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8-31到2022-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2章 法学是什么?(一) 测验2.1-2.3

1、 问题:《理想国》是苏格拉底的代表作,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友人就正义、城邦、善等话题的论辩经过。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2、 问题:概念法学对法学的科学性的追求是失败的,当下的法学研究因此也不宣称自己的科学性。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 问题:《学说汇纂》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罗马法渊源,构成后世罗马法研究的重要文献。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 问题:自清朝末年开始,西方法学经由日本输入中国,我国当下的法学研究在话语体系仍然受到西方法学的影响。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刑起于兵,礼源于祭祀”。可见,最早的法律是与刑罚相关的,而不包括民事法律。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律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的成文法典。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至今经历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四次历史性飞跃。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8、 问题: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是一脉相承的。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问题: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经历了辩证的发展过程。其起点是康德法学与黑格尔主义法学,但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出版表明其由唯心主义法学观转向了唯物主义立场。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4章 法是什么?:法学的基本范畴(二) 测验 4.6

1、 问题: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主要划分为六个法律部门:民法商法部门、行政法部门、经济法部门、社会法部门、刑法部门、程序法部门。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2、 问题:宪法部门之法律规范的效力要高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 问题:行政法与行政法规并非同义概念。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2章 法学是什么?(二) 测验2.4-2.6

1、 问题:法学以独特的内涵赋予日常用语,这体现了法学的职业性,例如代理关系中的“本人”一词即为适例。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2、 问题: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事实,自然事实之间可以借助因果关系的认识关联起来。法学研究的对象则是价值性事实,法学陈述通常以“应当”将特定构成要件与法律后果关联起来。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 问题:法学的兴衰与一国法律制度的发展存在相关性,但法学的制度关联性并不绝对。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 问题:由于法律人的工作方法(例如文本解释、说理与修辞)同样为其它的一些职业所要求,因此法律人的思维并非一种独特的思维。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5、 问题:从事评价性工作的学科虽然不限于法学,但每一个评价性学科所依循的最终评价标准并不相同。例如,伦理学思维追求的是“善”,政治学思维追求的是“权宜”,经济学思维的最终取向则是“效益”。与此相比,法学思维追求的则是法律上的“正确性”,即公平正义。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由于法学思维是“以实在法为起点”的思维,因此法律人无法针对实在法规范提出否定和批评意见,也始终不能质疑特定实在法规范的效力。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 问题:法理论亦称一般法学说,是关于法律的内部视角研究,它与法哲学共同构成了广义的法理学。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除了法概念论、法认识论、法价值论/法伦理学这三组与哲学有直接对应关系的一般法哲学问题外,还存在第四组与哲学无直接对应关系的法哲学问题——法制度论。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问题:法学包括法教义学与基础研究两部分,后者是从外学科视角对于法的研究,包括法哲学、法史学、法社会学等。后来出现的法理论同样是从外部视角进行一般性研究的学问。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第3章 法是什么?:法的概念(一) 测验3.1-3.2

1、 问题:所谓的“法者平之如水”,表达了古人对“公平”的愿景。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2、 问题: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见解不同,蔡枢衡先生认为,“灋”仅仅意指一种陆地上的放逐刑。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 问题:在中国古代,法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典章制度意义上的规范;另一方面是道理、天理或类似的行为范式。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 问题:德国法学家耶林的名篇《为权利而斗争》在国内亦存在“为法权而斗争”等译名,这是由德语单词“法(Recht)”具有双重含义所导致的。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问题:主观法即权利,客观法即制定法规范。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 问题:在英语国家中,亦存在着“法”与“正义”、“权利”在语词上纠缠不清的现象。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第3章 法是什么?:法的概念(二) 测验3.3-3.5

1、 问题:法律无法被还原为命令,因为命令并不具有规范性。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2、 问题:法律的普遍性意指,法律规范总是无差别地适用于一国领土范围内的全体国民。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