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传媒大学)1464179441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4-27到2021-07-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单元测验
1、 问题:下列选项中,从价值论层面界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概念的有:
选项:
A: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宣传的认识
B: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根本保障,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来科学地、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D:中国共产党对所领导的新闻、宣传、舆论等传播领域工作性质和作用的认识
答案: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根本保障,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2、 问题:下列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正确的有:
选项:
A:以上都不是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马克思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总的看法及规律性认识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新闻专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开放创新的理论体系
E: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源于实践,指导实践
F: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历了长期的科学发展过程
答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开放创新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源于实践,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历了长期的科学发展过程】
3、 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新闻传播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选项:
A:交往媒介
B:精神交往
C:交往形态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交往媒介;
精神交往;
交往形态】
4、 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立场是 。
答案: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5、 问题:“异化”指的是:
答案: 【人类自己创造的力量作为外部力量又反过来支配人类】
第三章 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第三章单元测验
1、 问题:新闻规律的双重性指的是
选项:
A:客观性和普遍性
B:客观性和主体性
C:外部性和整体性
D:普遍性和主体性
答案: 【客观性和主体性】
2、 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A:事实具有宣传价值,则一定具有新闻价值
B:事实具有新闻价值,不一定具有宣传价值
C:一则新闻不一定包含全部新闻价值要素
D:传收互动律中的“接近律”强调,传播是主体间信息共享行为,从而达到行为的互相接近一致
答案: 【事实具有宣传价值,则一定具有新闻价值】
3、 问题:新闻价值规律的依据包括:
选项:
A:社会心理学:人的信息选择与记忆机制
B:传播学:把关人理论
C:新闻学:传收互动律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社会心理学:人的信息选择与记忆机制;
传播学:把关人理论;
新闻学:传收互动律】
4、 问题:新闻价值要素包括:
选项:
A:时新性
B:重要性
C:显著性
D:接近性
E:目的性
F:趣味性
G:以上都不是
答案: 【时新性;
重要性;
显著性;
接近性;
趣味性】
5、 问题:价值指的是_,新闻价值指的是______。
答案: 【客体的属性和功能对主体的效应;事实信息具有能够满足社会和公众信息需要的各种要素总和。】
第二章 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基本要求 第二章单元测验
1、 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我国新闻事业既是党的事业,也是人民的事业,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的
B: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民为中心
C:“耳目喉舌”观仅要求媒体做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
D:我国新闻事业以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为主要职责,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E:新闻媒体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基本职责
答案: 【我国新闻事业既是党的事业,也是人民的事业,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的;
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民为中心;
我国新闻事业以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为主要职责,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新闻媒体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基本职责】
2、 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B:我国新闻事业具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重属性
C:事业属性决定我国新闻事业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潜力
D:产业属性决定我国新闻事业的政治方向和工作原则
答案: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新闻事业具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重属性】
3、 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新闻的本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既包括单个的具体事实,也包括整体的社会现象
B:“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
C:“一般的公正”可以理解为我们要做好全面、平衡的报道
D:新闻报道的“客观”要求我们尽可能反映争议各方的立场和意见
答案: 【新闻的本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既包括单个的具体事实,也包括整体的社会现象;
“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
“一般的公正”可以理解为我们要做好全面、平衡的报道;
新闻报道的“客观”要求我们尽可能反映争议各方的立场和意见】
4、 问题:“报喜不报忧”的做法没有违背“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这一基本要求。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第五章 坚持新闻真实 第五章单元测验
1、 问题:下列不属于对新闻真实“过程性”的解读的是
选项:
A:传播者对真实的认识过程
B:事实的变化过程
C:受众对真实的认识过程
D:新闻报道是对真实世界的再现,而非真实世界本身
答案: 【新闻报道是对真实世界的再现,而非真实世界本身】
2、 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19世纪初,新闻这一概念和词汇引入中国
B:事实的变动产生新闻
C:新闻带来的信息势能改变能够对社会变革产生实际影响
D:具体的政治经济制度、历史传统会对新闻时效产生影响
答案: 【19世纪初,新闻这一概念和词汇引入中国;
事实的变动产生新闻;
新闻带来的信息势能改变能够对社会变革产生实际影响;
具体的政治经济制度、历史传统会对新闻时效产生影响】
3、 问题:下列属于现代新闻业产生的条件的有:
选项:
A:世界地理大发现带来全球贸易,产生新闻传播规模化需求
B:欧洲在地理上正形成一个连片的文明地区
C: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奠定规模化传播的文字基础
D:古登堡印刷术提供了规模化新闻传播技术条件
答案: 【世界地理大发现带来全球贸易,产生新闻传播规模化需求;
欧洲在地理上正形成一个连片的文明地区;
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奠定规模化传播的文字基础;
古登堡印刷术提供了规模化新闻传播技术条件】
4、 问题:新闻真实的四大特征分别是
选项:
A:事实性
B:过程性
C:有限性
D:及时公开
答案: 【事实性;
过程性;
有限性;
及时公开】
5、 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虚假新闻具有新闻事实根据,但却没有全面、正确、恰当报道新闻事实
B:严重失实新闻是假新闻的一种表现
C:只要具有一定事实根据,就实现了新闻真实
D:假新闻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据,是想象或臆造出来的
E:失实新闻具有新闻事实根据,但却没有全面、正确、恰当报道新闻事实
答案: 【假新闻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据,是想象或臆造出来的;
失实新闻具有新闻事实根据,但却没有全面、正确、恰当报道新闻事实】
6、 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微观真实是新闻真实的基础条件,宏观真实是新闻真实的更高要求
B:宏观真实指新闻报道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宏观图景
C:每一则真实的新闻报道组合在一起,呈现的宏观图景一定是真实的
D:马克思用“有机报刊运动论”来论述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辩证关系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2022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传媒大学)1467838443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2-04-18到2022-08-01
第一讲 导论 第一讲 测验
1、 问题:下列选项中,从价值论层面界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概念的有:
选项:
A: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宣传的认识
B: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根本保障,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来科学地、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D:中国共产党对所领导的新闻、宣传、舆论等传播领域工作性质和作用的认识
答案: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根本保障,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