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土壤学(福建农林大学)1456239441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4-08到2020-05-3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讲 绪论 单元测验-绪论
1、 问题:土壤指覆盖于 的疏松层。
选项:
A:地球陆地表面
B:水域底部
C: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
D:浅水域底部
答案: 【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
2、 问题:水、肥、气、热是土壤 要素。
选项:
A:肥力
B:环境
C:营养
D:健康
答案: 【肥力】
3、 问题:土壤圈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 。
选项:
A:表层
B:交界面上
C:中心
D:底层
答案: 【交界面上】
4、 问题:提出五大成土因素学说的是 学派。
选项:
A:农业化学土壤学
B:农业地质土壤学
C:土壤发生学
D:现代土壤学
答案: 【土壤发生学】
5、 问题:土壤在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那些方面?
选项:
A:贮存和供应养分
B:接纳、贮存和供应水分
C:生物支撑作用
D: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
答案: 【贮存和供应养分;
接纳、贮存和供应水分;
生物支撑作用;
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
6、 问题:土壤的固相由 组成。
选项:
A:矿物质
B:有机质
C:空气
D:水分
答案: 【矿物质;
有机质】
7、 问题:国际土壤年的主题是“健康土壤带来健康生活”,希望唤起全世界对土壤的关注,提高对土壤保护的认识,推进土壤管理工作,促进对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德国化学家法鲁提出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认为田间作物的产量决定于施入土壤中的矿质养料的数量。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认为田间作物的产量决定于施入土壤中的矿质养料的数量。德国地质学家法鲁主要贡献于农业地质土壤学观点。】
9、 问题:2013年12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决议,将12月 日定为“世界土壤日”,2015年定为“国际土壤年”。
答案: 【5】
10、 问题:土壤学的主要分支为 、土壤化学、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土壤地理学。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土壤物理;
土壤物理学】
【作业】第一讲 绪论 单元作业-绪论
1、 问题:简述土壤健康具有哪些核心指标?(30%)健康的土壤能维持哪些功能?(30%)土壤所面临的健康问题?(40%)
评分规则: 【 简答出要点并适当扩展延伸。评分参考要点:核心指标:1.良好的土壤结构;2.有机质含量较高;3.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功能:1.维持多样化的土壤生物群落;2.控制植物病害以及杂草虫害;3.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4.缓解气候变化。问题:1.土壤资源日益减少;2.土壤肥力失调;3.土壤基本功能下降,三分之一的土壤中度到高度退化。
】
第三讲 土壤固相组成 单元测验-土壤固相组成
1、 问题:同晶替代的结果是 。
选项:
A:矿物的晶格构造和电荷性质都不变
B:矿物的晶格构造和电荷性质都变化
C:矿物的晶格构造不变,但电荷性质改变
D:电荷性质不变,但矿物的晶格构造改变
答案: 【矿物的晶格构造不变,但电荷性质改变】
2、 问题:1:1型矿物的晶层间由 连接。
选项:
A:氢键
B:范德华力
C:水膜
D:静电引力
答案: 【氢键】
3、 问题: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土壤有机质一般以那些形态存在?
选项:
A:新鲜有机物质
B:半分解有机物质
C:土壤腐殖质
D:土壤生物
答案: 【新鲜有机物质;
半分解有机物质;
土壤腐殖质】
4、 问题:土壤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是通过微生物对有机残体的分解和合成作用重新形成的特殊有机质。根据不同的溶剂浸提土壤,可将腐殖质划分为下面那些组分?
选项:
A:胡敏素
B:胡敏酸
C:富里酸
D:有机酸
答案: 【胡敏素;
胡敏酸;
富里酸】
5、 问题:层状硅酸盐矿物晶格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别,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按沙粒、粉粒、黏粒的质量百分数组合将土壤质地划分为13级。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别,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按沙粒、粉粒、黏粒的质量百分数组合将土壤质地划分为12级。】
7、 问题:旱地改成水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分析:【旱地改水田,由于增加了土壤的淹水时间,有利于土壤嫌气性微生物的活动,有机质积累速度加快。】
8、 问题:土壤矿物按其来源可分为原生矿物和 。
答案: 【次生矿物】
9、 问题:当前对土壤颗粒按其大小分级时,国内外存在多个分级标准,其中美国制(1951)将黏粒上限从5 μm下降至 μm,这一黏粒上限已为世界各国粒级制所公认和采用。
答案: 【2】
10、 问题:各种动、植物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复杂的转化过程,主要向两个方面转化,即有机质的矿质化和 过程。
答案: 【腐殖化】
【作业】第三讲 土壤固相组成 单元作业-土壤固相组成
1、 问题:简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评分规则: 【 简答出要点并适当扩展延伸。评分参考要点:从水、肥、气、热四个方面考虑。(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C、N、P等。(2)促进植物生长发育:胡敏酸可以加强植物呼吸过程,促进养分迅速进入植物体。 胡敏酸钠盐对植物根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土壤有机质中的激素、异生长素、抗生素等对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并能增强植物抗性。 (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腐殖质形成团粒状结构,增加土壤的疏松性,改善通气性和透水性。土壤腐殖质是亲水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亲水基团,能提高土壤的有效持水量。腐殖质为棕色至褐色或黑色物质,增加了土壤吸热的能力,提高土壤温度。(4)促进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生命活动所需养分和能量的主要来源。(5)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腐殖质胶体以带负电荷为主,从而可吸附土壤溶液中的交换性阳离子,因此,土壤有机质具有巨大的保肥能力。 腐殖酸本身是一种弱酸,腐殖酸和其盐类可构成缓冲体系。(6)有机质具有活化磷的作用:土壤有机质具能与难溶性的磷反应,可增加磷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和磷肥的利用率。
】
第四讲 土壤生物 单元测验-土壤生物
1、 问题:以下不属于土壤原生动物的是 ()
选项:
A:鞭毛虫
B:变形虫
C:线虫
D:有壳虫
答案: 【线虫】
2、 问题:以下关于土壤细菌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固氮细菌往往是自养菌
B:Pseudomonas属于革兰氏阳性菌
C:芽孢杆菌对土壤环境中各种不利因素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D:农耕过程会影响土壤细菌总量但不会改变其组成
答案: 【芽孢杆菌对土壤环境中各种不利因素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3、 问题:下列有关影响土壤生物分布因素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高盐土壤中可能存在嗜盐和耐盐微生物。
B:土壤地理位置差异往往导致影响土壤生物分布的因素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来自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
C: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氧气含量下降,厌氧微生物比例通常会升高。
D:改变地上植被类型通常不能改变土壤生物的分布。
答案: 【高盐土壤中可能存在嗜盐和耐盐微生物。;
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氧气含量下降,厌氧微生物比例通常会升高。】
4、 问题:某课题组研究放牧对某干旱地区土壤生物的影响得到如下数据:放牧导致真菌、细菌数量显著下降,而真菌细菌比例不变,土壤理化性质中含水量、总碳、总氮下降。由此你可以得到以下哪些合理推测()
选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