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森林培育学(周玮)(贵州民族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作业】0、绪论 2、森林培育的目的和对象是什么? 3、简述森林培育的技术体系。
- 【作业】1、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第2章 森林生长发育及调控 单元作业
- 【作业】2、森林立地 第1章 森林立地 单元作业
- 【作业】3、造林树种选择 第三章 造林树种选择 单元作业
- 【作业】4、林分结构与林分密度 第四章 林分结构与林分密度 单元作业
- 【作业】5、良种繁育 第五章 良种繁育 单元作业
- 【作业】6、苗圃 第六章 苗木培育 单元作业
- 【作业】7、整地与造林 第七章 整地与造林 单元作业
- 【作业】13、林分改造 第13章 林分改造 单元作业
- 【作业】8、造林技术 第8章 造林技术 单元作业
- 【作业】12、森林抚育采伐 第12章 森林抚育采伐 单元作业
- 【作业】14、森林收获与更新 第14章 森林采伐与更新 单元作业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0到2020-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0、绪论 2、森林培育的目的和对象是什么? 3、简述森林培育的技术体系。
1、 问题:1、名词解释: 森林培育 森林培育学
评分规则: 【 森林培育——森林培育是森林经营活动的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5分)它涉及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5分)
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6分),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4分)
】
2、 问题:2、森林培育的目的和对象是什么?
评分规则: 【 目的:合理地、明智地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为人类生存和良好的生活服务。
对象:天然林和人工林。
】
3、 问题:3、森林培育的技术体系。(50分)
评分规则: 【 森林培育的全过程包括前期规划阶段(包括林木的遗传改良、立地调查及林种繁育等)
更新营造(包括合理布局临汾群体结构及整理林地环境)
抚育管理阶段(包括成林后对林分的各项管理措施)
最后的收获利用、更新阶段。
】
【作业】1、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第2章 森林生长发育及调控 单元作业
1、 问题:1、名词解释 林木个体生长 顶端优势
评分规则: 【 林木个体生长——林木由于生质的增加而引起的重量和体积的不可逆增加,以及新器官的形成和分化。
顶端优势:林木主茎顶芽生长快,抑制侧芽或侧枝生长的现象。松树、桧柏和杉木等顶端优势强。
】
2、 问题:2、什么是“S”生长曲线?
评分规则: 【 林木各细胞和组织的生长潜力是无限的他们的生长过程应该始终按指数式进行增长,但事实上由于细胞或器官之间内部的交互作用限制了生长,使整个生长曲线呈现斜向的“S”型,
可分为开始的迟滞期,以后直线上升的对数期,最后为生长速度下降的衰老期,
符合“S”形曲线,常称为“S”型生长曲线。
】
3、 问题:3、林木个体生长发育的阶段?
评分规则: 【 1、幼年期——从种子萌发时开始,到第一次开花结实为止。
2、青年期——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开始,到结实3-5次为止。
3、壮年期——又称结实盛期,是从开始大量结实起,到结实开始衰退为止。
4、老年期——从结实量大幅度下降开始,林木发育进入老年期阶段。
】
4、 问题:4、提高和维持森林生产力有哪些途径?
评分规则: 【 1、遗传改良途径
2、结构调控途径
3、立地的选择和调控途径
】
【作业】2、森林立地 第1章 森林立地 单元作业
1、 问题:1、森林立地、立地质量及立地质量评价的概念
评分规则: 【 立地——对林木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的物理和化学的环境因子的总和,一个地方环境的总体。
立地质量——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
立地质量评价——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的生产力进行判断或预测。
】
2、 问题:2、森林立地因子有哪些?
评分规则: 【 物理环境因子(气候、地形、土壤、水文)
植被因子
人为活动因子
】
3、 问题:3、森林立地分类的划分依据
评分规则: 【 (1)地形:坡度、坡向、坡位、海拔和岩性
(2)植被调查:多度、高度、盖度、指示植物
(3)土壤调查:土壤理化性质,腐殖质层厚度
(4)林木调查:平均胸径、树高、平均优势高,蓄积
】
【作业】3、造林树种选择 第三章 造林树种选择 单元作业
1、 问题:1、名词解释适地适树、选地适树
评分规则: 【 适地适树: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
选地适树: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确定主栽树种或拟发展的造林树种后,选择适合的造林地。
】
2、 问题:2、造林时为什么要进行树种选择?
评分规则: 【 1)造林树种选择是森林培育的基础。
2)树种选择的适当与否是造林成败的关键因子之一。
】
3、 问题:3、用材林树种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评分规则: 【 用材林树种选择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优质、丰产、稳定和可持续”等目标上
(1)速生性
2)丰产性:要求树体高大,相对长寿,材积生长的速生期维持时间长,又适于密植,因而能在单位面积林地上最终获得比较高的木材产量。
(3)优质性:良好的用材林树种应该具有良好的形(态)质(量)指标。
】
4、 问题:4、“适地适树”的方法是什么?
评分规则: 【 1)选择:包括选地适树和选树适地选树适地:在确定了造林地后,根据其立地条件选择适合的造林树种;
选地适树: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确定主栽树种或拟发展的造林树种后,选择适合的造林地。
2)改造:包括改地适树和改树适地改树适地:在地和树在某些方面不太适应的情况下,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之能够相适应;
改地适树: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树种混交、土壤管理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的生长环境,使之适合于原来不大适应的树种生长。
】
【作业】4、林分结构与林分密度 第四章 林分结构与林分密度 单元作业
1、 问题:1、名词解释:造林密度 混交林
评分规则: 【 造林密度: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
混交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各个树种比例大于10%
】
2、 问题:2、造林密度的意义及确定原则。
评分规则: 【 1)意义:决定人工林的产量和效益;
调整林分的生长速度
2)原则:经营目的;
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立地条件
经营条件
造林技术与造林密度
】
3、 问题:3、种植点的配置方式有哪些?
评分规则: 【 正方形配置
长方形配置
三角形配置
群状配置
】
4、 问题:4、简述混交林的主要混交方式,各有何特点
评分规则: 【 1)、株间混交——用于种间矛盾不大的树种混交(乔灌木混交)
2)、行间混交——主要用于种间矛盾较小的树种混交
3)、带状混交——主要用于种间矛盾较大的树种混交
4)、块状混交——适宜于种间矛盾大的树种混交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