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心理学概论(河北地质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3-10到2021-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绪论——社会心理学何为?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社会生活中,()是一种驱动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巨大力量,当我们置身于某种情境时,似乎被某种魔力所控制,常常会变得身不由己。
选项:
A:关系
B:结构
C:情境
D:互动
答案: 【情境】
第二章 社会认知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个体的( )对其社会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选项:
A:自我认知
B:环境认知
C:情境认知
D:人格特征
答案: 【自我认知】
2、 问题:自我服务偏见其实是个体维护( )的一种手段,他是下意识地在保护自己。
选项:
A:自信
B:自尊
C:自省
D:自主
答案: 【自尊】
3、 问题:人们在自我认知的时候为什么会产生聚光灯效应呢?
选项:
A:人们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B:人们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C:透明度错觉
D:情境导致自我认知偏差
答案: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人们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透明度错觉】
4、 问题:人们除了从自己的经历中习得无助,还有什么类型的习得性无助?
选项:
A:替代性无助
B:书本性无助
C:群体性无助
D:情景性无助
答案: 【替代性无助;
群体性无助】
5、 问题:“察言观色”中的“观色”主要是指哪几个方面?
选项:
A:面部表情
B:静态的肢体语言
C:口头语言
D:互动中的人际距离
答案: 【面部表情;
静态的肢体语言;
互动中的人际距离】
6、 问题:通常我们会从角色,身份、社会比较、自尊、他人的评价以及文化六个方面来进行自我认知。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社会心理学家海德素有归因理论之父之称,他提出归因的二分法理论,这一理论是指人们在归因时通常将个体的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或者是外部原因。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长期处于稀缺思维的人,这种稀缺心态会给人们大脑增加大量带宽。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9、 问题:人们有两套思维系统,分别是自动化思维系统和控制性思维系统。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问题:锚定效应是人们在控制化思维中下意识地使用的。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作业】第二章 社会认知 第二章 单元作业
1、 问题:失败对个体究竟意味着什么?请从习得性无助的角度进行分析。
评分规则: 【 想法原创,不得抄袭建议按照“总-分”的思路回答字数不得少于100字
】
第五章 态度和行为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下面不包含在迈尔斯的态度ABC理论中的是( )。
选项:
A:认知
B:信念
C:行为倾向
D:情感
答案: 【信念】
2、 问题:下面那句话涉及态度的认知成分( )
选项:
A:餐桌上有一个蛋糕
B:蛋糕上有一个生日牌。
C:生日牌上写着英文字母
D:这个蛋糕很漂亮。
答案: 【这个蛋糕很漂亮。】
3、 问题:1958年社会心理学家( )提出态度形成和改变的三阶段理论。
选项:
A:凯尔曼
B:迈尔斯
C:勒温
D:斯坦伯格
答案: 【凯尔曼】
4、 问题:态度形成和改变的最初阶段是( )
选项:
A:服从
B:依从
C:认同
D:内化
答案: 【依从】
5、 问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认同阶段的态度变化是简单的表面态度变化。
B:认同阶段的态度变化是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
C:认同的基础是自己与他人或群体在情感上存在密切联系。
D:认同阶段的态度变化涉及态度的认知和情感因素。
答案: 【认同阶段的态度变化是简单的表面态度变化。】
6、 问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也是态度改变中最深刻的层次。
B:内化的态度是最为坚定的,它们持久且难以转化。
C:内化的态度有时也依赖外在压力或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
D:内化阶段的态度形成是一种新价值观的获得。
答案: 【内化的态度有时也依赖外在压力或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
7、 问题:想要态度能够准确预测行为,需要将“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下面能够有效降低其他因素影响的方法是( )
选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