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文学经典导读(东北师范大学)1467121513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2-02-21到2022-06-08
第二章 第一节 散文《荷塘月色》 第二章测试题
1、 问题:说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A:“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
B: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
C:“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
D: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不均匀,不呆板,富于变化。
答案: 【“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
2、 问题:广义的散文包括杂文、随笔、通讯、报告文学、游记、回忆录等等。狭义的散文是以描写真实事物为基础,用于抒发作者真实感情的篇幅短小、取材广阔、形式自由、文情并茂的一种文学样式。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作业】第二章 第一节 散文《荷塘月色》 第二章课后作业
1、 问题:如何理解文中的“流水”意象?
评分规则: 【 流水:女性和情爱的象征。(4分)自古以来,流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着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的原初,水是一种情爱兴象之物”,好多古诗中写水的句子都和男女情爱有关,比如《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配ppt字幕)这些都是以水为兴的爱情诗句,诗中的主人公所思慕的佳人都在水边,看到水,想到水都会牵起他们思念心上人的情思,水之阴柔,正如女性之柔媚,流水悠长怡似爱情之缠绵。因此,“水”这种意象就有着女性和情爱的内涵。本文用流水比喻女性和爱情,表达潜意识中情感欲望,对散发着女性光辉的纯净、清澈、美丽的精神世界的追求。(6分)
】
2、 问题:请叙述散文的艺术特征,并举例说明。
评分规则: 【 1.散文是科学知识的载体;散文的星空就是知识的星空。你想愉快地消磨掉多余的时间,最好去读小说;你想为满腔豪迈的情怀寻找宣泄的场所,或者希望感受由节奏和意境带来的风情雅趣,那就去读诗歌;你若想积累具体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那就去读散文。在四大文学门类中,唯有散文才是最真实、 最具体、最清晰、最实用的教科书。从散文中总能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这就是散文能够超越其他文体而魅力无穷的秘密所在。(4分)2.散文形散神不散。“散”的内涵之一是题材广阔,无所不容,小到细菌,大至宇宙,天南地北,古往今来,全都可以任凭散文驰骋。《文心雕龙》曰:“规范本体谓之熔,剪裁浮词谓之裁。裁则芜移不生,熔则纲领昭畅。”熔远大、高尚于文中,则有像外神韵随文点化,裁庸俗、迷离于笔下,则有生活的彩珠满篇流淌。(2分)3.散文的语言凝练疏淡。《艺概》曰:“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无端而来,无端而去。”优秀的散文,语言无不凝练疏淡,乃至达到能飞的境地。譬如《兰亭集序》中:“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试听之娱,信可乐也。”此类语言,即如扑面飞来的惠风,姗然而过,不留痕迹,却又令人读来精神一振,清新爽心。(4分)
】
第三章 第三节 戏剧《西厢记》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雷雨》把周朴园三十年来的家庭与社会上的罪恶,浓缩在多长时间里来表现?场景设在何处?
选项:
A:一天。从早晨到傍晚;在周公馆客厅里
B: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在周公馆
C:从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到子夜;在周家
D:一个夏天的中午,到第二天凌晨;在周家和鲁家
答案: 【一个夏天的中午,到第二天凌晨;在周家和鲁家】
2、 问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选项:
A: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其著名的剧本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B: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和《麦克白》。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
C:《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五幕悲剧。剧本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歌颂了年轻一代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表达了作者早期的人文主义理想。
D:在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文学作品还有意大利薄伽丘的小说《十日谈》,法国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珂德》、英国乔叟的小说《坎特伯雷故事集》等。
答案: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其著名的剧本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3、 问题:《西厢记》剧本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出自哪里?
选项:
A:辛弃疾
B:杜甫
C:苏轼
D:范仲淹
答案: 【苏轼 】
4、 问题:在《雷雨》里,尽管周冲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但这个人物仍然是一个亮点。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哈姆雷特》中众多人物的个性都是通过语言来体现的——“生存还是毁灭”的著名独白就充分刻画了哈姆雷特在其叔父祈祷时紧张考虑“杀还是不杀”的犹豫心理。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作业】第三章 第三节 戏剧《西厢记》 第三章 课后作业
1、 问题:试分析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形象
评分规则: 【 论述详细,逻辑清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10分;论证简单,没有重大逻辑错误5-9分;论证粗糙,逻辑比较混乱1-4分;剩余可酌情给分。
】
2、 问题:“缓兵之计”是什么意思?《西厢记》是谁曾两次使用了这个计策?请举例说明
评分规则: 【 论述详细,逻辑清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10分;论证简单,没有重大逻辑错误5-9分;论证粗糙,逻辑比较混乱1-4分;剩余可酌情给分。
】
【作业】第四章 第一节 诗歌《诗经》 第四章课后作业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