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4到2020-06-27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作业

1、 问题:微生物
评分规则: 【 是指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0.1mm)的总称。

2、 问题:巴斯德对微生物学的贡献
评分规则: 【 否认“自然发生说”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将病原菌减毒,使其转变为疫苗巴氏消毒法的发明

3、 问题:科赫对微生物学的贡献
评分规则: 【 发明固体培养基,建立微生物固体培养分离纯化技术分离多种病原菌提出科赫法则创立多种显微镜技术

【作业】第二章 原核生物 第二章 作业

1、 问题:名词解释:L-型细菌
评分规则: 【 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变异型菌株

2、 问题:名词解释:原生质体
评分规则: 【 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处理或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而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而形成的仅由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形、对渗透压变化敏感的细胞,一般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形成

3、 问题:名词解释:球形体
评分规则: 【 用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理革兰氏阴性细菌获得的残留部分细胞壁(外壁层)的球形体

4、 问题:名词解释:荚膜
评分规则: 【 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

5、 问题:名词解释:芽孢
评分规则: 【 些细菌(只是G+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

6、 问题:细菌按外形不同分三类
评分规则: 【 球菌、杆菌、螺旋菌

7、 问题: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共有组分是?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组分是?
评分规则: 【 肽聚糖、磷壁酸

8、 问题:试比较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主要异同点
评分规则: 【 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共有成分是肽聚糖,但G+菌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构成。G-菌肽聚糖仅1~2层,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构成。
g+特有成分是磷壁酸,分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两种。g-菌特有成分是外膜,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组成。

9、 问题:试述革兰阴性菌脂多糖的化学组成及其作用。
评分规则: 【 脂多糖,也称内毒素,位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的最外层,由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性侧链三部分成分组成。
类脂a为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组分,无种属特异性;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而o-特异侧链是革兰氏阴性菌的菌体抗原,具有种特异性。

【作业】第三章 真核生物 第三章 作业

1、 问题:名词解释:假菌丝
评分规则: 【 有的酵母菌在芽殖时,子细胞与母细胞常连接在一起形成的链状藕节样芽孢链。

2、 问题:简述酵母菌细胞壁结构特点。
评分规则: 【 三明治状,分三层
外层:甘露糖通过α-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具有分枝的甘露聚糖;
内层:D-葡萄糖通过β-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具有分枝的葡聚糖;
中间夹有一层蛋白质分子;
有的酵母菌芽痕周围有少许几丁质。

3、 问题:简述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以酿酒酵母的生活史为例说明酵母生活史各阶段的特点。
评分规则: 【 1. 无性繁殖:① 芽殖:在成熟酵母细胞上长出一个小芽,芽细胞长到一定程度(两细胞间形成横壁)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新个体;②裂殖:以细胞分裂的方式繁殖; ③无性孢子:形成孢子;
⑵有性繁殖 —— 产生子囊及子囊孢子
各阶段的特点:子囊孢子发芽产生单倍体营养细胞;单倍体营养细胞出芽繁殖;异性营养细胞接合,质配核配,形成二倍体细胞;二倍体营养细胞不进行核分裂,出芽繁殖;二倍体细胞变成子囊,减数分裂,形成 4 子囊孢子;子囊破壁后释放出单倍体子囊孢子;

4、 问题:霉菌的有性和无性孢子主要有哪些?
评分规则: 【 无性孢子有:厚垣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游动孢子、芽孢子、掷孢子。
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5、 问题:比较说明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两者间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评分规则: 【 真核微生物;有 核 膜 、 核 仁 ; 细胞器, 80S 核糖体;细胞膜没有参与呼吸与光合作用的成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呼吸与光合作用在细胞器上进行;细胞壁主要有纤维素组成,细胞较大;无固氮能力;
原核微生物:无核膜、核仁; DNA胞内 游离;70S 核糖体,无细胞器;呼吸和光合作用在细胞膜上进行;不进行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细胞较小,有固氮能力;
相似之处: 遗传物质都是D N A

【作业】第四章 病毒 第四章 作业

1、 问题:名词解释:噬菌斑
评分规则: 【 当一个噬菌体感染一个敏感细胞后,隔不久即释放出一群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又侵染周围的宿主细胞,并引起它们的裂解,如此多次重复,就出现了一个由无数噬菌体粒子构成的群体

2、 问题:名词解释:烈性噬菌体
评分规则: 【 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并引起细菌裂解的

3、 问题:名词解释:溶源性
评分规则: 【 有些噬菌体可将DNA整合到宿主菌的基因组上而与细菌共存的特性即溶源性

4、 问题:以大肠杆菌T4噬菌体为例,简述烈性噬菌体生活史。
评分规则: 【 ①吸附:噬菌体尾丝散开,固着于特异性受点上。
②侵入脱壳: 尾鞘收缩,尾管推出并插入到细胞壁和膜中,头部的核酸注入到宿主细胞中,而蛋白质衣壳留在细胞壁外。
③增殖:增殖过程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注入细胞的核酸操纵宿主细胞代谢机构,以寄主个体及细胞降解物和培养基介质为原料,大量复制噬菌体核酸,并合成蛋白质外壳。
④成熟:(装配)寄主细胞合成噬菌体壳体 (T4 噬菌体包括头部、尾部 ),并组装成完整的噬菌体粒子。
⑤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成熟后,脂肪酶和溶菌酶促进宿主细胞裂解,从而释放出大量子代噬菌体。

5、 问题: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
评分规则: 【 一步生长曲线 : 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增殖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作一步生长曲线或一级生长曲线。
潜伏期:从噬菌体吸附细菌细胞至细菌细胞释放出新的噬菌体的最短时间。
裂解期:从被感染的第一个细胞裂解至最后一个细胞裂解完毕所经历的时间。
平稳期:指被感染的宿主已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数达到最高点后的时期。

6、 问题:溶源性细菌的特征是什么?
评分规则: 【 遗传的稳定性
裂解性
免疫性
复愈
溶源性转变
局限性转导

【作业】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六章 作业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