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11-12到2021-12-3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导论 单元测试

1、 问题:不属于宪法关系的主体的是(    )。
选项:
A: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B:社团法人
C:政党
D:政府间国际组织
答案: 【政府间国际组织

2、 问题:宪法反映的阶级力量的对比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          )方面。
选项:
A: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B:宪法规定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C: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D:只要存在阶级斗争,就存在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
答案: 【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3、 问题:以下表述中,哪些不属于宪法的特征?
选项:
A: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问题
B:宪法规定了公权力的运行规范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加严格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答案: 【宪法规定了公权力的运行规范

4、 问题:当宪法规范无法准确、全面地调整社会关系,且穷尽解释宪法规范仍无法调整社会关系时,应当(    )。
选项:
A:进行合宪性审查
B:按宪法规定的程序重新选举宪法解释机关成员
C:按宪法规定的程序修改宪法
D:按宪法规定的程序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答案: 【按宪法规定的程序修改宪法

5、 问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宪法部门法的有哪项?
选项: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集会游行示威法
C:残疾人保障法
D:义务教育法
答案: 【集会游行示威法

6、 问题: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属于(       )
选项:
A:成文宪法
B:不成文宪法
C:刚性宪法
D:柔性宪法
答案: 【不成文宪法;
柔性宪法

7、 问题: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可以直接依据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选项:
A:宪法
B:刑法
C:行政法
D:民事诉讼法
答案: 【刑法;
行政法;
民事诉讼法

8、 问题:下列有关宪法的指引作用的表述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选项:
A:宪法指引的主体包括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
B:宪法指引的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C:宪法指引的效力具有最高性
D:宪法的指引贯穿着民主的基本精神
答案: 【宪法指引的主体包括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
宪法指引的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宪法指引的效力具有最高性;
宪法的指引贯穿着民主的基本精神

9、 问题:根据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宪法可分为以下那些?
选项:
A:成文宪法
B:钦定宪法
C:民定宪法
D:不成文宪法
答案: 【成文宪法;
不成文宪法

10、 问题:以下哪些选项属于现代宪法学新发展的内容?()
选项:
A:关注权力分立和人权保障
B:避免对社会经济生活过多干预
C:引入“福利国家”理念
D:保障精神自由和人身自由
E:重视宪法在实践中的解释与适用
答案: 【引入“福利国家”理念;
保障精神自由和人身自由;
重视宪法在实践中的解释与适用

11、 问题:与宪法一样,中国宪法学最初也继受于西方。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2、 问题: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3、 问题:比较分析的基础是逻辑学和语言文字学。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4、 问题:近现代中国宪法学在内容、方法以及体系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点,因此不存在历史局限性。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5、 问题:宪法学具有特殊的规范性和实践性。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6、 问题:以(                  )为标准,可以将宪法学分为近代宪法学、现代宪法学和当代宪法学。
答案: 【宪法发展的历史阶段

17、 问题: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创立的(      )学说开始产生重大影响。
答案: 【“五权宪法”

18、 问题: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是(       )的总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
答案: 【全面依法治国

19、 问题:(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彻底废除旧法,开始创建新的法律制度与法律体系。
答案: 【1949年2月28日

20、 问题:(    )年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成立,对于团结和组织全国宪法学者开展学术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答案: 【1985

第一章 宪法总论 单元测试

1、 问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宪法产生的思想基础?
选项:
A:天赋人权论
B:社会契约论
C:主权在民论
D:君权神授论
答案: 【君权神授论

2、 问题:作为不成文宪法的代表,英国宪法是由下列哪些内容构成的:①王位继承法;②英宪精义;③男女平等选举法;④“内阁对议会下院负责”的宪法惯例。
选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①③④

3、 问题: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的这一规定,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或适当的是(    )
选项:
A: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B:依法治国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形式意义的法治
C:依法治国要求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
D:依法治国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
答案: 【依法治国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形式意义的法治

4、 问题:根据宪法渊源的相关知识,下列不属于我国宪法渊源的是?
选项:
A:宪法典
B:宪法惯例
C:宪法解释
D:宪法判例
答案: 【宪法判例

5、 问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宪法的功能?( )
选项:
A:控制与规范国家权力
B:确认改革发展成果
C:限制公民权利
D:法律制定的依据
答案: 【限制公民权利

6、 问题:‎根据公法学的知识,宪法的定义不应当包含下列选项中的哪些内容?
选项:
A:规定公民应当如何开展自己的私人生活
B: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
C: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