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基础力学实验(同济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9-13到2022-01-15
【作业】1.基础力学性能实验 章节作业
1、 问题: 在弹性范围内,材料在拉伸与压缩过程中( )E相同,µ不同; B. E不同,µ相同;C. E相同,µ相同;D. E不同,µ不同
评分规则: 【 单选题,答案选对即得满分。答案C
】
2、 问题: 低碳钢拉伸实验中测定的力学参数,那些是强度指标,那些是塑性指标?
评分规则: 【 按照答对多少酌情给分。参考答案:强度指标:(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塑性指标: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
】
3、 问题:比较低碳钢和铸铁破坏断口形貌,分析两者的塑性。
评分规则: 【 按照答对多少酌情给分。参考答案:低碳钢拉伸试验是在颈缩处断裂。其断口形状为杯锥状断口,在断口中心区域,有明显的锯齿形拉伸破坏,破坏断面为粗糙平面;在断口边缘有明显的剪切破坏,破坏面与试件轴线大约成45º。断面收缩率越大,塑性越大。铸铁断口粗糙平齐,没有出现颈缩现象,属于典型的脆性断口。
】
4、 问题: 试描述低碳钢和铸铁在压缩时的不同点。
评分规则: 【 按照答对多少酌情给分。参考答案:低碳钢在压缩过程中出现一小段屈服阶段(用以测定屈服强度),而后越压越扁,同时试件横截面积越来越大,变形后逐渐被压成鼓形,继续加载则试样由鼓形再变成象棋形状甚至饼形。铸铁压缩破坏时断裂面和试样轴线成约45°角,破坏断面形成螺旋断面,属于剪切破坏。
】
5、 问题: 如材料相同、直径相同的长比例试样L0=10d0与短比例试样L0=5d0相比,其拉断后断后伸长率是否相同?为什么?
评分规则: 【 按照答对多少酌情给分。参考答案:不同,前者小于后者。
】
【作业】2.基本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电测原理介绍 章节作业
1、 问题:电阻应变片测出的是 ()A. 剪应变 B.剪应力 C.线应变 D.正应力
评分规则: 【 单选题,答案选对即得满分。答案C
】
2、 问题: 应变电测技术的原理是什么,举出若干工程应用实例。
评分规则: 【 按照答对多少酌情给分。答: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当构件受力变形时,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相应变化。通过应变仪测定应变片的电阻变化,并换算成应变或输出与应变成正比的电信号。实例:桥梁、飞机机翼力学特性、高温炼钢炉、汽车、钢架等力学性能测试
】
3、 问题: 应变电测接桥方法中,温度补偿片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常用的温度补偿有哪几种?
评分规则: 【 按照答对多少酌情给分。答:规格相同、温度场相同、贴在与构件相同材质的材料上且不受力。有自补偿和另补偿两种。
】
4、 问题: 低碳钢、铸铁试样的扭转实验主要测定哪些力学参数?
评分规则: 【 按照答对多少酌情给分。答:试验过程中通过电子式扭转试验机测定低碳钢扭转时的剪切屈服极限τsL、剪切强度极限τb、单位扭角θ,以及测定铸铁扭转时的剪切强度极限τb 、单位扭角θ。
】
5、 问题:低碳钢和铸铁扭转实验破坏断口如何,尝试绘出示意图,并分析其破坏原因。
评分规则: 【 按照答对多少酌情给分。答:低碳钢破坏原因:低碳钢的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所以切应力先达到最大极限。由于最大切应力发生在横截面上,所以低碳钢在扭转时,沿横截面先被剪断。铸铁破坏原因:铸铁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所以拉应力先达到极限,由于最大拉应力在和横截面成45°方向的斜截面上,所以裂缝首先出现在与最大拉应力垂直的45°斜截面上。
】
【作业】3.验证性实验 章节作业
1、 问题:在做梁的纯弯曲实验时,为什么采用增量法进行逐级等量加载?
评分规则: 【 按照答对多少酌情给分。解答:采用增量法加载,可以消除初始状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可以消除测试系统的系统误差,可以消除梁的自重的影响。
】
2、 问题: 如果将纯弯曲梁正应力测定实验中的钢梁换成铜梁,两者尺寸完全相同,并且距中性层等距离处测得的应变相等,则二梁相应截面的应力是否相同?所加荷载是否相同?为什么?
评分规则: 【 按照答对多少酌情给分。答:因为材料的弹性模量不同,当应变相等时,根据胡克定律知二梁相应截面的应力不同。又因为二者尺寸完全相同,当应力不相同时,所加荷载也不相同。
】
3、 问题:弯扭组合变形实验主应力测量中,应变花是否可沿任意方向粘贴?
评分规则: 【 按照答对多少酌情给分。解答:可以的,同一点处任意三个不同方向的应变片组成的应变化,可以确定主应变大小和方向,也可以通过广义胡克定律换算出主应力。
】
4、 问题: 在梁的弯曲正应力实验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评分规则: 【 按照答对多少酌情给分。答:①加载位置不准确②荷载不精确③材料的各向异性、或者不均质造成④应变片方向和位置的偏差⑤中心位置产生剪力(非纯弯曲)
】
【作业】4.电测法综合实验 章节作业
1、 问题:如下图所示,沿横截面高度粘贴5枚应变计,编号如图所示,测的其中三枚应变计的读数分别为80
评分规则: 【 答案选对10分。答案(C)
】
2、 问题: 悬臂梁受力状态如下图所示,梁的抗弯截面模量、截面面积的弹性模量为已知条件。试用电测法测试作用于悬臂端的集中荷载F值,请画出布片方式和组桥方式,并写出力F与电桥读数
评分规则: 【 画出布片方式20分,接桥方式20分,计算出力F与电桥读数关系10分。
】
3、 问题:什么是应变片的灵敏系数?简述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评分规则: 【 应变片工作原理10分,灵敏系数10分
】
4、 问题: 常用的接桥方式有哪几种?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评分规则: 【 接桥方式10分,适用范围10分。
】
4.电测法综合实验 单元测试1
1、 问题:用标距50mm和100mm的两种拉伸试样,测得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分别是σs1、σs2,伸长率分别为δ5和δ10。比较两试样的结果,则有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哪一个?
选项:
A: σs1 < σs2 ,δ5 > δ10
B: σs1 < σs2 ,δ5 = δ10
C:σs1 = σs2 ,δ5 > δ10
D: σs1 = σs2 ,δ5 = δ10
答案: 【σs1 = σs2 ,δ5 > δ10 】
2、 问题:金属材料拉伸时,弹性模量 E 是在( )测定的。
选项:
A:弹性阶段
B:线性弹性阶段
C:强化阶段
D:局部变形阶段
答案: 【线性弹性阶段】
3、 问题:塑性材料冷作硬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了变化。试判断以下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 )
选项:
A:屈服应力提高,弹性模量降低
B: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C:屈服应力不变,弹性模量不变
D:比例极限不变,塑性不变
答案: 【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4、 问题:试件材料相同,直径相同,长度不同测得的断后伸长率δ、截面收缩率ψ是( )
选项:
A:不同的
B:相同的
C:δ不同,ψ相同
D:δ相同,ψ不同
答案: 【δ不同,ψ相同】
5、 问题:设σp,σc,σs,σb分别表示拉伸试件的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
选项:
A:σp<σc<σs<σb
B:试件中的真实应力不可能大于σb。
C:对于各种不同材料,许用应力均由强度极限σb和对应的安全系数nb来确定,即[σ]=σb/nb
D:全部正确
答案: 【σp<σc<σs<σb】
6、 问题:三根圆棒试样,其面积和长度均相同,进行拉伸试验得到的σ—ε曲线如图所示,其中强度最高、刚度最大、塑性最好的试样分别是( )
选项:
A:a , b , c
B:b , c , a
C:c , b , a
D:c , a , b
答案: 【c , b , a】
7、 问题:电阻应变片所测量的应变是( )
选项:
A:应变片栅长范围的平均应变
B:应变片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应变
C:应变片栅长中心点处的应变
D:应变片栅长两端点处应变的平均值
答案: 【应变片栅长范围的平均应变】
8、 问题:在做梁的纯弯曲实验时,应采用增量法进行逐级等量加载。在下列四个有关表述中,( )是不正确的。
选项:
A:采用增量法加载,可以消除初始状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B:采用增量法加载,可以消除测试系统的系统误差
C:采用增量法加载,可以消除梁的自重的影响
D:采用增量法加载,可以保证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
答案: 【采用增量法加载,可以保证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
9、 问题:铸铁试件扭转破坏是( )。
选项:
A:沿横截拉断
B:沿横截剪断
C:沿45度螺旋面拉断
D:沿45度螺旋面剪断
答案: 【沿45度螺旋面拉断】
10、 问题:如图示,沿梁横截面高度粘贴五枚电阻应变片,编号如图,测得其中三枚应变片的应变读数分别为-29 με 、2 με 和60 με ,试判断所对应的应变 片编号为( )。
选项:
A:1、3、5
B:2、4、5
C:2、3、4
D:2、3、5
答案: 【2、3、5】
11、 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误差较大的数据,则有( )等多种选择。
选项:
A:妥妥进行适当修改,使之与实验对应
B:予以舍去,并注明原因
C:进行误差分析,影响不大,予以保留
D:宣告失败,重新试验得到数据
答案: 【予以舍去,并注明原因;
进行误差分析,影响不大,予以保留;
宣告失败,重新试验得到数据】
12、 问题:材料受扭转作用破坏时,低碳钢是由( )破坏,铸铁是由( )破坏。
选项:
A:剪应力
B:压应力
C:拉应力
D:弯曲应力
答案: 【剪应力;
拉应力】
13、 问题: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
选项:
A:若将所加的荷载去掉,试件的变形可全部消失,时间恢复到原来形状和大小,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B:若拉伸试件处于弹性变形阶段,则试件工作段的应力σ与ε成正比关系,即。σ=Eε
C:若拉伸试件工作单的应力σ与ε成正比关系,即,σ=Eε,则试件必处于弹性变形阶段。
D: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中,弹性阶段的最高应力为比例极限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