调原则
D:至善原则
答案: 【快乐原则

3、 问题: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的根源是
选项:
A:本我与超我的关系不协调
B:超我过高的要求是重要的原因
C:自我无法协调本我与超我的矛盾
D:由于某些遗传因素造成的
答案: 【自我无法协调本我与超我的矛盾

4、 问题:下列属于负强化的情况是
选项:
A:杀鸡吓猴
B:望梅止渴
C: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D:由于饮酒后“烦闷解除”,逐渐形成了饮酒的嗜好
答案: 【由于饮酒后“烦闷解除”,逐渐形成了饮酒的嗜好

5、 问题:下列表述中,属于反向形成这种自我防御机制的是
选项:
A:一个恨丈夫的妻子,可能再行动上过分地爱和献身于丈夫,以此来避免因不喜欢丈夫而导致的对婚姻的威胁
B:在公司受了老板责骂的老实人,回家把愤怒转嫁到自己孩子身上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