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3-01到2021-07-0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5.1 立地条件及其类型划分 5.1 单元测验

1、 问题:立地环境因子中,()因子在平原立地尤其重要。
选项:
A:气候
B:水文
C:地形
D:土壤
答案: 【水文

2、 问题:植被的地带性分布体现的是立地物理环境因子中()因子的区域分布特征。
选项:
A:气候
B:水文
C:地形
D:土壤
答案: 【气候

3、 问题:造林地种类包括()。
选项:
A:荒山荒地,如草坡、竹丛地、荒地等
B:撂荒地、农耕地等
C:采伐迹地、火烧迹地
D:次生林地、林冠下造林地
答案: 【荒山荒地,如草坡、竹丛地、荒地等;
撂荒地、农耕地等;
采伐迹地、火烧迹地

4、 问题: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包括()。
选项:
A:改地适树
B:选树适地
C:改树适地
D:选地适树
答案: 【改地适树;
选树适地;
改树适地;
选地适树

5、 问题:立地包括立地条件和立地上的环境因子。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立地主导因子是对林木生长发育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也是立地类型划分是通常要考虑的因子。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作业】04 森林改良土壤的效应 作业1:森林生态功能原理

1、 问题:请大家根据课程第一部分“森林生态功能原理”,阐述森林是如何起到防治水力侵蚀作用的。
评分规则: 【 该题主要根据考查对第2-4章内容,可根据第一部分“森林生态功能原理”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应包含第2-4章所有内容。
能够根据第2章内容,从截留降雨、增加入渗、调节径流等方面阐述对水蚀因素的控制作用。
能够结合第3章内容,阐述森林在削减降雨动能、降低径流流量流速、提高土壤抗蚀、抗冲性的作用。
能够结合第3章、第4章内容,阐述森林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
能够结合第3章、第4章内容,阐述森林根系固持土体的作用

5.2 造林树种选择 5.2 单元测验

1、 问题:一般乡土树种适宜性较强,造林树种宜选择乡土树种,主要是考虑()。
选项:
A:树种的林学特性
B:树种的生态学特性
C: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D:其他三项皆是
答案: 【树种的生态学特性

2、 问题:林木生长处于()的水土保持林其防护功能最强。
选项:
A:幼年期
B:青年期
C:壮年期
D:老年期
答案: 【壮年期

3、 问题:下列树种中属于全期生长型的是()。
选项:
A:落叶松
B:杨树
C:臭椿
D:银杏
答案: 【落叶松;
杨树

4、 问题:根据《森林法》,林种包括()。
选项:
A:防护林
B:用材林
C:经济林
D:观赏林
答案: 【防护林;
用材林;
经济林

5、 问题:水土保持林选择树种要求()。
选项:
A:宜选择“乡土树种”
B:生长迅速,枝叶发达,树冠浓密
C:根系发达,尤其是须根发达
D:适应性强
答案: 【宜选择“乡土树种”;
生长迅速,枝叶发达,树冠浓密;
根系发达,尤其是须根发达;
适应性强

6、 问题:树种选择时,用材林和经济林对“速生、丰产、优质”的要求是一致的。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 问题:林木根系生长开始最早,结束最晚。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经济林和用材林在树种选择上,要求一致,均有“速生”“丰产”“优质”的需求。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5.4 造林密度与种植点配置 5.4 单元测试

1、 问题:在确定林木密度时,可采用的原则有()。
选项:
A:用材林立地条件差稀植,立地条件好密植
B:培育技术成熟宜密植
C:喜光速生树种、自然整枝良好的树种宜稀植
D:湿润地区宜密植
答案: 【喜光速生树种、自然整枝良好的树种宜稀植

2、 问题:下列种植点配置中,水土保持造林常采用()。
选项:
A:正方形配置
B:长方形配置
C:三角形配置
D:植生组配置
答案: 【三角形配置

3、 问题:下列关于密度对于林木生长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密度越大,营养面积越小,越不利于形成大径材
B:密度越小,单株材积越大
C:密度越大,林分干才生物量越大
D:密度大小对树高生长影响不大
答案: 【密度越大,营养面积越小,越不利于形成大径材;
密度越小,单株材积越大;
密度大小对树高生长影响不大

4、 问题:树种的混交类型包括()。
选项:
A:灌木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
B: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
C:伴生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
D: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
答案: 【灌木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
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
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

5、 问题:密度的确定与培育目标紧密相关。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营造水土保持林一定要采用混交林。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5.3 混交理论 5.3 单元测验

1、 问题:下列混交方法中,种间关系最难调节的是()。
选项:
A:株间混交
B:块状混交
C:带状混交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