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污染生态学(新疆农业大学) 最新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 第一章 绪论 (1)《污染生态学》在生态学中的角色与定位?(2) 《污染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的异同?
- 第二章 污染的生态过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规律) 主要概念与讲授内容测试
- 【作业】第二章 污染的生态过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规律) 课后作业
- 【作业】第三章 生物与环境污染的生态关系 课后作业
- 第三章 生物与环境污染的生态关系 课后练习与测试
- 第四章 污染的生态效应 课后习题
- 【作业】第四章 污染的生态效应 思考题
- 【作业】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 课后作业
- 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 课后测验
- 【作业】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 案例分析
- 【作业】第六章 水、大气和土壤污染生态学与生物防治 课后作业
- 第六章 水、大气和土壤污染生态学与生物防治 课堂测验
- 【作业】第六章 水、大气和土壤污染生态学与生物防治 案例分析
- 第七章 污染生态问题的评价 单元测验
- 【作业】第七章 污染生态问题的评价 课后作业
- 【作业】第七章 污染生态问题的评价 案例分析
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03到2020-06-25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绪论 (1)《污染生态学》在生态学中的角色与定位?(2) 《污染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的异同?
1、 问题:污染生态学的概念
答案: 【研究生物系统与被污染的环境之间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规律及采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污染环境进行控制和修复的科学。】
2、 问题:生态系统的功能
答案: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超过5-6个;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系列发育阶段。】
第二章 污染的生态过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规律) 主要概念与讲授内容测试
1、 问题:1. 丙烯腈和乙腈都有导致组织窒息的作用,当它们同时作用于动物有机体时表现的联合作用类型是( )。A.相加作用 B.独立作用 C.累积作用 D.协同作用
选项:
A:A
B:错误
C:错误
D:错误
答案: 【A;
错误】
2、 问题:2. 一般情况下,以下农药吸附能力顺序表述正确的是( )。A.果菜类>根菜类 >叶菜类 B.根菜类>叶菜类>果菜类 C.叶菜类>根菜类>果菜类 D.根菜类> 果菜类>叶菜类
选项:
A:错误
B:B
C:错误
D:错误
答案: 【错误;
B】
3、 问题:3. 一般情况,污染物透过根表皮进入内表皮时,( )。A.污染物降解性强,则辛醇-水分配系数越低,通过能力降低;B.污染物降解性强,则辛醇-水分配系数越高,通过能力降高;C.污染物降解性低,则辛醇-水分配系数越高,通过能力越强;D.污染物降解性低,则辛醇-水分配系数越低,通过能力越低。
选项:
A:A
B:错误
C:C
D:错误
答案: 【A;
C】
4、 问题:4. 有机磷化合物通过对胆碱酯酶的抑制而增加了其它毒物的毒性,这是联合作用中的( )。A.相加作用 B.独立作用 C.累积作用 D.协同作用
选项: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D
答案: 【错误;
D】
5、 问题:5.一般情况下,以下重金属在植物体内分布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 )。A.根>茎 >叶>果实 B.根>叶>果实>茎 C.叶>根>果实>茎 D.根> 果>叶>茎
选项:
A:A
B:错误
C:错误
D:错误
答案: 【A;
错误】
6、 问题:1、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将污染物划分为( )、( )和( )。
答案: 【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
7、 问题:2、效应浓度
答案: 【使生物开始出现受害症状的浓度】
8、 问题:3、生物富集
答案: 【生物能吸收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并把这种有毒物质储存在体内,生物的这种储毒物质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加的过程称为生物富集。】
9、 问题:4、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将污染物划分为( )、( )和( )。
答案: 【气态污染物、液态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
10、 问题:5、吸附是化学污染物在( )或( )两相生态介质中,在( )相中浓度升高的过程,它包括( )和( )两个过程。
答案: 【气-固、液-固,固、吸持和分配】
11、 问题:6、安全浓度
答案: 【生物与某种污染物长期接触,仍未发现受害症状,这种不会产生受害症状的浓度。】
12、 问题:7、协同作用
答案: 【多种污染物联合作用的毒性,大于各单个污染物毒性的总和。】
13、 问题:8、生物积累
答案: 【同一生物个体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生物富集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
14、 问题:9、最高允许浓度
答案: 【生物在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内,或者是对污染物最敏感的时期内,污染物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力和生产力没有发生明显影响的浓度,称为最高允许浓度。】
15、 问题:10、致死浓度
答案: 【当污染物浓度继续上升到某一定浓度,生物开始死亡,这时的浓度称为致死浓度,也称致死阈值。】
【作业】第二章 污染的生态过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规律) 课后作业
1、 问题:1、何渭污染物?它具有哪些性质?如何分类?2、简述植物对水溶态污染物的吸收过程。3、简述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迁移方式。4、简述动物体对污染物质的主要吸收途径。5、微生物细胞吸收污染物的机制是什么?6、影响微生物吸收污染物的因家有那些些?7、简述影内植物吸收、迁移污染物的因素。8、 试比较动物、植物、微生物三种种生物类型吸收、迁移污染物的途径、机制的异同。9、 什么叫生物的富集作用?10、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后产生哪些效应,为什么?11、不同污染物类型和各种污染物质在不同生物及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组织内官集量有明显差异,为什么?据此在不同类型污染地区农作物结构应如何合理布局,如何避免过多污染物进入人体?
评分规则: 【 1、答案与本问题无关,但作答得1-10分;完全不作答得0分。2、回答了基本概念,但无具体分析与论述,得11-40分。3、回答基本概念,并有初步分析,但条理不清晰,逻辑较为混乱,得41-59分。4、回答基本概念,有初步分析、条理较为清晰,有基本逻辑,得60-79分。5、能够对问题有较为深入的分析,逻辑合理,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甚至能用文献的相关数据或观点的,得80-99分.
】
【作业】第三章 生物与环境污染的生态关系 课后作业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