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06到2020-06-0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章 导入技能 第一章 作业(新)

1、 问题:请为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二首》设计导入环节。
评分规则: 【 互评评分指导说明:该部分包括评分指导及具体得分标准两部分,建议按照“总-分”的思路填写;评分指导可以为一个概括性的描述,也可为多个不同纬度的评分描述;例如该题主要考查句子的重音和语调问题,请以这两条为基本评分点;具体的得分标为针对得分指导指定更加详细的具体得分标准,例如读音太慢、影响理解或引起误解仅得2分;

第二章 结束技能 第二章 测试题

1、 问题:1.结束技能不用在哪儿?( )
选项:
A:A一节课的结束
B:B分析某个概念的结束
C:C一章的教学结束
D:D一节新课的开始
答案: 【D一节新课的开始

2、 问题:2.导入时提出的问题,结束时再次提起,再度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的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使用了哪种类型的结束技能()
选项:
A:A系统归纳
B:B比较异同
C:C首尾呼应
D:D创设悬念
答案: 【C首尾呼应

3、 问题:3.在“酶的作用和本质”一节的教学后,学生设计了一则加酶洗衣粉广告,这一活动属于( )
选项:
A:A扩展延伸
B:B总结归纳
C:C研究性学习
D:D科学史教育
答案: 【A扩展延伸

4、 问题:4.使用系统归纳的结束方式能够达到的目的有( )
选项:
A:A强化知识
B:B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C:C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D:D加深印象
答案: 【A强化知识 ;
B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
D加深印象

5、 问题:5.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结课类型有哪些( )
选项:
A:A领悟主题
B:B巩固练习
C:C系统归纳
D:D创设悬念
答案: 【B巩固练习 ;
C系统归纳

6、 问题:7.教师选择比较异同的方式结束课堂时,目的主要是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 问题:8.导入时提出的问题,结束时再次提起,再度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的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种结束的方式属于首尾呼应。(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9.在课堂结束时,教师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把下一部分内容的重点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示出来,或是顺着本节课的总结提出几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为后面的新课留下点“神秘色彩”,这是创设悬念的结课技能。(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一章 导入技能 第一章测试题(新)

1、 问题:直观导入是教师在讲授新课题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直观教具,再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下面不属于直观教具的是( )
选项:
A:A 物体、标本
B:B 模型、图表
C:C 故事、悬念
D:D 幻灯片、视频
答案: 【C 故事、悬念

2、 问题: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生物学事例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法属于( )
选项:
A:A 直接导入
B:B 经验导入
C:C 故事导入
D:D 事例导入
答案: 【D 事例导入

3、 问题: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的教学中,某教师以“我们吃的馒头、面包中由许多的小孔,吃起来松软可口。馒头、面包上的小孔是怎么产生的呢?”进行导入,这种导入类型是( )
选项:
A:A 故事导入
B:B 设疑导入
C:C 实验导入
D:D 直接导入
答案: 【B 设疑导入

4、 问题:导入的目的是( )
选项:
A:A 引起注意
B:B 产生兴趣
C:C 让学生从心理和知识上进入听课的准备状态
D:D 激起动机
答案: 【A 引起注意;
B 产生兴趣;
C 让学生从心理和知识上进入听课的准备状态;
D 激起动机

5、 问题:下列哪项是导入技能需要遵循的原则?( )
选项:
A:A 导入要目的明确
B:B 导入不需要关注其关联性
C:C 导入的资源要有针对性
D:D 导入要精巧
答案: 【A 导入要目的明确;
C 导入的资源要有针对性;
D 导入要精巧

6、 问题:旧知识导入就是以复习、提问等教学活动开始,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事例导入是教师巧设悬念,利用学生急切期待的心理,使教学内容产生诱惑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8、 问题: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导入新课,学生观察实验,或者自己亲手做实验,这样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作业】第二章 结束技能 第二章 作业题

1、 问题:请你为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设计结束活动。
评分规则: 【 可以结束语的类型有很多种,比如,延伸式、升华式、总结式、悬念式等等,设计合理即可得分。

第三章 教学语言技能 第三章 测验题

1、 问题:1.语速是指讲话的速度,课堂教学的语言速度以每分钟多少字为宜( )
选项:
A:A 100至200
B:B 200至250
C:C 200至350
D:D 350至500
答案: 【B 200至250

2、 问题:2.一般用在叙述、说明或表示迟疑、思索等的句子里的语调为( )
选项:
A:A 高升调
B:B 平直调
C:C 曲折调
D:D 降抑调
答案: 【B 平直调

3、 问题:3.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学语言技能的应用原则( )
选项:
A:A教育性
B:B科学性
C:C逻辑性
D:D随意性
答案: 【D随意性

4、 问题:4. 教学语言的基本结构由哪三个要素组成( )
选项:
A:A 引入
B:B 介入
C:C 评核
D:D 评价
答案: 【A 引入;
B 介入;
C 评核

5、 问题:5.教学语言的功能包括 ( )
选项:
A:A 传道、授业、解惑
B:B 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C:C 组织教学
D:D 会讲故事
答案: 【A 传道、授业、解惑;
B 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