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9-07到2021-04-08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单元测验

7、 问题:FDD系统必须使用 频段,而TDD仅需使用 频段
答案: 【成对 非成对

8、 问题: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通过______,解决或缓解了频谱匮乏与用户量巨大这一主要矛盾。
答案: 【频率空间再用

9、 问题:集群通信系统的集群方式有消息集群、传输集群和_
答案: 【准传输集群

10、 问题:蜂窝通信技术虽然 极大地提高了频率利用率,但是随之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_____干扰
答案: 【共道干扰

第二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第二章 单元测验

12、 问题:在无直射波时,多径衰落信号的幅度服从_分布,相位服从___分布
答案: 【瑞利 均匀

13、 问题:电波的传播方式有_____、非视距和地表波三种
答案: 【视距

14、 问题:工作频率越高,多普勒频移越( )
答案: 【

15、 问题:当障碍物对直射线形成阻挡时,菲涅尔余隙为_____ 值
答案: 【

16、 问题:23dBm=_____ w。
答案: 【0.2

第三章 数字调制解调 第三章 单元测验

8、 问题:若OFDM信号中各子数据流符号时长为Ts,子载波间隔应为
答案: 【1/Ts

9、 问题:若16PSK的圆形和16QAM矩形星座图的平均功率相同,后者信号点间的最小距离近似为前者的______倍 。
答案: 【1.6

10、 问题:最佳传输系统通过收发两端采用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从而使抽样输出______
答案: 【无码间干扰同时信噪比最大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第四章 单元测验

5、 问题:最佳的分集接收的合并方式为
答案: 【最大比合并

6、 问题:宏分集用于克服 衰落。
答案: 【阴影

7、 问题:均衡器的作用是
答案: 【消除码间干扰

第五章 组网技术 第五章 单元 测验

12、 问题: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在相隔一定距离后,要重复使用相同的频道,这种方法称为( )。
答案: 【频率空间再用

13、 问题:为了减小同频道干扰的影响和保证接收信号的质量,必须使接收机输入端的有用信号电平与同频道干扰电平之比大于某个数值,该数值称为( )
答案: 【射频防护比

14、 问题: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在满足一定通信质量的条件下,允许使用相同频道的无线小区之间的( )距离称为同频道再用安全距离,简称同频道再用距离或共道再用距离
答案: 【最小

15、 问题:多址技术主要解决( )的问题
答案: 【众多用户如何高效共享给定频谱资源

16、 问题:当MS越区到新小区时,为了使越区失败概率尽量小,常用做法是每小区( )专用 于越区切换。
答案: 【预留部分信道

第六章 CDMA技术基础 第六章 单元测验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0、 问题:某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码片速率为3.84Mc/s,,基带信号速率为480kbit/s,则其扩频因子SF=()
答案: 【8

11、 问题:n=7的m序列,最长1游程的长度为()
答案: 【7

12、 问题:采用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传送信号,接收机利用 m 序列的 特性将不同时延的多径信号分离,这种分集接收方式称作多径分集,也称为 接收
答案: 【自相关 RAKE

13、 问题:某扩频通信系统的扩频信号带宽W与信息带宽B分别是W = 20MHz,B = 10kHz,如系统损耗Ls = 3dB,要求接收机输出信噪比(S/N)o≥10dB,则该系统的扩频增益为()dB;干扰容限为()dB
答案: 【33

14、 问题:某扩频通信系统的扩频信号带宽W与信息带宽B分别是W = 20MHz,B = 10kHz,如系统损耗Ls = 3dB,要求接收机输出信噪比(S/N)o≥10dB,则该系统的干扰容限为()dB
答案: 【20

15、 问题:SF = 8的OVSF码共有()条
答案: 【8

16、 问题:扩频通信系统,通过发端的扩频和收端的解扩,最终获得了
选项:
A:信号放大
B:信噪比增益
C:信号传输带宽减小
D:信号峰均功率比改善
答案: 【信噪比增益

17、 问题:FH系统是通过( )来达到抗干扰
选项:
A:躲避干扰
B:抑制干扰
C:慢跳
D:增大信号
答案: 【躲避干扰

18、 问题:m序列优选对具有()值互相关,是m序列能达到的最好的互相关特性
选项:
A:3
B:多
C:2
D:4
答案: 【3

19、 问题:在OVSF码树图中,( )码正交
选项:
A:不等长
B:异前置
C:非延长
D:等长
答案: 【不等长;
异前置;
非延长

20、 问题:DS-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的目的是
选项:
A:延长移动终端电池寿命
B:克服远近效应
C:增大小区半径
D:降低MAI
答案: 【延长移动终端电池寿命;
克服远近效应;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