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2到2020-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2讲 比较优势理论 第2讲 单元作业

1、 问题:请评述:“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无论是生产大豆、小麦,还是生产计算机、医疗器械,生产率水平都非常低,这些国家和地区没有比较优势产品,因此,也无法参与国际竞争。”。
评分规则: 【 本题满分20分。学员需先判断再评述。仅判断正确未进行分析评述,则最多得5分。以下是参评标准:比较优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生产率水平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而言,它们总有一些产品的劳动力生产率劣势相对较低,这些产品就是它们的比较优势产品,应该生产并尽量出口,通过贸易带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率水平提高。

2、 问题:外国拥有800单位的劳动,外国苹果的单位劳动投入是5,香蕉的单位劳动投入是1.(1)  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2)  贸易前,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是多少?(3)  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评分规则: 【 本题每小问10分,总分30分。学员需根据参评标准进行评分。以下是参评标准: (1)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为5/1=5(2)贸易前,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为5,因为封闭经济达到均衡时,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3)L=800, aLA=5, aLB=1,于是L/aLA=800/5=160, L/a*LB=800/1=800,本国的PPF曲线见下图。

3、 问题:单一要素的李嘉图模型中,RS与RD相交于不同的位置时,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评分规则: 【 (1)RS与RD相交于RS的第一段水平段时,意味着此时aLA/aLB=(Pa/Pb)w< aLA/aLB,此时,本国两种产品都生产,而外国只生产香蕉。
(2)RS与RD相交于RS的垂直段时,意味着此时aLA/aLB<(Pa/Pb)w< aLA/aLB,此时,本国只生产苹果,而外国只生产香蕉,双方进行贸易。这就是李嘉图所描述的完全的分工与贸易模式。
(3)RS与RD相交于RS的第二段水平段时,意味着此时aLA/aLB<(Pa/Pb)w= aLA/aLB,此时,外国两种产品都生产,而本国只生产苹果。

4、 问题:在只投入劳动力的情况下,中国和美国工人生产小麦和生铁的情况如下表: 小麦(吨)生铁(吨)一个中国工人200天200天一个美国工人100天50天(1)  中国和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分别是什么?(2)  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中国应该生产并出口什么产品?         (3)如果按照(2)中的生产与贸易模式,哪个国家将会从贸易得到好处?
评分规则: 【 本题第一小问10分,第二小问和第三小问均为5分,满分为20分。以下是参考评分标准:(1)中国生产小麦的机会成本=200÷200=1;美国生产小麦的比较成本=100天÷50 =2,根据比较优势的概念,中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机会成本较小的小麦,而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则是生铁。(2)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中国应该生产比较优势产品,即小麦。(3)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的贸易,对中国和美国都有利,自由贸易是互惠的。

第2讲 比较优势理论 第2讲 单元测试

1、 问题:根据李嘉图模型,大国和小国之间进行贸易,自由贸易会(      )。
选项:
A:降低小国的福利水平                                                 
B:降低大国的福利水平
C:改善小国的福利水平
D:改善两国的福利水平
答案: 【改善两国的福利水平

2、 问题: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保持不变,其原因在于 (      )。
选项:
A:劳动力总量不变
B:工资水平不变
C:机会成本不变
D:产品总成本不变
答案: 【机会成本不变

3、 问题:下列关于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之间的关系的观点,正确的是(     )。
选项:
A:一种产品具备绝对优势,它就一定具备比较优势
B:一种产品具备比较优势,它就一定具备绝对优势
C:绝对优势相对更大的产品具备比较优势
D: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是不同的概念,二者没有关系
答案: 【绝对优势相对更大的产品具备比较优势

4、 问题:单一要素经济下,当自由贸易使得两国福利增加时,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会(     )。
选项:
A:更加平坦
B:向外扩张
C:向内扩张
D:更加陡峭
答案: 【向外扩张

5、 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与两个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区域表示(     )。
选项:
A:生产可能性区域
B:贸易可能性区域
C:消费可能性区域 
D:交易可能性区域
答案: 【生产可能性区域;
消费可能性区域 

6、 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在坐标轴上的端点表示(     )。
选项:
A:两种产品各自的最大可能性产量
B:只生产一种产品,而另一种产品产量为零
C:两种产品产量为零
D:两种产品都不生产
答案: 【两种产品各自的最大可能性产量;
只生产一种产品,而另一种产品产量为零

7、 问题:在中国,生产10万吨小麦的资源可以生产1万台计算机,那么,10万吨小麦的机会成本就是                            。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1万台计算机;
10000台计算机;
一万台计算机

8、 问题: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                 。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相对价格(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
相对价格

9、 问题:在李嘉图模型中,当产品的相对价格          机会成本时,该种产品才会被生产。
答案: 【高于或大于

10、 问题:当一个国家生产一种产品的             成本较低时,该国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具备比较优势,反之,则具备比较劣势。
答案: 【机会

【作业】第4讲 标准贸易模型 第4讲 单元作业

1、 问题:在李嘉图模型中,探讨过相对价格与贸易利得的关系,即世界市场上均衡的相对价格越接近对方国内均衡的相对价格时,本国获得的贸易利得就越多。根据这个结论,分析贸易条件与贸易利得之间的关系。
评分规则: 【 学员可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分,以下是评价标准:贸易条件就是一国出口产品价格除以进口产品价格,它越接近对方国内均衡价格,说明越高。因此,贸易条件越改善,贸易利得越多。

2、 问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贸易条件改善会增加其福利。如果放宽其他条件不变的假设,并假设国家之间满足需求定理,会发生什么?
评分规则: 【 学员可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以下是参评标准:假设一国贸易条件改善,即该国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上涨。遵循需求定理,世界消费者将减少对其出口产品的消费,而转向其他替代产品。如果该国的出口需求富有价格弹性,那么出口数量的减少将比每单位价格的增长幅度更大,于是该国出口价值下降。此时,贸易条件的改善反而实际上会降低该国的实际收入和经济福利。

3、 问题:A国和B国有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用于生产两种产品X和Y。两国的技术水平一样,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A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分析下列情形中,两国贸易条件和福利的变化。(1)  A国的资本存量增加(2)  A国的劳动供给增加(3)  B国的资本存量增加(4)  B国的劳动供给增加
评分规则: 【 本题满分40分,每小问10分,学员需根据参评标准进行评分。根据H-O模型,A国将出口X,而B国出口Y。(1)A国资本存量增加,它将出现出口偏向型增长,于是A国贸易条件恶化,福利可能增加,也有可能降低;贸易伙伴国B的贸易条件和福利增加。
(2)A国劳动存量增加,将导致进口偏向型增长,于是A国贸易条件和福利都会改善;贸易伙伴国B的贸易条件和福利恶化。
(3)B国资本存量增加,它将出现进口偏向型增长,于是B国的贸易条件和福利都会改善;贸易伙伴国A的贸易条件和福利恶化。
(4)B国劳动存量增加,它将出现出口偏向型增长,于是B国贸易条件恶化,福利可能增加,也有可能降低;贸易伙伴国A的贸易条件和福利增加。

4、 问题:小国的偏向型经济增长不会影响该国的贸易条件。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评分规则: 【 本题满分20分,学员需根据参评标准进行评分。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恶化一国福利的原因在于,贸易条件的恶化会抵消经济增长带来的福利增长,但是对于小国而言,无论其增长的偏向性多么大,都无法影响世界市场的相对价格,因此也不会影响其贸易条件。

第3讲 资源禀赋理论 第3讲 单元测试

1、 问题:  假定两个国家甲和乙,其要素禀赋如下表,根据H-O模型有 (     )。 要素禀赋 劳动力资本甲国4515 乙国2010
选项:
A:甲国劳动力和资本都充裕
B:乙国劳动力和资本都稀缺
C:甲国劳动力充裕、资本稀缺
D:乙国劳动力充裕、资本稀缺
答案: 【甲国劳动力充裕、资本稀缺

2、 问题:根据对H-O理论的实证检验,比较符合H-O规律的是(    )。
选项:
A:中美贸易
B:美英贸易  
C:中印贸易
D:美日贸易
答案: 【中美贸易

3、 问题:一国生产单位小麦需要投入劳动力和土地数量分别为1和5,而生产单位纺织品需要投入劳动力和土地数量分别为2和6。则对于该国而言(    )。                                               
选项:
A:小麦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B:小麦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
C:纺织品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D:无法判断产品的要素密集程度
答案: 【小麦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4、 问题:韩国土地稀缺而资本充裕,当韩国与美国、加拿大签署农产品的自由贸易协定时,可能会对哪个行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
选项:
A:影视产业
B:服装业
C:畜牧业 
D:电子产业
答案: 【畜牧业 

5、 问题:下面哪个原因导致里昂惕夫之谜的出现(   )。
选项:
A:样本数据年份的特殊性
B:要素密集度逆转 
C:各国技术相同的假设
D:赫尔谢尔-俄林模型的逻辑错误
答案: 【赫尔谢尔-俄林模型的逻辑错误

6、 问题:假定两个国家甲和乙的要素禀赋如下。两国即将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则谁会反对?(     )国家要素禀赋               甲            乙劳动力                 45             20资本存量               15            10
选项:
A:甲国的工人
B:乙国的工人  
C:甲国的资本所有者
D:乙国的资本所有者
答案: 【乙国的工人  ;
甲国的资本所有者

7、 问题:相对于比利时而言,澳大利亚拥有较高的土地、劳动力,双方进行贸易的话,有(   )。
选项:
A:澳大利亚的土地所有者会获益
B:比利时的土地所有者会受损
C:澳大利亚的工人会受损 
D:比利时的工人会获益
答案: 【澳大利亚的土地所有者会获益;
比利时的土地所有者会受损;
澳大利亚的工人会受损 ;
比利时的工人会获益

8、 问题: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由于劳动力投入远远大于资本、土地和技术投入,所以纺织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错误,产品的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比较两种产品的要素的投入比例时,才能判断要素密集度。

9、 问题:相对于日本而言,中国是一个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如果双方降低进口关税水平,那么,日本工人的福利水平将得到改善。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错误。由于相对中国而言,日本的劳动力稀缺,因此中日自由贸易会降低日本工人的福利水平。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