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17到2020-07-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先秦至汉代文学选读 单元测验

1、 问题:《黍离》出自
选项:
A:《秦风》
B:《王风》
C:《卫风》
D:《魏风》
答案: 【《王风》

2、 问题:《九歌》共有( )
选项:
A:9首
B:11首
C:7首
D:13首
答案: 【11首

3、 问题:项羽年少时与叔父( )避难于吴中
选项:
A:项籍
B:项梁
C:项庄
D:项燕
答案: 【项梁

4、 问题:《史记》纪传体包括()
选项: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表》
E:《书》
答案: 【《本纪》;
《世家》;
《列传》

5、 问题:传说中“重瞳子”的是
选项:
A:舜
B:项羽
C:皇帝
D:刘邦
E:秦始皇
答案: 【舜;
项羽

【作业】第一章 先秦至汉代文学选读 单元作业

1、 问题:如何理解《黍离》的主题
评分规则: 【 《毛诗序》中讲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周人东迁后行役到故都,见宗庙宫室,平为田地,遍种黍稷,他忧伤彷徨,“闵周室之颠覆”,后作此诗。再结合整首诗重章复沓的结构来看,始终反复吟咏,抒发出心中“摇摇”“如醉”“如噎”的情感波动,与诗人所见之景相合,不难想得诗人心中对于周王室的颠覆所饱含的彷徨与哀伤。此后诗人眼中的“黍离”带上了亡国之痛、物是人非的悲意色彩。故《黍离》是一首有感国家兴亡的诗,其主题围绕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2、 问题:《山鬼》的情感美质
评分规则: 【 屈原塑造的这位“巫山神女”的形象不同于其他高高在上的神灵,她亦是人间多情女子的化身。诗中山鬼的情感变化起伏,扣人心弦,从赴约时心极度盼望思慕之人前来的甜蜜期待,到等待中焦虑的惆怅哀怨,最后是等待未果的“徒离忧”,屈原用优美动人的文字塑造了一位瑰丽浪漫的山中女神形象。这首诗情感线索清晰,诗人在同时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渲染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将山中神女塑造的真实而灵动,褪去了神的威仪,成为理想中的“人”。

3、 问题:《项羽本纪》的霸王形象
评分规则: 【 项羽被称为“西楚霸王”,他的一生功业崇高而辉煌,同时也极具悲剧色彩。他的成功,可归结为霸气、霸道、霸力三方面:项羽天生孔武有力,骁勇善战,可谓有勇有谋,如巨鹿之战中这位战略家的气魄可见一斑,在与刘邦的作战中,也是屡战屡胜,用兵如神。同时,项羽生性仁慈宽厚,多情重义,因其道德上的仁义,而被项伯抓住弱点,达成劝说,一次次紧逼项羽,最终置其于死地。且项羽目光短浅,无王者之心,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最终的悲剧。但即便是项羽兵败而死,自刎乌江,也抹不去他身上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所以,项羽这一形象极具崇高感与悲剧性。

【作业】第二章 魏晋六朝文学选读 单元作业

1、 问题:阮籍诗歌的内在情绪
评分规则: 【 阮籍的代表作品是《咏怀诗》八十二首,如果说阮籍的一生是苦闷的一生,那么这八十二首《咏怀诗》中萦绕不去的便是他的苦闷。阮籍的苦闷在作品中首先表现在他对人生的感慨上,他感慨时光的飞逝,人生的短促,以及无法挽回这短促生命的深深的忧伤。其次则表现为对世俗礼法之士的厌恶,这与他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态度有关。其三则表现为对理想的人生境界的追求,这实际上是他在现实中苦闷而不可解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通过幻想的境界来摆脱世俗的污浊。

2、 问题: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评分规则: 【 一、精工富艳的风格。谢灵运诗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意象密集,对偶句多,语言深奥典雅,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富艳精工的风格。谢灵运习惯运用移换形之法,将其所见收入诗中,对景物作全景式的铺陈,从而形成了他繁富的特点。二、生动细腻的景物刻画。谢灵运诗虽就整体而言颇有雕琢繁芜之感,但就描写刻画自然美而言,却常给人生动细腻之感。其诗在写景上,主要表现为对声色的追求。如《石门岩上宿》“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以动衬静,写夜晚深沉,鸟鸣声、落叶声格外清越。这种对声色的描绘,反映出诗歌创作上的一种新的趋向,对后代诗人创作影响很大。三、结构上的程式化特点。谢灵运诗歌从整体结构而言,往往先作出游,次写见闻,末尾谈玄说理,拖着一个玄言的尾巴。这种以叙事——写景——说理所形成的结构模式,使谢诗呈现出一种程式化的特点。故而他在写景时,并不能真正做到情、景、理三者的完美融合,也无法形成一种完整浑然的意境。

3、 问题:陶渊明《读山海经》的主题
评分规则: 【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十三首组诗之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作为《读山海经》第一首,实为引言,诗中首先向人们描述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接下来描写读书处所的环境,最后概述读书活动抒发感想。全诗主要写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生活选择,同时也寓示着在隐居中关注时事之意。诗中有三点值得注意,一为生命得以安顿的坦然,次为人境结庐的超越,三则为从《山海经》、《穆天子传》这些道家秘籍中所领悟的宇宙人生之奥秘。从这首诗中显示出来的家园感和归宿感,能够让读者体悟到诗人通过其特有人生实践而获得的一种与宇宙万物相通的精神超越,这种超越能使诗人俯视今古,直面历史,从上古神话的角度轻松进入社会现实,对当代之政治是非进行评判,在思想上也与以下各篇所咏隐然相连。

4、 问题:南朝民歌《西洲曲》有哪些特点
评分规则: 【 《西洲曲》作为南朝民歌的代表作,将女子的无尽的相思表现地极为细腻缠绵。这正是南曲擅长之处。南朝民歌几乎都是情歌,风格上婉约旖旎,缠绵哀怨。 全诗基本四句一换韵,又运用连珠格的修辞法,从而形成了情景相生,余味无穷的感觉。“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广为传颂。这也正是南曲的特点:形式上句式较为整齐;手法上善用双关、象征、暗示等细腻表现情感;用词多绮丽精工。

第二章 魏晋六朝文学选读 章节测试

1、 问题:谢灵运称( )为“才高八斗”
选项:
A:屈原
B:贾谊
C:曹植
D:陶渊明
答案: 【曹植

2、 问题:陶渊明长于( )
选项:
A:山水诗
B:田园诗
C:边塞诗
D:游仙诗
答案: 【田园诗

3、 问题:《乐府诗集》是北宋人( )所编
选项:
A:郭茂倩
B:欧阳修
C:周敦颐
D:王安石
答案: 【郭茂倩

4、 问题:《西洲曲》是( )
选项:
A:汉乐府民歌
B:南朝民歌
C:北朝民歌
D:南唐词
答案: 【南朝民歌

5、 问题:“竹林七贤”包括( )
选项: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阮咸
答案: 【阮籍;
嵇康;
刘伶;
阮咸

6、 问题:陶渊明曾任( )
选项:
A:江州祭酒
B:彭泽县令
C:永嘉太守
D:步兵校尉
答案: 【江州祭酒;
彭泽县令

【作业】第三章 唐五代文学选读 单元作业

1、 问题:王维诗歌的禅意
评分规则: 【 《辛夷坞》这首诗中意象浅显,前两句写山中辛夷花开烂漫,后两句笔锋一转,由花开至花落,自然而平淡,既不言情,也不言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王维眼中,山中辛夷花的秀发与败落就如同此语一般,花开时色泽艳丽,但与寥寥万物相比,却如同无色。进而又同禅语中“有”“无”相接,这辛夷之花的开败,皆随自缘,不带半点“我”之色彩。在他看来,花开如是,花落亦如是,正是一种“对境无心”的表露,不沾不著,故而构成了衣服静谧无垠的空灵画面。

2、 问题:李白古风诗歌的特点
评分规则: 【 一、李白的乐府诗大量地沿用乐府古题,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能曲尽拟占之妙。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古题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再一方面,则是用古题写己怀,因旧题乐府蕴含的主题和曲名本事,在某一点引发了作者的感触和联想,用它来抒写自己的情怀。二、李白用古题写己怀的乐府诗,因偏重于主观抒情,更能体现李白诗歌创作发必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其妙处常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既可以说它有寄托,也可以说它只是抒写感慨,想落天外,奇之又奇。如《将进酒》,此诗的乐府旧题,含有以饮酒放歌为言之意,李白由此引发,抒发“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壮气概,具有大河奔流的气势和力量,不仅把原曲的主题发挥到淋漓尽致,还充分展示出诗人狂放自信的人格风采。三、李白的这一类乐府诗,虽说是拟古,却处处有“我”在,呈现出他人无法摹似的个性特色。如《行路难》,从语调到气势,都是李白式的,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用赋体叙事的写法。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便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这种动感,见诸于字句音节时,常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舒展,在杂言体的乐府中尤为明显。这种杂言体乐府,在体制和格调方面,与唐代盛行的歌行体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李门的乐府诗创作,实已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的根本性转变。

3、 问题:杜甫律诗的成就
评分规则: 【 一、杜甫律诗的成就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二、杜甫以律诗写组诗,拓宽了律诗的表现手法。为扩大律诗的表现力,他以组诗的形式,表现一些较难表现、较宽泛的内容,五律和七律都有这样的组诗,而最为成功的是七律。三、杜甫律诗有着浑融的境界。他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四、杜甫律诗有着出神入化的技巧。他自己说:“晚节渐于诗律细。”这正是他对律诗的主要追求。“诗律细”不仅在于声律的精心安排,也在于从严谨中求变化,变化莫测而不离规矩。五、杜甫律诗的重要成就在于他炼字炼句上的成功。精于用字,刻画细微,在其律诗中表现最为精彩。他炼字,用力之处在表现神情韵味,刘熙载说“少陵炼神”,就是指这一点。他的用字,常常达到一字之下,他人难以更改的地步。他善于用动词使诗句活起来,用副词使诗疏畅而富于转折,还善于用颜色字以强化某种情感色彩,用叠字以创造氛围,用双声叠韵以使诗的声调更加和谐悦耳,用俗字口语使诗读来更加亲切。

4、 问题:李煜晚期词的词史意义
评分规则: 【 他的后期词主要写亡国之痛,这类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决定了李煜在我国词史上的地位。这首先表现在他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人通过一个妇女的不幸遭遇,无意流露或曲折表达自己心情的手法,而直接倾泻自己的深哀与剧痛。这就使词摆脱了长期在花间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而成为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志的新诗体,对后来豪放派词家在艺术手法上有影响。其次,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构成了画笔所不能到的意境,写出他国破家亡后的生活感受。再次,他还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等句都是。另外,语言也更明净、优美,接近口语,进一步摆脱了花间词人镂金刻翠的作风。

第三章 唐五代文学选读 章节测试

1、 问题:与王维有密切交往的佛教人物是( )
选项:
A:达摩
B:神秀
C:慧能
D:玄奘
答案: 【慧能

2、 问题:李白的祖籍是( )
选项:
A:陇西成纪
B:四川青莲
C:湖北安陆
D:安徽当涂
答案: 【陇西成纪

3、 问题:《行路难》的文体是( )
选项:
A:乐府诗
B:律诗
C:绝句
D:曲子词
答案: 【乐府诗

4、 问题:杜甫的诗风是( )
选项:
A:豪放飘逸
B:沉郁顿挫
C:错彩镂金
D:平和冲淡
答案: 【沉郁顿挫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